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觀的高考滿分作文

值觀是人形成的一種的觀念,價值觀會一直支配著人的日常行為和活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關於價值觀的高考滿分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你們。

價值觀念決定選擇

“生活是一種綿延不絕的渴望,渴望不斷上升,變得更偉大而高貴。”杜伽爾這樣定義人生,在生活中,人們帶著渴望不斷追尋,有的人在物質的享樂中迷失自我,深陷無盡的物質渦流,而有的人樂享精神的富足,走向生命的高貴。人生價值觀念的不同決定了選擇的不同。

人們因為精神的高貴而選擇堅定前行的生活。畫家、作家木心客居紐約時期,在物質極度匱乏的條件下,在異國他鄉開講“世界文學史”,忽忽長達五年的一場“文學的遠征”,開講時六十二歲。他的一生,密集伴隨愈演愈烈的文化斷層。他在累累斷層之間、之外、之後,木心始終將自己儘可能置於世界性的文學景觀,倘若不是出走,這頑強而持久的掙扎,幾乎瀕於徒勞。木心說“在自己的身上,克服這個時代”。這也是木心留給世界的禮物,文學的福音書。

生命總有一種情懷,是在物質條件極度匱乏的生活里,如木心這般“明知不可而為之”的行動,生活困苦卻樂在其中。在生活中,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成功未來而不懈努力著,樂享精神的情懷,人生價值觀念不同,讓木心和“木心們”帶著渴望,走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

渴求物質的價值觀念讓人們深陷物慾橫流的漩渦。當人們被物質生活所綁架的時候,人們也就束縛了生活的快樂,每天愁苦於難以滿足無盡的物慾,逼迫人們選擇生命的彎路,如陳希同、劉志軍、王錦思等,走向毀滅的結局也正是因為人生價值不同選擇就不同。

於貪官如此,於社會生活亦是如此。當今社會,眾多本應該踏踏實實做學問的大學教授和科研人員深陷論文抄襲、學術剽竊的泥潭,在物質利益的價值觀念里中,捨棄了精神的追求與渴望,既失去了學術的靈感,也喪失了生活得快樂,為了快速的獲得所謂的成功和名利,讓他們放棄了自己本應該堅持的學術道路。對每個人而言,決定成功的因素又有所不同,如勤奮、天賦、價值觀念等等,勤奮、天賦能夠決定生命的厚度,用堅硬的行動加快成功的步伐;而樂享精神的價值觀念能夠決定生命的靈感,選擇生命的從容淡定。我想,與其追求物質利益的“快“,倒不如堅持精神情懷的”慢“,選擇精神富足的價值觀念。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節,而人生的新生季節,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羅這樣定義青春。身處於青春的我們面對生活的選擇,唯有堅定正確的人生價值,樂享精神的情懷才能真正充實自我,走向成功的境界,讓人生走的坦然而精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月12日,《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中央主流媒體和地方省級黨報,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內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明了方向。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現階段全國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

一個社會的本質、特徵和理想追求集中表現為該社會的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典型特徵,是我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鬥目標。我們要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正是一個經濟富強、政治民主、精神文明、社會和諧的國家。這一價值理想鼓舞人心,滿載我們對於祖國未來的美好期望。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屬性。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從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改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黨和政府不斷重視人民的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公正和法治。近年來,我們黨在實踐中不斷踐行這一崇高理念,正是為了早日實現社會的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使人民得到更加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是社會主義社會公民的基本道德規範,其涵蓋了社會主義公民道德行為各個環節,貫穿了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各方面,是每一位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都應當樹立的基本價值追求。只要每一位公民都能做到熱愛祖國、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友愛善良,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社會一定更加和諧幸福,國家一定更加富強文明。

通過三個層次理念的相互聯繫、相互貫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願望和追求。可以說,這一表述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要求,昭示了中國共產黨長期奮鬥的一貫主張,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精華,汲取了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既堅持了馬克思主義的共性又涵蓋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個性,既堅守國家社會的目標又張揚了人的主體性,既有深厚的傳統底蘊又有鮮明的時代特徵,符合歷史、合乎實踐,貼近民情、順乎民意,能夠發揮出廣泛的感召力、強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導力。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鮮明的時代意義。當下中國,經過歷史滄桑巨變,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變革,發生了全面的變化。發展起來以後的中國,對精神信仰、倫理道德、社會風尚的關注更甚以往,對主流價值和共同信念的歸屬感尤為強烈。倒地老人“扶還是不扶”的熱烈討論,折射出人們對道德良知的珍視與焦灼;教育公平、就業公平、司法公正一再成為輿論焦點,道出了人們對社會規則的態度和期望。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共識引領,發展需要價值導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要求,正對應這三個層面的時代要求,可謂大勢所趨、正當其時。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發熱議、產生認同、贏得共鳴的原因所在。

歷史證明,一個國家和民族,貧弱落後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精神空虛。沒有核心價值觀,再豐裕的物質生活也難免讓國家社會迷失。中國夢的重要內涵,就是尋求國家的價值核心、實現社會的共同理想、構建國民的精神家園。因此,我們要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宣傳活動,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為國家發展助力,更為民族進步鑄魂。

牢記價值觀

春風揚起快樂的柳絮,我們在校園裡快樂的學習成長,在充滿快樂的校園裡我們共同擁有一個和諧、公平、有愛的集體。和諧、公平、有愛是我們小學生共同的價值觀,遵循和牢記這個價值觀是我們共建和諧校園,共築中國夢的基礎,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培養自己做國家的棟樑,必須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共築中國未來富強的中國夢。

牢記價值觀,培養有道德,有理想,樂於奉獻的少年是祖國繁榮富強的根本,我們小學生從小就要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以價值觀作為我們的行為準則,努力學習,遵紀守法,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抱負,學好本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奉獻自己的力量。

春風帶來融融的暖意,我們在和諧的校園裡學習,在德智體各方面茁壯成長,長大以後走出校園,工作在各自的崗位,為祖國的發展做貢獻,中國夢是每箇中國人的夢,漢唐盛世雖然離我們已遠,但是建設強大的中國夢依然鼓舞著我們,全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奮鬥,在實現偉大的中國夢征途上奮勇前行。中國夢,也是我們少年的夢,少年強,則中國強。我們只有努力學習,長大以後站在科學技術的最前沿,建設現代化的中國,實現偉大的中華民族復興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