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放開胸懷

放開胸懷(一)

記得我曾看過一篇小小說,裡面說的是一個男生很不愛乾淨,用完的紙往桌子上扔,課桌里有果皮,紙盒,牛奶瓶.沒有人願意和他同桌.但主角很不幸與他坐在一起,天天見了面就像見了惡魔似的.在桌子上畫了一條“楚河汗界“,但他的同桌又有一個毛病,愛與他搭訕,問一些他不感興趣的話題.有時還悄悄地往他桌子上放小甲蟲.他不耐煩了,在同學面前大罵他同桌的不是.後來,他去找班主任哪要求換座位,班主任對他說:“也許他需要一個朋友,他也許想和你做朋友.這位主角後來學著溝通.幾天后,他又幫同桌收拾桌子,而他的同桌也深感內疚,學會了收拾桌子,幾個月後主角與同桌的“楚河漢界“被擦除了.

對於某些人來說別人的缺點就像是與自己作對的武器,於是拒絕與有缺點的人交往,然而“人無完人“被拒絕的朋友就會越來越多,直至失去了所有朋友.

其實,誰沒有缺點,誰沒有壞習慣呢?只要換個角度,放開胸懷包含別人的缺點,也許你在多一個朋友的同時也多了一個優點,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犯錯,如果你對他寬容,那么他的錯就是小錯.如果你對他加一以排斥,那么他的錯就是大錯,就像上面的小故事一樣,主角用寬容的心來對待同桌,還為同桌收拾書桌,作為他的同桌也因此感到內疚,也改變了生活習慣,學會了乾淨.

於是,在你把別人的缺點看成大缺點大錯誤時,你也多了一個缺點,多了一個錯誤.那就是---心胸狹窄.而在你改掉心胸狹窄的錯誤時,你多了個優點,別人也多了個自我認識的優點.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與人之間也一樣.放開胸懷與人交往,你快樂,別人也快樂.對別人要求過高,看別人的缺點為恥,你不快樂,別人也不快樂.

我們都應該學會寬容,放開胸懷接納別人,放飛自己也放飛別人.大家都幸福,都快樂.原諒別人也原諒了自己.

放開胸懷,勇於擔當(二)

凡是講究顧全大局,以大局為重。我想這應該算是責任心的一種體現。

“安史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政變。也正是因為這政變的發生,唐太宗帶著親信,愛卿,家人和一支精兵南下到四川躲避安祿山的追殺。途中隊伍兩次欲行又止。第一次覺得楊玉環的哥哥楊國忠是個大奸臣,要求皇帝殺了他再行進。唐太祖被眼前的形勢弄得措手不及,便聽由他人決定,於是便殺了楊玉環的哥哥,眾人繼續前行。第二次眾人覺得日後楊貴妃若是就此懷恨在心,在皇帝耳邊吹風,那他們往後的日子就落不得安生了。於是,行軍隊伍又停下,乞求(實際上是威逼)皇上殺掉楊貴妃。殺了楊貴妃?天下有誰不知道皇帝與貴妃的感情之深啊!是要江山還是美人?要江山,自己的愛妃就會死在自己的手裡,這么多年的感情怎能說放就放呢?這么,多年陪在自己身邊的愛人怎能說殺就殺?但是……怎能把大唐江山拱手讓給了異性人,自己又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呢?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從小就飽學儒家詩書的唐玄宗此時此刻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唐太宗的心在糾結,在最後他還是選擇忍痛殺掉了自己的愛妃。因為他知道自己還是一國之君(雖然是落荒而逃),自己手中掌握了全國人民的幸福安定甚至是他們的性命啊!又如何為了自己的兒女私情而不顧大唐江山,不顧百姓安危呢?儘管他對楊貴妃的愛,情深似海,但他放開了胸襟,肩負起了自己的使命,看透了什麼是國家大局,什麼事兒是個人私事兒。

這,便是做一國之主的責任。

現實社會,在我們的生活中,學習和成長是我們目前的責任。儘管我們可能並不喜歡它,甚至是厭惡它。但是我們卻不能放棄它,還要去努力做它,這便是責任的意義所在。人的一生不會充滿平坦,事事順心。蔚藍的天空也會有被烏雲覆蓋的時候;再平靜的海洋也會有浪花的翻騰;再美麗的叢林也會遍布荊棘。但我們要接受的就是,要用自己廣闊的胸襟去接受它,去擔當起屬於自己的那一份責任。

當你遇到一件你不愛去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的時候,敞開你的胸襟,嘗試著去適應它,接納它,將它肩負起來吧,那是時代和社會賦予給你的,不能不承擔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