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國心高中生作文

篇一:我的中國心

我,只是在兩百多年前鑄造的一尊銅兔首像,可因為生在了那萬國之園中,而有了一顆熾熱、永恆的中國心。

原本,我是在西洋樓海晏堂前傲然挺立的獸首。與我的十一個同伴一起,吐出帝國最晶瑩的水柱,沐浴著帝國最和煦的春風,看遍了帝國無盡的繁華,卻望不盡她無邊的遼疆。我為我是帝國中的一道美景而日夜歡欣不停。

可是,一群我見所未見的怪異之人,舉起手中鋒利的鋼刀,如風暴般急至。他們左揮右砍,讓圓明園嬌弱的身軀痛苦地顫動。我無奈地閉上雙眸,焦味兒遠遠地從四面八方飄來,我無奈地睜眼,瞬間便淚流滿面,摻血的淚顆倒映出在烈火中,風華絕代的她正在灰飛煙滅。胸膛里,是什麼在怦怦跳動,是國讎給了我一顆鮮活的心嗎?

流血,我的心在流血,一陣劇痛從脖頸處傳來。抬頭看,才發現已不是我熟悉的天空,背後也不是我依靠的牆壁,而是一個目露凶光的強盜,想再看一眼朝夕相處的兄弟,眼前已是一團漆黑,幾十個不眠之夜,伴著我的只有轟隆聲,聽不懂的嘻笑和一顆流血的心。

日光,終於重見天日。眼前的一切陌生又熟悉。難道,我又回到了海晏堂?這裡的陣設,是多么的相似。但一個金髮碧眼的洋人打碎了我的夢境。他玩弄的舉動,令我想起往昔眾人的讚賞和敬畏。熟悉的地方,只能引起我無盡的哀思和流血的心。

直到,我又一次在炫目的閃光燈下見到了一張張黑眼睛,黃皮膚的熟悉的面孔,我終於知道那流血的心,名叫中國心。陣陣激動與喜悅過後,我的心卻更痛了。因為我發現,我被作為一件拍賣品,即將被強盜的同伴,佳士得賣掉了。抬起淚眼,四下張望,我看到了故國人的憤怒,我聽到了故國人的抗議,我感到了他們同我一樣的疼痛。

道義,當我被送到拍賣廳時,才明白他的不復存在。但我想問,當道義消失,世界還剩下什麼呢?我的“合理主人”說的話“我是受法國法律保護的,中國人說的太可笑了。”不停地在我耳畔迴蕩,迴蕩!久久揮之不去!震得我頭痛欲裂,悲憤交加。我望眼欲穿,想回到久別不見的故里。我想安撫民族的的創傷,要回歷史的公道。

可是,我無法推翻強盜的邏輯,不能結束殖民者的心態。

但是,我要用我的一顆中國心,向世界發出我最雄渾的聲音!即使我只是有著一顆中國心的兔首銅像。

篇二:“我”的中國心

再次經過長江以是多年後,坐在大巴上漫無目的看著窗外的的雲聚雲散,忽然,喇叭里傳來了熟悉的歌聲“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記憶的大門被打開,往事一幕幕地呈現在眼前。

記得小的時候,每次回老家都要坐汽渡。站在甲板上,趴在比我矮一點的扶欄上,望著滔滔江水奔流不息,時不時江面上湧起一陣微浪,輕輕地拍在船上,隨後激起的水汽撲面而來,這是平凡而又特有的長江的水汽。一陣微風伴隨著不遠處的波濤吹拂到人頭攢動的甲板之上,愜意而安適,船上的人們很少講話,即使是像我這么大的孩子,也收斂起往日的嬉皮笑臉,瞪大眼睛,陶醉於開闊的江面和自然那震鑠古今的力量。

濤聲陣陣,海鳥低飛,江面上有時會出現幾艘漁船,破舊至極,船上的漁夫忙得不可開交,我相信撒下漁網的一刻也便灑下了希望。船身兩側有不斷的水波,向四周散去,最終歸於寧靜。我時常想起“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一詩,當年王安石在經過此處時的心境該和我大不相同吧。我有時常想化為一條魚,遨遊在這雄偉卓奇的長江之中,自由一生,無羈無束。又有時感到心潮澎湃,想要乾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伴隨著間或響起的鳴笛聲,或許長江早就種植在我的心中,早在我出生之時便在我體內奔騰。

後來,江上建起了大橋,回老家坐汽渡的機會就少了,看著這橫跨南北的大橋鄉無盡的遠處延伸,實在有無盡的喜悅和憂傷無法述說,在橋上望長江便是另外一番景致,幾艘江輪慢慢的向著目的地進發,時不時映入眼帘的是泥沙堆積,肥力極高的江心洲,沙洲上草木茂盛,綠的逼人的眼:洲上也有些許民房,依水而建,水鳥撲稜稜地飛起,向著天空,向著太陽,在蔚藍的天空划過一道美麗的弧線,多么樸素而和諧。開闊的江水更是一覽無餘,看著無數的波濤相互碰撞,波光粼粼的江水奔騰跳躍,共同組成一幅壯闊的畫面,我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仿佛聽見了那滔滔浪聲。

今日長江依舊奔騰,今日中華依舊奔騰。

初見黃山認為不高的陳毅元帥在下山後曾說過:“我看黃山很巍峨,黃山看我很狼狽。”黃山的巍峨著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向下是萬丈深淵,向前風景如畫,終年不散的雲霧縈繞在峰巒之間,亦真亦幻,亦夢亦實,黃山松傲立在懸崖峭壁之上,向著天空起舞,訴說著它們頑強不屈的意志。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之前,它們的種子不幸而幸運的落在了這裡,不屈不撓,奮力紮根,只為再次看到光明,光明因為來的太遲而顯得彌足珍貴,終於經過風霜雪雨磨練的它們成功了,征服了自然,亦是征服了自己。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峰直插雲霄,當我站在猴子觀海處時,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也才明白徐霞客所說的“五嶽歸來不看岳,黃山歸來不看岳。”巍峨的黃山在這片土地上靜靜的呆了幾千年。它不動聲色,但是世人早已為之折服。

今日黃山依舊巍峨,今日中華依舊巍峨。

長城和黃河至今還沒去過,但從圖片和文字中便能想像兩者的壯闊和奇特。黃河,幾萬年前,當人類文明剛剛誕生之際,人們在她的哺育下得以生存與延續,她從不感到疲憊,壺口的飛躍展示了她滋潤萬物的決心。長城則是人文的結晶,千百年來,保衛著華夏,使得中華文明得以流長至今。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拳拳中國心在胸膛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