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作文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神魔小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巨著。下面是小編帶給大家的西遊記的讀後感1500字範文,歡迎閱讀!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作文篇1

話說唐僧師徒四人,自從西天取完真經以後,就一直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天,孫悟空心血來潮邀請他的師父、師弟一起去暢遊素有“江南明珠”美稱的天目湖。師徒四人騰雲駕霧,向天目湖飛去。眨眼來到天目湖上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安謐的湖,四面青山環繞,山色碧綠青翠,映藍了天空,湖水清澈湛藍,宛如一片明鏡。八戒一見,喜出望外,忙放下雲朵想先照鏡梳妝打扮一下,沒想到由於突然,把一群正在湖面上低回盤鏇的白鷺嚇得四處奔逃,而大膽的野鴨卻依然在水面上鳧游,遠遠看去,宛如一片明鏡上不經意揮灑上去的點點墨跡。四人一見之下愛意頓生,也想和那些動物們一起嬉戲……

接著,四人去了海洋世界。沙僧以為到了他的沙河,興奮地一頭扎了進去,結果他沒進去,頭上卻起了打包,兩眼冒起了金星。他大聲吼道:“哎喲!哪方的妖怪,還會隱身術,撞得我好疼。”孫悟空肚子都笑疼了:“這是魚缸,用來觀賞的,並非你的沙河,師弟,你可太落伍了。”

“哈哈……”四人一起大笑起來。這時,服務員面帶微笑地向初次到來的貴客介紹了各種各樣的海洋動物。他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不住地點頭,仿佛已經置身於大海中了。四人高興地游完海洋世界,又坐上遊艇去湖上轉轉。船上,四人到處觀望:那一座座山頭像是從湖底冒出來的春筍尖兒,嫩嫩的、綠綠的,散落在湖中,把個一覽無餘的湖面裝點得幽深曲折起來。看,一片兩片的小艇又從山後破浪而來,給平靜的湖面上又添了幾分生趣。

不一會兒,師徒四人便到了猴山上。一上山,首先看見的是一隻只調皮的小猴子,最高興的就數孫悟空了。他指著山上那些猴子興奮地對師父說:“看,師父,那是我的孩兒們!”咦,豬八戒、沙僧上哪兒去了?原來他們早就去玩了,只見他們跳上竄下,這邊看看,那邊摸摸,一刻也閒不住。聽說豬八戒還想學現代女郎減肥呢!咦,那是什麼?在一圍靜靜的山腳,幾隻鳥兒扇動著長長的翅膀悠悠地飛起來,仿佛翅膀在輕輕地扇動著風的氣息。

喔,原來那又是白鷺!沿著石板路向山上走去,便看見了那連綿的竹林,一走進去師徒四人的眼睛都被竹子染成了青色,一根根靠近來的竹子,就如畫的一般直挺蒼翠。微風吹過,遍林的竹葉都在顫動,仿佛要抖落下青翠之色。瞧,他們看著竹的形態,聽著竹的聲音,說著竹的故事,多么輕鬆、開心啊!玩夠了,師徒四人都餓了,唐僧摸摸肚皮說:“肚子都餓得咕咕叫了,也不知道這有沒有好吃的?”豬八戒乾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直嚷:“還是師父好!”八戒上前去問一位服務員:“請問這裡有什麼好吃的嗎?”“有,沙鍋魚頭、仙桃、板栗、竹筍……”沒等服務員說完,師徒幾人就迫不及待地說:“好了,好了,快帶我們去吧!”來到賓館,熱情的服務員泡上了一壺清香的茶。他們端起茶杯一品,齒齦留香,不禁讓人精神為之一爽:“好茶啊,好茶!簡直比天宮的瓊漿還好喝。”他們都嘖嘖稱讚。“這呀,是溧陽名茶——碧螺春。是用那清爽的天目湖水、清香新鮮茶葉泡製而成的。”服務員介紹道。“現在可以上菜了嗎?”另一位服務員滿臉笑容地問道。

讒嘴的豬八戒趕忙說:“快上,快上。”服務員首先上了一道“明星菜”——沙鍋魚頭。他們瞧了瞧上的菜,互相看了看說:“這魚只有頭和湯,可怎么吃啊?”“這可是溧陽名牌菜——赫赫有名的朱順才牌沙鍋魚頭!是用天目湖的鰱魚頭、天目湖的水特製而成的,風格別具,味道獨特。”服務員解釋道。他們半心半疑地一嘗,連連夸道:“好鮮!好鮮!”說完就一大碗一大碗喝了起來……吃完飯,他們還品嘗到了天目湖的仙桃,孫悟空吃了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勁捏了一下大腿,大叫道:“我還以為自己又偷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呢!”飯後,他們一行人又進行了一次“海上旅行”。他們還遭遇了“海盜船”呢!真是驚險刺激:師父唐僧嘴裡不住地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豬八戒差點嚇得落荒而逃;孫悟空和沙僧緊緊地護著師父……“啪”燈亮了,原來師徒四人正在欣賞動感電影呢!看完電影,師徒四人又穿越了“感應噴泉”。在師父的催促下,四人戀戀不捨地駕著祥雲回天宮了,他們還商量著要到綠色仙境——天目湖來安營紮寨呢!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作文篇2

不用我說,大家肯定都知道我國古典小說中的四顆璀璨的明珠四大名著是哪幾本書吧。對他們就是《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以及《西遊記》,其中《西遊記》是備受青少年所喜愛的一部不朽的著作。

《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傑出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長篇神魔小說,是中國文學史上無與倫比的巨著。

《西遊記》主要描寫的是孫悟空等保護唐僧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全書共一百回,回回都引人入勝,回回都精彩至極。從大的結構來看可分為三部分:其一,第一回到第七回,主要寫了孫悟空的出世,拜師以及大鬧天宮,這可謂全書最精彩的地方,熱鬧非凡,孫悟空上天入地,把天宮折騰的好一番,把他的反抗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第八倒十二回寫了唐僧的出世及取經的緣故。第十三到一百回就是孫悟空保唐僧,沿途降妖除魔,收八戒的唐僧,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來到天竺,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可真是皆大歡喜。

其中,最令人深刻的是孫悟空。我個人認為《西遊記》的成就,突出的表現在作者塑造了一個神話英雄——孫悟空的光輝形象,宣傳了敢於和善於反抗封建統治的戰鬥性主義的主題,寄託了廣大民眾對現實社會的不滿與反抗情緒,以及他們要求消滅邪惡勢力。征服自然的美好願望。

孫悟空具有勇於鬥爭,不畏強暴,機智聰明,活潑樂觀,爽朗詼諧,豪爽自尊等性格特徵,是一隻偉大的猴子。前八回主要表現了他對天地權威蔑視並進行反抗的精神。他是東勝神州的傲來國花果山的一個石猴,她出生後,憑著智慧勇敢做了猴王,過著無拘無束的生活。後來拜師學藝,通過勤奮練習,練成長生不老之術,七十二般變化和一跟頭十萬八千里的筋斗雲。隨後鬧龍宮,索鐵棒,入地府去猴名。接著大鬧天宮,“玉帝老兒”也無奈。他甚至提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口號,表現去他熱愛自由,敢於反抗的英雄氣概。後八十回主要表現他不畏強暴,罰強除惡,樂觀活潑,豪爽自尊的英雄氣概。在取經的途中。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他不僅保唐僧,而且為當地人除害,最後終於得到真經,修成正果。

孫悟空,他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猴子。雖然大鬧天宮被如來壓在五行山下,但我仍覺得他是一個本領高強的小猴子。它具有反抗精神,敢於去反抗不公平的封建統治。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聰明機靈的小猴子,就拿他降熊罷怪來說吧,一般人都會認為他肯定會是採用武力解決,然而這是錯的。他首先打死怪的兄弟,取兩粒丹自己化為一顆,菩薩變成他兄弟,上黑風山,,讓怪吃了孫悟空化作的丹,孫悟空便在妖怪的肚子裡將怪折騰死。這充分的體現出了他的聰明。同時,他又是一個要面子,自尊心很強的猴子。在唐僧逐他出師門,回到花果山是唐僧再次遇難,八戒去請他,他堅決不去。八戒說那怪罵他,,罵得很狠毒時,他終於動怒,跟著八戒,一起降了那怪。這時候不要認為孫悟空是一隻忘恩負義的猴子,因為唐僧沒有主心肝,聽信了八戒的謠言,把孫悟空逐出師門,但孫悟空不僅不記恨,還給他磕頭稱謝,回去時要八戒沙僧當師父遇難時喊自己的名聲。而且當師傅遇難時他不去也是要面子,怕受到羞辱。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孫悟空還具有尊重道的良好品質。

孫悟空具有的品質,正是我國中華民族幾千年熔煉成的民族精神,是舉世無雙的精神,只要具有這種精神,再多的困難在你面前也是“小菜一碟”所以,就讓我們學習他那種精神,雖然我們不能像孫悟空那樣神勇無比,但至少我們要強健體魄,學習科學知識,用科學技術來增強自己。同學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我們現在做起,一步步,不斷的努力,不斷的上進,不斷的提高,加油,你一定行,你是最棒的!Belive in yourselfYou are the best!

西遊記讀後感1500字作文篇3

讀了《西遊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羅貫中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遊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捨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虎頭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後。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鬥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於是再次翻開了《西遊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

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乾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麼都不是,它只是“遊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於自由的欲望在呼喊吧!

一、自由

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後,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嚮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嚮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嚮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鬥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於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於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

二、神話

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於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西遊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後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遊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於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

三、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並為崇高理想而奮鬥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鬥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

復讀《西遊記》,讓我覺得其不屬於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