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素材:走自己的路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企業家在商場上有著驚人的成就。當他在事業達到顛峰的時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親,到一家高貴的餐廳用餐,現場有一位琴藝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為大家演奏。這位企業家在聆聽之餘,想起當年自己也曾學過琴,而且幾乎為之瘋狂,便對他父親說:“如果我從前好好學琴的話,現在也許就會在這兒演奏了。“是呀,孩子,”他父親回答,“不過那樣的話,你現在就不會在這用餐了。”對於這則材料,你有什麼感受、聯想和思考?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人生是一段有著優美風景的旅程,每個人都在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路。有的路柳蔭匝地,有的路落英繽紛,有的路雲霧密布卻轉角柳暗花明,有的路陽光明媚卻暗藏埋伏……世界上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而只有選擇適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伴著時間的流偶逝,一代代先哲定格在歷史的長河中,他們因為選擇了適合自己的人生路,而讓生命異彩流光。

本色的道路,是駛向彼岸的燈塔。這燈塔,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還記得烏江邊上的項羽嗎?還記得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豪邁嗎?的確,項羽只是歷史長廊中多如牛毛的“君王”中的一個,而且還是個失敗的君王。然而,卻沒有誰說他是最不起眼的一個,這正是因為它的剛直,他的桀驁,他的柔情。於是,我們永遠地記住了他——悲情的西楚霸王。歷史長河將他沉澱在熠熠閃光的那一頁,因為他的本色,他的優秀,他的悲情。因此說,不管是英雄也好,貧民也罷,走出自己的道路,活出自己的精彩,才是人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宛如夜航的一樣。本色,為人生指明了前進的方向。

瀟灑的道路,攀登峰巔的墊腳石。瀟灑是什麼?瀟灑是道恪守在每個人心靈中的美麗的風景,它能讓我們的人生更豪邁,它能讓我們的生命更精彩。還記得李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自信嗎?還記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藐視強權的心聲嗎?李白沒有顯赫的政績,更沒有驚天動地的疆場征戰,卻沒有人忘記他。這正是因為他為國為家直抒胸臆的吶喊,他為蒼生為民吞吐宇宙的豪情,為華夏大地的安寧而光照千秋的期盼。於是,我們永遠地記住了他——詩仙。歷史的長河將他沉澱在熠熠閃光的那一頁,因為他的真實純樸,他的瀟灑率真,他的不斷進取,他的不停攀登。

自信的道路,走向成功的登雲梯。自信,它能引領我們達到更高的境界,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更多的是自信。還記得他“三落三起”後依然邁著堅定豪邁的步伐嗎?還記得改革開放的春風颳到了中國的山山水水嗎?“東方風來滿眼春”的深圳巡禮,更堅定自信了走特色社會主義這條道路的正確。是的,沒有人忘記。的確他沒有高大偉岸的身材,沒有強健的體魄。然而,卻沒有人敢說他不是一代偉人!這正是因為他的堅毅和自信,他的雄韜偉略,他的遠見卓識。攀登這架改革開放的雲梯,中國於是快速發展著。我們永遠地記住了他——鄧小平。歷史的長河將他沉澱在熠熠閃光的那一頁,因為他的堅定與自信,他的深遠目光。

的確,他們都已逝去。然而,歷史卻將他們定格在屬於他們的時代和位置上,伴著時間這條江河的流逝,直到永遠!因為他們走著屬於自己的路,他們本色,他們瀟灑,他們自信,不重複別人,綻放屬於自己的燦爛炫彩。

【修改與點評】故事道出一個普遍弱點:(1)我們常為失去的機會或成就而嗟嘆,但往往忘了為現在所擁有的感恩。(2)得和失在生活中往往是辨證統一地存在著,沒有放棄就沒有擁有。(3)任何選擇都要以放棄其他路上的風景為代價,所以只要有選擇就會有後悔。(4)失去的已經失去,不要再嘆息,珍惜現有的擁有,才是更應該做的。

1. 題目“走自己的路,人生才最美”具有散文化的優美色彩,深刻地揭示材料文章中心。

2.首尾照應。不僅是在語言上,更實在內容和邏輯上,遙相呼應,短促但深化和升華中心。

3.中間部分,運用並列式的結構方式,三個小分論點,散文化的事例和經典的議論總結。(冠華作文網)

選擇經商,學會經商,將來才可能成為企業家;選擇音樂,學習小提琴親,將來才可能成為小提琴家。人生將來要做什麼,必須先明確方向,再選擇好目標,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人生。因此,面對多樣化的未來,我們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要選對正確的前進方向,選準最適宜自己發展的人生之路,這樣的人生才是智慧和理性的人生。

善於發現,是學會選擇的前提。人總不能一條路走到黑,墨守成規,固執己見是行不通的。19世紀,同樣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晚清政府選擇了繼續做他的那個“天朝上國”的美夢,頑固堅持先祖的政治經濟體制,結果中華民族落後了,挨打了。是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銅關鐵索;而日本則選擇了積極向西方學習,走工業化的發展道路。結果很讓人吃驚,日本在短短30年之內戰勝了一直領先其20xx年的中華帝國,成為亞洲最發達的國家。正是由於日本人善於發現適合其發展的道路,才能積極開展明治維新,實現國家富強;而中國卻由於其愚昧保守而落後於日本。由此可見,人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它是選擇正確道路的前提。

理性判斷,是學會選擇的關鍵。人生之路有很多發展途徑,但我們必須能選出最適合我們的那一條。魯迅先生在實業救國和醫學救國的美好願望都感到無望時,他開始了學會了冷靜判斷。面對國內外形勢,他發現國人麻木與空虛的精神,才是中華民族飽受西方列強侵略與凌辱的根源。於是,他放棄了原先的路徑,依然選擇了棄醫從文的道路,改為對文學和文化救國道路的探索。他用文字揭露國民的麻木無知,社會吃人的黑暗,創作出的精神產品,促使國人覺醒,煥發中國人精神的復甦。實踐證明,明辨是非,理性的價值判斷,是正確選擇人生道路的關鍵所在,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

正確選擇,還需要智慧的取捨。如果說善於發現不同的發展道路是基石,理性做出正確判斷是關鍵,那么還需要什麼才能走向正確的人生之路呢?智慧取捨。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捨棄不必要的無用的,這是智慧的取捨。二戰時,希特勒為了快速實現其統治世界的野心,召集所有國內優秀科學家快速研製核子彈。德國科學家在殘酷的現實,在良知、理性和責任面前。他們有的選擇放棄研究逃往國外;有的選擇故意拖延時間。是他們的智慧,使人類免於一場毀滅性的災難。這些偉大的科學家,用自己的生命做賭注,換來的是全人類的和平。事實告訴我們:智慧與理性的取捨,是學會選擇的正確路徑,是每個成功人士的必修課。

孟子云:“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站在人生的十字口,我們要學會選擇,善於發現,理性判斷和取捨,打造智慧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