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滿分作文示例

第一篇: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有一首歌唱道: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向遠方。

請以"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作為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體裁不限。

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

看到這個作文題目,我笑了,監考老師有點緊張,他沒見過一個男生笑得花枝亂顫的樣子。

我感到有點搞笑,竟然差點猜到了題目。我本來押了一道《給北大校長的一封信》,因為那位剛剛退下的北大校長,曾對他的學生們唱起《隱形的翅膀》,一夜之間成為青春期男女生的偶像。一位儒雅的校長,帶著對學生們的理解和愛,一同唱起自強不息的歌曲,這是一幅多么溫馨的畫面。而能到他的大學裡讀書,又將是一件幸福無邊的事情。他老人家,在學生的心裡插上了一雙翅膀。

我明白出題老師的一片好心,他們是想說:只要你努力,所有的醜小鴨、灰姑娘和自卑者,都會有一雙隱形的翅膀,去實現你小心靈里滿載著的夢想。只是這樣勵志的題目,給我們北京的考生有些可惜了。

我從來都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從上國小起,我就知道我會上北京大學,誰讓我就住在它的隔壁。老師們都非常愛我,我去了好多博物館,還看了很多兒童劇。我那時候就知道有不少小學生還在農村,我給他們捐過錢,還把我用過的文具送給他們。因為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我毫不意外地上了一個好中學,而沒有"翅膀"的學生們,聽說有不少當了放羊娃,也有的當了打工仔,他們還是未成年人。在國中里,我的目標是上四中,那裡的高三畢業班,會有一半人考上北大清華,那可能超過了一個省的錄取數量,我對此深信不疑。

我和高中同學一塊兒去奧體中心踢球,一塊兒去頤和園春遊,一塊兒去國家大劇院看戲,我們知道我們肩負的使命,但我們並不為此感到不堪重負,因為從小開始,我們就是天生的贏家、勝者。我們也為外地人的遭遇擔憂,為農民工、為小攤販、為孫志剛、為的命運嘆息,但那樣的同情,與我們同情巴勒斯坦人民、同情非洲災民,並無本質的不同。

看到一位三輪車夫被城管攔截,要奪下他賴以為生的三輪車,我一瞬間也會有一些羞愧。他的車子被奪走之後,他的兒子或者女兒也許就沒法再上學,那也許是一個優秀的高中生,就這樣被剝奪了上學的權利。這是因為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而他沒有?所以我永遠能比別人飛得更高?

說到現在,您應該明白我在說什麼。外地的中學經常出現高考舞弊案,而這裡幾乎沒有;外地的孩子經常因異地高考被查獲,這裡從來沒有;外地的孩子經常創下復讀的紀錄,這裡很少復讀;外地的孩子上北大要分數驚人,這裡的孩子還沒考已平添很多分。這是因為,作為北京的孩子,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而他們沒有。我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我不必用力展翅就能在天空飛翔,這難道預示著,我一出生就是比同類更高貴的鳥兒?但為什麼我一點都不感到驕傲,相反卻時時感到自卑?有一本書說過,所有動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加平等,讀後感《零分作文其實不簡單讀後感》。這"有些動物",就是有一雙隱形的翅膀的人?

簡要評價:這雙"翅膀"與生俱來,既讓人無可奈何,又讓人嫉妒羨慕,尤其是河北、山東等高考大省的考生更是深有感觸。高考的確存在著一些不公平之處,否則不會有"高考移民"的存在,但是我想告訴這個同學:你不是人大代表,在高考考場上講實話可是會遭天打雷劈的。

第二篇:綠葉對根的情誼

劉歡唱的歌詞大意: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心依著你;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情牽著你,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春風中告別了你。今天這方明天那裡…要問我到哪裡去,我的路上充滿回憶,請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我是你的一片綠葉,我的根在你的土地,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根據歌詞表達的主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與閱讀積累,寫一篇文章,可以寫自己的經歷感受和見解,可以講述自己身邊的故事,也可以發表評論。

綠葉對根的情誼

這次高考作文立意是"感恩"。感恩文化本是外來文化,原意是感恩上帝,感恩自然,感恩社會。

感恩文化傳到中國,就變成了"綠葉對根的情意",我們要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政府感恩黨。總之,感恩被改造成是"飲水思源"的傳統孝文化,然後是服從,然後是生命之間的不平等。比如,我們要"尊重"領導,領導要"關心"百姓。領導是根,我們是綠葉,我們要感恩領導呀。這其實就是愚民教育。強調的是人身依附關係:孩子依附父母,學生依附老師,百姓依附政府。其實是一種對個體價值的否定。

可是,沒有綠葉,根的價值在哪裡?沒有綠葉,人參怎么成精?綠葉與根,本來就是一個整體,何以剝離成主次、上下?何以分為施者與受者?

教育本該"無痕"。教育要使孩子進入生命的"自然狀態"。"孩子懂得的一切"都是一種自然,而不要讓他感受自己"與眾不同",感到自己懂得了什麼。其實,在嬰幼兒階段,是綠葉對根的情意還是根對綠葉的情意孩子就處於"自然無痕"狀態,一個三歲的孩子不會認為他自己懂得了什麼而對另一個孩子趾高氣揚。但人長大後,就會把自己與周圍的人進行比較從而脫離童心。現在流行的"賞識教育"強化了這種比較。孩子越來越明白自己懂得的東西是外界給予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為什麼?正是"綠葉對根的情意"的教育的結果。這種教育歪曲人際關係以及學習目的,不是從孩子內在的心靈力量上去尋求突破,以至社會出現變態的競爭觀念。

教育無痕好還是教育有痕好?一隻螞蟻,把小螞蟻養育,有沒有教育小螞蟻懂得感恩,老螞蟻是不是知道自己的"付出",要求小螞蟻要有綠葉對根的情意?

如果以後我自己身為父母,絕對不認同我對孩子的養育教育是"根對綠葉的情意",絕不會讓孩子去懂得"綠葉對根的情意"。我覺得這一切都是自然的本身。

我們需要感恩嗎?當然需要。但是,感恩是教育的結果,而不是教育的內容。

簡單評價:這本集子中的一些文章據說出自作家或者編者之手,而並不是真正的高考作文,這篇是比較典型的。一個18歲的年輕人如果不是特意為此題琢磨個把月,不會把這個教育問題剖析得如此獨到,特別是結尾,給我的感覺就兩個字--精闢。我們不妨都思考一下這個文題要從哪個角度下筆,寫些什麼。

第三篇:我能

有這樣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廣告語:"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請聯繫你的感受和認識,以"我能"為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我能

我能我能些什麼?家長需要我考清華,我能一定不辦到;家長讓我讀電大,我能一定辦到。究其能否,無乎能也不能,不能也能也。

看著作文題目《我能》,不僅思量長久,無法下筆。究其然,實在是想不出能與不能之區別。

鄰居阿哥,去年東北大學會計學畢業,隨後在一家縣級市壽險公司做業務員。當初他是我們這棟樓的驕傲,何其能也?當時老媽甚是羨慕,問我能否也像阿哥一樣,給全家帶來驕傲和光榮。我答曰:"能不能需另當別論,說我能也許我就能,但要看我能不能考上;說我不能也許不能,但不能考上並不代表我考不上。"如今看阿哥回來做保險業務員,我真想替他說,當初不那么能耐考東大,如今也許用不著和那般老婆小婦一起挨家"串門"拉保險了,說不準早乾幾年憑資格,還能弄個主管或經理乾乾。

看三國想孔明。當年劉備三顧茅廬,孔明自詡治天下,我能行;七擒七縱孟獲,實屬技高能幹;排練空城計,實屬膽大能裝;臨死不忘毒死司馬老兒,實屬能騙怨鬼。孔明者,實屬能人也。可火燒連營七百里,他未能趕上;派馬謖守街亭,他未能周全;六出祁山北伐魏,他未能夙願;魏延腦後有"反骨",他未能自制妒心。孔明者,也屬非能人也。

能者多得:能吃、能玩、能鬧、能花錢,我都能,終因"銀根"緊縮而不能,非我不能也,乃錢少而不能也,因此未能能者多得;能者多勞:老爸能忙、能累、能吃苦,無非月薪500塊,非他不能也,乃權小而不能也,因此終究能者多勞;能者多上:姐夫能幹、能忍、能文筆,可惜只做小科員,非他不能也,乃無人無勢而不能也,因此未必能者多上;能者多福:姨父高中文化當鎮長,能說、能撈、能富家,無奈也得蹲大牆,非不能也,乃他太能也,因此未能能者多福;能者多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