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傳統為話題的高中作文800字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道德國度的美譽,中國傳統文化以道德為核心,道德建設從古至今,走過幾千年的求索之旅,依然在路上。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傳統的高中作文,僅供閱讀!

在流行與傳統中尋找平衡

如果我問你情人節怎么過,你會侃侃而談;如果我問你NBA球星你最喜歡哪個,你也會脫口而出是艾弗森;如果我再問你最近最流行的電影是什麼,你也會毫不猶豫地告訴我是《致青春》。

這時,我們換個話題:你知道多少有關巴金、老舍、魯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關《巴黎聖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節?這個問題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啞口無言。

這就是螢屏和網路高度普及的今天,這些自詡為新新人類,尋求個性、獨樹一幟的年輕人,面對傳統的尷尬與無奈,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層次發展是極為不平衡的。

所以,現在知道“周迅”的人越來越多,而知道“魯迅”的人越來越少;知道“關之琳”的人越來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來越少……人們似乎面對流行的、能帶來經濟效益的文化便趨之若鶩,而對傳統文化卻越來越淡忘,這是一種嚴重的文化失衡現象。

列寧說過:“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那么,忘記傳統,這難道不算是背叛嗎?這種不平衡看似不傷大雅,然而,照這樣發展下去,我們的文化就會一點點遺失或是磨滅,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發展。

重新找到我們知識結構的平衡吧!不期望每個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紅樓夢》倒背如流,但作為一個現代人,應該對歷史的傳承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很多人抱怨名著的過時,試問,相對流行歌曲,《論語》《孟子》經大浪淘沙,還被我們一代又一代地傳誦著,這算過時嗎?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夠穿越時空,這樣經久不息呢?

20xx年,魯迅作品從中學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們忘卻魯迅時,德國人卻在反思:為什麼我們沒有“魯迅”?就在我們只隱約記得春秋時有位叫孫武的名人時,美國西點軍校卻早已把《孫子兵法》定為必讀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紛紛用《孫子兵法》來指點迷津。也就是我們在對外來文化津津樂道之時,西方學者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令我們震驚的命題——二十一世紀必將是儒學的世紀。

當然,社會在發展,人們也應該接受流行文化,但社會再怎么發展,也絕不能丟失祖先留下來的寶貴文化遺產!

從現在起,重拾那些遺落的傳統文化,做一個知識結構平衡的現代人,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類!

傳統文化與親情

我的外婆家在江蘇,屬於江淮一帶,爺爺奶奶家在安徽阜陽,兩地的傳統習俗有些不同。

昨天周六,一大早,外公外婆就買回來大包小包許多食材,“今天什麼節日?”我有點好奇,“明天冬至,就是大冬,俗話說‘大冬大似年,北方餃子南方湯圓’”,北方過年大年三十包餃子,我們江淮是包湯圓,所以我們今晚包餃子吃,明天早上吃湯圓!”“喔,耶!”我開心地歡呼起來,“我們家真好,南方北方的習俗都有呢!外婆,我來幫忙,我們早點包餃子和湯圓啊!”“呵呵,看你這個小饞貓急的!”媽媽笑道。“餃子皮我揉,這個我拿手”,爸爸自告奮勇道,“湯圓的豆沙餡兒還是我來!”外公‘得意’地自誇道,“這自製的豆沙餡兒,可是買不到的好吃喔!”“呵呵……”

下午,寫完作業,我突然聞到了很香甜的味道,來到廚房一看,果然是外公把豆沙熬好了,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一旁在和餃子餡的爸爸樂了,“餃子餡你也來一口吧!”“那是生的,我才不上當呢!我也來包!”

一切準備就緒,外公外婆包湯圓,爸爸媽媽包餃子,我兩邊忙著,“外婆,其實,這南方北方的餃子和湯圓其實根本是一樣的,你看,都是把餡兒包到皮兒里,只是南方用米粉,北方用麵粉!”“嗯,總結的準確”,外公讚揚道,“寓意也都是希望一家人團團圓圓,把幸福和祝福隨著餡兒包進去”,外婆跟著總結道。“嗨,你怎么把餃子餡兒包到湯圓里去了!”媽媽驚呼道,我低頭一看,包錯了,“這樣也好,你們看電視上,菜湯圓的做法也很多,今天這是我為大家做的菜湯圓喔”,“哈哈哈,不錯,再包幾個菜的吧!”外公高興地笑道。一家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暖暖的親情,洋溢在溫暖的屋子裡,洋溢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我覺得很幸運,我常常可以感受到南北方兩種傳統文化。雖然南北方傳統文化有些不同的地方,但是對家的愛,對家人的愛,都是一樣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家更加和諧歡樂!

誠信——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就是要誠實守信,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都要有責任感。它不僅僅是我們中華名族的傳統美德,還是每個人從小講誠信最起碼的標準。

一個人只要講誠信,別人才會讚賞他,尊重他,親近他,在有困難時才會幫助他。否則,人們將不會信任他。

宋詞人晏殊,在他十四歲時,有人把他作為神童舉薦給皇帝。皇帝召見了他,並要他與一千多名進士同時參加考試。結果晏殊發現考試是自己十天前剛練習過的,就如實向真宗報告,並請求改換其他題目。宋真宗非常讚賞晏殊的誠實品質,便賜給他“同進士出身”。晏殊當職時,正值天下太平。於是,京城的大小官員便經常到郊外遊玩或在城內的酒樓茶館舉行各種宴會。晏殊家貧,無錢出去吃喝玩樂,只好在家裡和兄弟們讀寫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為輔佐太子讀書的東宮官。大臣們驚訝異常,不明白真宗為何做出這樣的決定。真宗說:“近來群臣經常遊玩飲宴,只有晏殊閉門讀書,如此自重謹慎,正是東宮官合適的人選。”晏殊謝恩後說:“我其實也是個喜歡遊玩飲宴的人,只是家貧而已。若我有錢,也早就參與宴遊了。”這兩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樹立起了信譽,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晏殊的誠實品質值得我們學習,他以誠實的珍貴品質取得人們的信任。

俗話說;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就是說一句話說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馬拉的車都難追上,所以我們說話要算數。

早年,尼泊爾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很少有外國人涉足。後來,許多日本人到這裡觀光旅遊,據說這是源於一位少年的誠信。一天,幾位日本攝影師請當地一位少年代買啤酒,這位少年為之跑了3個多小時。第二天,那個少年又自告奮勇地再替他們買啤酒。這次攝影師們給了他很多錢,但直到第三天下午那個少年還沒回來。於是,攝影師們議論紛紛,都認為那個少年把錢騙走了。第三天夜裡,那個少年卻敲開了攝影師的門。原來,他只購得4瓶啤酒,爾後,他又翻了一座山,趟過一條河才購得另外6瓶,返回時摔壞了3瓶。他哭著拿著碎玻璃片,向攝影師交回零錢,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個故事使許多外國人深受感動。後來,到這兒的遊客就越來越多。這就證明了講誠信的重要性。

希望我們每人都講誠信,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