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導:“感悟自然”作文

【模擬題目】

試著一個人去爬山,讓自己和自然緊貼。

入山,微風拂面,一陣涼意沁人心田,我心中盪起莫名的激動,像是就要見到久違的朋友。在山間,仿佛聽到大山凝重的呼吸,我的心也和它一起跳動。我知道大山在給我講那永遠不變的故事……

站在山頂,我看見片片樹林,也看見遠處的下面,房屋密密如麻。可我卻聽不見繁雜與喧囂,有的只是幾隻秋蟲肆無忌憚的鳴叫……

身處自然中,我就由衷地豁然開朗。什麼時候我的心也來到自然中那該多好,那又是怎樣的感受呢?

讀上面的這段文字,想一想,你有過類似於上面的感悟自然景物的哪些經歷呢?然後選擇其中的一次或幾次,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作文

【思路導引】

這是一道命意型作文,要寫好這篇作文,在構思時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一、選擇“感悟”切口。

“感悟”的對象是“自然”,而“自然”的範圍太大了。因此寫作的切口應落在一個或幾個自己有深刻“感悟”的具體的“自然景物”上。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無不充滿智慧,深蘊哲理,富有靈性,它必然會引起我們的沉思和遐想,讓我們在沉思和遐想中產生感悟。一朵花開,一片葉落,一聲鳥語,一絲蟲鳴,都可以成為我們心靈的感悟對象,成為我們寫作的切口。

二、表現“感悟”內容。

感悟不同於“感受”,它比簡單的“受到影響或接受”要深刻得多:“感悟”的前提是“感受”,其結果卻是“徹悟”。所以,在寫本篇作文時,我們就不能只是片面地寫我們對具體“自然景物”的“感受”,而一定還要從對具體“自然景物”的“感受”中得到某種“徹悟”並把這種“徹悟”表現出來。比如花開花落:當它含苞欲放時,你能感受到花朵的勃勃生機,從而感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準備著將來為國家為民族作出應有貢獻的人生啟示;當它絢麗燦爛時,你會感受花朵的鮮艷,從而聯想到人生的美麗,感悟要珍惜青春年華,勤奮學習,讓生命發出燦爛的光輝的人生哲理;當它隨風飄落時,你會感受花期的短暫,從而聯想生命的奉獻,感悟到人生“化作春泥更護花”的崇高精神境界。

三、明察隱性限制。

寫這篇作文,我們還必須明察該材料作文命題中的一個隱性限制,即要讓我們的作文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這一隱性限制雖蘊含在該材料作文的命題當中,卻不難被我們明察,因為只要稍微動一動腦筋,就會知道,寫以具體“自然景物”為“感悟”對象的作文時,你若不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你的“徹悟”就不能自然表露。注意到這一點,我們寫這篇作文時就要綜合運用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