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繭與破繭的作文1000字

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人生充滿了作繭的過程,或許吐絲將自己緊緊包裹,無從掙脫。

作繭可能是畫地為牢。就像很多年前我練習跳高,習慣性地擁有一個“意識高度”,把平常碰桿次數最多的高度當作極限,無形中為自己豎起了一道屏障,低於它輕鬆越過,高於它卻失去了向上使勁的能力。多少有點畫地為牢的感覺。像我一般作繭的還大有人在,我以為七十二賢之一的冉有,孔子雖對其大加讚賞,也曾下過“今汝畫”的評價。的確,曾認為“如其禮樂,以俟君子”的他,非力不足,而是未做前便先畫了能力的界限。這樣作繭自纏裹,時間一長,想要跳出界限,破繭而出,便很難,很難,也很難在某方面有所長進。

作繭還可能是作繭自縛,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六王畢,四海一,一統天下的大秦有猛虎出山般的氣概,曾夢想以大建阿房宮、擁有天下之收藏經營,來鞏固政權,傳千世萬世。卻從未想過打江山與守江山之別,終因暴政失民心,戍卒叫、函谷舉,二世而亡。辛辛苦苦如春蠶般,吐絲打造的一片華美,卻最終間接成為送葬自己的棺木,可悲可嘆。或許是做決定前的草率而為,或許是不曾反求諸己三省吾身。作繭自纏裹,悲哀莫過作繭自縛,自己送自己於泥沼,無從逃脫。

不管是畫地為牢,還是作繭自縛,從古至今,提起作繭,人們想到的往往都是貶義詞。可我卻敬佩這樣一群主動選擇重量、困難,加之於身,擔起重任的勇士,他們不以繭為累贅。作繭,是獻身,只因樂在其中、道在其中。有人開了一家雜貨店,只為助人解憂;有人痴迷於變分原理,明知未來何樣,還是勇敢大步向前走,只為和你的一生相會;有人放棄桃花孤島上的浪漫自在,而選擇守城十六載,真乃俠之大者……這樣的作繭,更是少不了正氣乾雲天的文人。東坡上表萬言書,後罷官而去;曾文正公直言勸諫,希望實現“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想,雖明知身處腐朽混雜的“末班車”;范仲淹心懷家國,“先天下之憂而憂”早已成為後世君子的立身原則;還有那個兩千年前,沒有在家安度晚年,而是邁著堅毅步伐,周遊列國的長者,以“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為志,希望終能實現克己復禮的夢想……他們如春蠶,到死絲未盡,將作繭的精神傳千世萬世。

這樣一來,不由得感嘆,希望那些作繭自縛者,多些自省,早日脫去蛹殼;像我一般畫地為牢者,早日突破自己鑄的枷鎖,因為人生總是關乎突圍與選擇。而那些我所敬佩的主動請纓作繭的勇士,以忠義仁德為絲,孜孜不倦,作繭自纏裹,雖與自由享樂隔絕,卻甘之如飴馳騁在繭殼裡那方桃花源,因為樂道,所以一身浩然正氣,絕雲氣,負青天。或許,作繭之苦樂,全憑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