高一生活中的愛700字作文

在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的愛,只要你用心去發現就能找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高一生活中的愛700字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生活中的愛

生活中處處有愛,只不過你沒有留心觀察罷了。只要我們每個人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愛就在我們身邊。 記得那次,我眼睛做了擴瞳手術,眼前一片模糊,什麼都看不清,那段時間我才真切感受到了愛無處不在。 那天,小鬧鐘又準時把我從睡夢中拉了回來。我本想看看幾點了,可是我一睜開眼睛卻看到十幾個鬧鐘。我嘆了一口氣,心想眼睛都成這樣了,我還怎么上學呀?這時我又聽到了熟悉的腳步聲,是媽媽。

不一會兒,果然是媽媽進來了。原來她來幫我拿衣服,在媽媽的幫助下我迅速的穿上了衣服,慢悠悠的走出我的房間,媽媽已在衛生間等我了,她把洗漱用品遞給我,協助我順利洗漱。那一刻,我心中的失落感消失了,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溫暖。洗漱完畢,媽媽和我一起離開家,帶我過馬路,把早餐錢交給我,幫我背好書包,並叮囑我路上小心、別著急、已經和老師溝通過我眼睛的問題了。我背起書包上學了。這就是生活中無私的母愛。 我繼續往學校的方向前行,一路上,我依著牆邊走,生怕自己看不清,出什麼意外。正走的好好的,突然聽見身後有人叫住我,我扭過頭一看,好像是一位老奶奶,我疑惑的疾走過去問她:“您有什麼事嗎?”誰知不小心絆了一跤。老奶奶看我摔倒了,便把我扶起來,幫我打了打身上的灰,然後親切地對我說:“孩子,你的錢掉了。我幫你撿了起來讓你過來拿,沒想到……”

我感激的接過錢數了一數,還是媽媽給我的兩元五角錢,一張也沒少。當我抬起頭正想謝謝她時,她卻不知去向了。這正是生活中樸實的關愛。 我吃過了早餐,來到學校,第一節是語文課。楊老師走進了教師,她首先走過來關切地問我:“眼睛怎么樣了?如果有的看不清,下課後問一下同學,也可以來問我。”接著老師講《鯨》和《松鼠》有哪些不同。老師密密麻麻寫了一黑板,我一個字也看不清。下課後,同桌一邊幫我念一邊看我寫錯沒有,在她的幫助下,我很快的補完了筆記。這不也是生活中平凡的友愛嗎? 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可以發現生活中處處充滿愛。

生活中的愛

愛可能是轟轟烈烈的,就如那一瀉千里的黃河,拍打著堅石;愛可能是溫馨的,猶如花香,絲絲縷縷沁透人的心脾;愛還可能是無聲的表達,就是黑暗中的束束燈光。生活是愛的海洋,愛是生活的珍珠。

父母的愛,是那淡雅的茶。

父母口頭雖然沒太多濃烈的愛語,但他們的舉動無時無刻都蘊含著愛。記得那晚,月光柔柔地瀉下來,我仍在書桌邊,沉醉於名人中,思緒也在知識的海洋的遨遊。輕輕地,一陣淡雅的茶香鑽入我的鼻子裡。原來是媽媽為我泡了一杯熱茶。她生怕驚碎我的思緒,躡手躡腳地完成每一個細節。只見茶葉還在水中打轉,像小魚在嬉戲似的。茶香融入了夜,浸入了水,鑽入了我的心。此時,月光更加柔美皎潔,大概是母親那份無微不至的愛為它添了一份光彩吧。那個夜晚,月光最美。

老師的愛,是那嚴肅而又親切的話語。

因為我成績的不如意,那次趙老師在朝讀時把我叫了出來。“你來了!”他一臉嚴肅,緊緊地盯著我。我心裡不由得打鼓起來。“看,這次你的英語考得不夠好,只有一百多分,別的好同學都考了一百一十分。再看看語文和數學,都粗心馬虎。這樣的成績可不好。不過,也不要失望,學習是充滿困難的。來,我給你分析下原因。”於是他便細緻嚴密地為我分析原因,我聽得很認真。講完後,他又微笑點頭地說:“去吧。”那個場面,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一次,我真正明白了老師的心,教書育人是他們的職責;愛你,關心你,是他們真情的流露。

同學的愛,是多彩絢麗的寶石。

同學是朋友,是人生快樂的資本,一起歡快的笑,一起痛快的哭,難道不是愛的表現嗎?我們是同學,我們一起入校園,一起跨出校園,風雨豈能磨滅掉我們友情的痕跡。一份自然,一份真摯,一位永遠的朋友。

生活就像一個萬花筒,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美麗,這些美麗便是由親情、師情、友情組成。這一切是值得珍惜、呵護的。

捕捉生活中的愛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著希望與愛。那愛與被愛的感覺都是那樣的甜美,只要我們捕捉住它,不讓它從我們的身邊消逝,我們便可以揚起那愛的風帆,一直到達海的彼岸。

愛的類型很多,那情侶之間海枯石爛的愛,長輩對晚輩無私奉獻的愛……這些生活中的愛都一直被人們所謳歌,而這中間更少不了的便是我們身邊時刻存在著的母愛。

當南京發生“7?31”空難時,人們發現一位母親自始至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護著手中九個月大的嬰兒,在倖存的20多個人中,嬰兒的傷勢最輕。

唐山大地震時,一位母親割破自己的血脈用鮮血和生命哺育著自己的孩子。當看到這些文字時,我不禁被母愛所感動,我想問問世人:你有沒有捕捉到你生活中的母愛呢?

然而,現實生活中,往往有些人會放棄身邊的愛,我從報紙上看到了這樣幾則新聞。

新聞一:某農村出現了這樣一種景觀,大房之側建小房。不言而喻,大房是成家立業了的子女的安樂窩,而小房則成了他們父母晚年的安身之所。我真想問問這些人:父母辛辛苦苦留下的房子你憑什麼占據?

新聞二:某男在城市中發達之後,拒絕贍養父母,理由是自己放棄了對農村老屋的繼承權。那么,我也想問問這些人:父母養育你時也曾這樣討價還價嗎?

新聞三:某留學生學業有成後,不回國而滯留他鄉,理由是祖國不如西方富有。我更想問問他:難道你吃過西方富人的乳汁嗎?你心目中就沒有一點黃河、長江的身影嗎?

這些都是不知道捕捉生活中的愛的人,他們必為眾人所不齒。試想,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又如何去愛祖國、愛人民呢?

“鴉反哺,羊跪乳”,讓我們攜起手來,一起捕捉生活中的那份愛,捕捉那份無私的母愛吧!莎士比亞有句名言佳句:被摧毀的愛,一旦重新修復,將比原來更偉大、更美麗、更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