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養為題的高考優秀作文

編者按:有人說過:"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我們可以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培養自身的素質。

有人說過:"教養是一個人最好的名字。"教養的魅力遠大於一副美麗皮囊。

什麼是教養?教養是在別人推車上坡時順手推一把;教養是看見殘疾人時不投去悲憫的目光;教養是自己能做到的儘量不去麻煩別人。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莫不喻教養之重。深為蔣介石欽佩的曾國藩便十分注重教養。曾文正公家書中雲: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聚守口,獨居守心。更有諸葛亮的教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足以見得:"治國必先齊家,齊家必先修身"而孔子的中庸之道亦影響了中華上下幾千年。"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人們正其身,束其行,也正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智慧之處。(這裡再跟著講明這些都是教養)

時至今日,教養之路卻愈發難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隨地吐痰,扔瓜皮紙屑,大聲喧譁,國人最基本的文明教養都做不到,更別談更深層次的涵養了。可見,即便是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泱泱大國,國民教養也急亟提高。

王爾德曾說過:"有文化教養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發現美好的含義,這是因為這些美好的的事物里蘊藏著希望。"有教養的人能看到美好的事物,能領會生命的真諦,當烏雲遮住上空,相信光明總會到來。

教養像一扇鏡子,真誠地坦露出心中的污穢的東西;教養是一朵芬芳的花兒,擁有了它,從此過處生香;教養是一掬甘泉,使乾枯的人生滋生出希望。

然而,教養不同於處處約束自己。朱熹曾提出:"存天理,滅人慾",去絕人們心中的七情六慾,這是不現實的,甚至物極必反。

古希臘德漠克利特在«著作殘篇»中寫到:"在缺乏教養的人身上,勇敢就會變為粗暴,學識就會成為迂腐,機智就會成為逗趣,質樸就會成為粗魯,溫厚就會成為諂媚。"可怕的不是不知道教養的重要性,而是自身無教養而不知,或者知道而不屑一顧。

教養不是說說就行,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有心自然能養成,可怕的是無心。

作者|莊佳佳 江蘇省淮州中學高二(15)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