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高考滿分作文賞析:變則通

藝術需要變通,人生需要變通。變通,會讓藝術不斷煥發活力;變通,會讓人生之路不斷柳暗花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變則通滿分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表演藝術家和一位劇作家就演員改動劇本台詞一事,發表了不同的意見。表演藝術家說:演員是在演戲,不是念劇本,可以根據表演的需要改動台詞。劇作家說:劇本是一劇之本,體現了作者的藝術追求;如果演員隨意改動台詞,就可能違背創作的原意。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詩歌除外),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透露個人相關信息;書寫規範,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優秀範文】

變則通

看了材料,一方面為編劇的認真審慎而稱道,另一方面則為演員的敢於創新而欣慰。如今,我們的演員不再只是劇本的傳聲筒,他們真正地將自己融入了藝術的生命。其實,藝術需要的不僅僅是尊重,懷著敬畏之心,對劇本進行的適度變通,或許能讓劇本煥發出更加熠熠生輝的光彩。

當然,不僅僅是藝術不排斥變通,生活中,變通其實是一門十分值得推崇的藝術。《周易》云:”窮則變,變則通。“翱翔於藍天白雲之間的雄鷹,唯有懂得變通,才能在風雨中繼續搏擊蒼穹;享受探險樂趣的勇士,唯有懂得變通,才能在險象環生中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刻。

仰望歷史的星空,人們不難發現,一些偉人十分懂得變通。

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的王安石就曾說過:”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這足以看出他不凡的變通意識。清朝末年,落後的封建專制制度已與當時的世界形式不相吻合,可是清政府的官員依然頑固不化。面對此種情景,康有為憤然說:”祖宗的規矩是用來保全祖宗領土的,現在祖宗領土保不住了,還要祖宗規矩何用?“面對困境,變通才有出路。前面是死路一條,仍不知變通,直到撞了南牆仍不知回頭,其愚蠢與頑固與《韓非子》寓言中那個守株待兔的農夫又有何區別?

面對不乏荊棘的人生之旅,變通彰顯的其實是審時度勢時的睿智。

心懷救國救民理想的魯迅先生,曾經認為,中國落後是由於國民體弱多病,日本富強是由於醫學發達,於是便到日本苦心鑽研醫學。然而有些中國人健壯卻麻木的現狀讓他認識到,必須從精神上拯救中國人,才能真正解救國民。於是,魯迅先生毅然棄醫從文,成為中國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先生的變通,給絕境中的中國帶來了幾絲曙光。曾經風光無限的體操王子李寧在漢城遭遇滑鐵盧。跌入人生低谷的他,痛定思痛,祭出”變通“神器,毅闖商界。正是因為懂得變通,李寧開創了”李寧“體育品牌,讓自己的人生實現另一個輝煌。是的,審時度勢,懂得變通,可以讓陷入困境者找回自我,繼續書寫人生華麗的篇章。

藝術需要變通,人生需要變通。變通,會讓藝術不斷煥發活力;變通,會讓人生之路不斷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