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悅己作文

周國平曾把現代生活比作一條匆忙躦程的急流。在這個人人都被裹著向前的時代,我們喪失了很多珍貴的品質和追求。但“助”卻在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沉澱後,依舊緊緊地伴隨著我們的中華傳統優秀文化。

為什麼我們這個社會如此地推崇和讚美雷鋒?正是因為“助”的精神品質亘古不變地流淌在中國人的血脈中,代代傳承。而雷鋒精神的真諦,也正是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其核心就是從助人中獲得快樂。

拉布呂耶爾曾言:“最好的滿足就是給人以滿足。”這兩天剛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了一張普通卻能觸動人心的圖片。那是巴基斯坦的一位製片人在寒冷的夜晚街頭拍下的一幕。一個衣衫襤褸沒有鞋穿的小男孩,把自己最寶貴的長袖毛衣穿在了心愛的小狗身上。夜晚空蕩而寒冷的街頭,因為那個小男孩明媚又燦爛的笑容而溫暖起來。看過這張照片的我們,仿佛也被這種“助”的精神所感染而不禁嘴角微揚。那么寒冷的夜晚,無家可歸又衣衫單薄的他怎能露出那樣一個充滿感染力的微笑?正是因為“助”使他快樂。那是一份單純到沒有任何雜質的快樂。

經濟學家亞當·斯密也說過:“人,不論如何自私自利,在他們本性中總明顯存在某些因素,使他關懷別人的禍福,使別人的幸福成為他本人的必須。”

亦如雷鋒。從他留下的許多照片中,都可看出,每一張照片上的他都在微笑,都在透過他的微笑傳遞出陽光般的溫暖。雷鋒說過:“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的火熱。”把同志的愉快當作自己的幸福,這無疑是“助”的最高境界。助人是陽光的,這些陽光會溫暖和照亮我們的生活,會使我們快樂。雷鋒因助人而生的快樂甚至於有一種穿越時空的力量,感染而影響著幾十年後的我們。

近來有這樣一則報導:退休教師堅持幾十年撿拾廢品,幫助貧困學生圓夢。這樣的一位老人,本可以過著雖不富裕卻絕對閒適自在的生活,卻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去撿廢品,給山區的孩子捐錢。這件事除了妻子,他沒跟任何人說過,一次偶然的機會被媒體曝光並大加宣揚。他說,他從未想過那些孩子會回報自己,也從未想以此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讚譽。他之所以這樣做,僅僅只是因為想到自己能幫助別人,覺得非常充實與幸福。多么樸實真摯的話語,卻句句撼動人心。這種因“助”而生的快樂絕對是金錢所買不到的,它是一種超越了自私,將他人幸福與自己相連所獲得的一種精神升華。

而你對別人的幫助,在一些對生活的磨難和艱辛充滿怨懟,一蹶不振的人那裡,有可能就是不期而遇的溫暖。就是這樣一個“助”的小小善舉,就有可能激勵和鼓舞某些人度過那段最曲折顛簸,風雲難捱的日子。

我們都生活在如今這個充滿物慾的時代中,想要獲得快樂的方式當然有很多,也許並不需要通過幫助別人來實現。譬如,買一件喜歡的物件,吃一頓豐盛的晚餐,來一次無所顧忌的遠足,都有可能會使你快樂。然而“助”的快樂應該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更持久的快樂。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最大的快樂絕不是坐擁千萬億家財所帶來的,而是捐贈幫助他人所產生的幸福感。

總而言之,“助”是一種幸福,一種我們發自內心的追求,一種會給人帶來精神快樂和升華的美好品質。當今的社會需要“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成為“助”的給予者和傳播者。在幫助中收穫幸福與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