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先進事跡材料

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並沒有什麼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以下就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關於關於創業先進事跡材料的內容,希望你可以喜歡喔。

關於創業先進事跡材料一

學子眾籌10多萬創業3年將創收1200萬從身邊發掘“金點子” 變身“蜂蜜王子”

20xx年5月,讀研一的劉松面臨了人生的第二次選擇,是直接工作還是自主創業?糾結了很久,他決定放棄上海的工作走上獨立創業的道路。由於來自農村家庭,劉松把創業目標鎖定在生態農業上。“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比較注重生活質量,但工業化生產不規範問題又使得很多食品不健康,生態農業市場大有可為。”打定了主意後,劉松受身邊的點滴啟發,嘗試過很多點子,包括賣土雞蛋、茶葉、菜油等,最後選擇做蜂蜜。

劉松介紹,自己打小重視食品健康,從來不喝碳酸飲料,也很少吃飼料餵養的豬肉。因患有低血糖,他長期堅持喝家裡帶來的蜂蜜。“後來發現很多女同學都有喝蜂蜜的習慣,有時候會把自己帶的送她們一點,反響很不錯。”

確定了創業項目,劉松就開始著手如何推銷產品。“剛開始都是半賣半送性質。”從20xx年5月到20xx年5月,整整一年,劉松的創業計畫還都處於摸索階段,只有幾百斤的銷量,並且主要依靠朋友間傳播。

尋找“合伙人”眾籌融資 打造“網際網路+生態農業”模式

口口相傳,劉松的蜂蜜在朋友間留下不錯的口碑,被大家稱作“蜂蜜王子”。在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和支持後,劉鬆開始考慮擴大規模。“現在市場上很多蜂蜜都是假的,我們的產品安全上有保證,就一定能推得出去。”然而資金又成為了他前進的阻力,苦思之下他想到了眾籌集資。從研究生同學到同學的同學、朋友,劉松很快得到十幾位朋友的回響,籌集到10多萬元的創業基金,並組建起蜂蜜創業項目團隊。

資金具備後,劉鬆開始著手各方面的準備,首先要解決的便是產品源的供給。嘗試階段,劉松都是從老家鄰居那拿貨,鄰居是個老實人,養蜜蜂幾十年,可以信得過。隨著量增大,他開始前往湖北、內蒙古等地方考察,建立養蜂專業合作社。20xx年7月11日,劉松以個人名義成立長沙市敬味食坊生態農業科技公司,各項目成員以股東形式入股,自己則全職負責公司事務。20xx年8月湖南唯一的蜂蜜教授劉勁軍入股,為公司產品提供化學檢測等技術支持。

在推廣上,劉松採取的是“網際網路+生態農業”理念。由於眾籌股東多為在網易、騰訊、百度等公司工作的網際網路從業者,產品從宣傳設計、研發到品牌推廣都是與網際網路深度結合的,目前已建立和淘寶、順豐的合作。“我們隨便走到哪裡,只要手裡有訂單,立刻就可以給客戶發貨”劉松說,網際網路時代就該充分利用其方便快捷的特點。

大學生創業市場準入難需要各方支持

談及兩年來的創業歷程,劉松感悟頗多:“大學生創業,一定要多問自己幾遍你想好了嗎,如果沒想好的話,那還是該幹嘛幹嘛去”。

項目剛開始做的時候,湖南省內並沒有一個成功的大學生眾籌案例來作為參考,甚至國家法律對於眾籌的股權政策也是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頒布的。“大家只好都摸著石頭過河”,劉松說,眾籌的困難在於規則的定製,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大家都是私底下商量著簽個協定,內部股權很分散。在這樣的條件下,項目的整體運營面臨著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在市場準入模組。公司要走向正規化運營,必須要獲得國家食品生產QS 認證,但光認證一項就要幾十萬,這對於微小企業來說是道大坎。劉松說,創業最大的陣痛在於資金不夠,另外在市場拓展渠道上也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

為了解決融資問題,劉松近半年來都在和幾個意向投資方周璇第二期的融資。最終與一家投資方簽訂協定獲得對方200萬元的投資資金。劉松的目標是三年內可以實現年產100噸蜂蜜,創收1200萬。

從身邊發掘“金點子” 變身“蜂蜜王子”

20xx年5月,讀研一的劉松面臨了人生的第二次選擇,是直接工作還是自主創業?糾結了很久,他決定放棄上海的工作走上獨立創業的道路。由於來自農村家庭,劉松把創業目標鎖定在生態農業上。“現在人們生活水平高了,比較注重生活質量,但工業化生產不規範問題又使得很多食品不健康,生態農業市場大有可為。”打定了主意後,劉松受身邊的點滴啟發,嘗試過很多點子,包括賣土雞蛋、茶葉、菜油等,最後選擇做蜂蜜。

劉松介紹,自己打小重視食品健康,從來不喝碳酸飲料,也很少吃飼料餵養的豬肉。因患有低血糖,他長期堅持喝家裡帶來的蜂蜜。“後來發現很多女同學都有喝蜂蜜的習慣,有時候會把自己帶的送她們一點,反響很不錯。”

尋找“合伙人”眾籌融資 打造“網際網路+生態農業”模式

口口相傳,劉松的蜂蜜在朋友間留下不錯的口碑,被大家稱作“蜂蜜王子”。在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肯定和支持後,劉鬆開始考慮擴大規模。“現在市場上很多蜂蜜都是假的,我們的產品安全上有保證,就一定能推得出去。”然而資金又成為了他前進的阻力,苦思之下他想到了眾籌集資。從研究生同學到同學的同學、朋友,劉松很快得到十幾位朋友的回響,籌集到10多萬元的創業基金,並組建起蜂蜜創業項目團隊。

資金具備後,劉鬆開始著手各方面的準備,首先要解決的便是產品源的供給。嘗試階段,劉松都是從老家鄰居那拿貨,鄰居是個老實人,養蜜蜂幾十年,可以信得過。隨著量增大,他開始前往湖北、內蒙古等地方考察,建立養蜂專業合作社。20xx年7月11日,劉松以個人名義成立長沙市敬味食坊生態農業科技公司,各項目成員以股東形式入股,自己則全職負責公司事務。20xx年8月湖南唯一的蜂蜜教授劉勁軍入股,為公司產品提供化學檢測等技術支持。

在推廣上,劉松採取的是“網際網路+生態農業”理念。由於眾籌股東多為在網易、騰訊、百度等公司工作的網際網路從業者,產品從宣傳設計、研發到品牌推廣都是與網際網路深度結合的,目前已建立和淘寶、順豐的合作。“我們隨便走到哪裡,只要手裡有訂單,立刻就可以給客戶發貨”劉松說,網際網路時代就該充分利用其方便快捷的特點。

大學生創業市場準入難需要各方支持

談及兩年來的創業歷程,劉松感悟頗多:“大學生創業,一定要多問自己幾遍你想好了嗎,如果沒想好的話,那還是該幹嘛幹嘛去”。

項目剛開始做的時候,湖南省內並沒有一個成功的大學生眾籌案例來作為參考,甚至國家法律對於眾籌的股權政策也是從去年下半年才開始頒布的。“大家只好都摸著石頭過河”,劉松說,眾籌的困難在於規則的定製,因為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大家都是私底下商量著簽個協定,內部股權很分散。在這樣的條件下,項目的整體運營面臨著很多實際困難,特別是在市場準入模組。公司要走向正規化運營,必須要獲得國家食品生產QS 認證,但光認證一項就要幾十萬,這對於微小企業來說是道大坎。劉松說,創業最大的陣痛在於資金不夠,另外在市場拓展渠道上也需要各方的大力支持。

為了解決融資問題,劉松近半年來都在和幾個意向投資方周璇第二期的融資。最終與一家投資方簽訂協定獲得對方200萬元的投資資金。劉松的目標是三年內可以實現年產100噸蜂蜜,創收1200萬。

關於創業先進事跡材料二

4個大學生,5年創業3輪融資,看他們如何從0到1一次校園比賽引發的創業

20xx年底,愛立信手機社團俱樂部舉辦一個設計比賽(智慧型手機APP設計)。此時讀研究生的尹和陳找了幾個夥伴參加比賽。

當時,基於用戶地理位置信息的手機社交服務網站Foursquare已經在美國上線,短時間內Foursquare註冊用戶規模便超過100萬,並掀起了一股Foursquare模式的模仿熱潮。當尹因為專業主攻3G通信行業的理論研究所以對國內外通信技術趨勢非常了解,國內運營商也已經有些嘗試,尹就想到基於LBS(位置服務)做一個軟體itells。人人網當時在學校非常火熱,他們就考慮接入人人網接口。很快,他們提交了商業計畫書(預算、商業模式),還拍了個產品使用場景的視頻,拿了全球第四名。“當時沒有實現的技術能力。投資人看到視頻,以為已經做出來,來找我們。當時人人網看到分享的流量很多來自這個軟體,也來找好幾次,想把我們收編。當時人人剛上市。我們還在上學,就沒考慮。”陳躍說。第二學期,他們開始想把這個產品實現下來。拿著編程書本現學,尹興良做前端,陳躍做後端,李揚做UI。

20xx年5月30日,在做了近1個月後,尹興良在北郵人論壇發布安卓第一版。

“尹興良與李揚當時在外邊租房子,接視頻拍廣告掙錢,沒錢買伺服器,就把家裡電腦當做伺服器。當天我們的帖子上了十大熱門帖子。下載量有一百多。”陳躍說。當時微信、米聊都還沒有“查找附屬檔案的人”功能,陌陌還沒上線。“隨後,投資人陸續見了一些,還有紅杉的VP。現在想想,看到陌陌出來,證明我們的想法是可以的。但當時只是有投資人跟我們聊,真正投資我們學生可能並不現實。”尹興良說。2個月後,微信添加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戶達到1500萬。到20xx年底,微信用戶已超過5000萬。

8月4日,陌陌iOS版正式上線。

“所以後來就放棄了。當時還去了中關村的開放日,上邊有人路演。在車庫咖啡,我們在下邊給人看。那個時候才知道了解投資、創業這些事情,但當時時機已經過去了,加上產品有很多BUG,晚上寫代碼,上課偷著寫。”陳躍不無感慨。

2次創業

20xx年12月的一天晚上,尹興良、陳躍在北師大的一個小飯館吃飯。想起前半年每天晚上忙到凌晨2、3點,白天照樣去實驗室工作,這種合作默契讓兩人懷念。他們覺得這種團隊的合作能成事,想著做點別的事情。當時,尹興良和李揚在拍廣告片,發現演員很難找。當時他們經常看國外的視頻網站,youtube、vimeo等。因為國內無法看到這些網站,所以他們想著能不能把這些好的視頻翻譯到國內給大家看。說乾就乾,幾天后陳躍70塊錢買了個域名做出來一個網站,取名“V電影”,版塊也是借鑑vimeo。兩人開始翻譯國外文章、視頻。很快,周迪、李揚加入進來。李揚有本電影技術教材,大家就手工往網上搬文章教材。

“當時主要在微博、人人網上發。很快就做到微博5萬冬粉。春節就做思鄉、親情、回家主題的這些短視頻,流量漲了不少。”陳躍說。

20xx年3月,過年回來後。四個人商量著參考創業路演的模式,做影視圈的開放日。在傳媒大學附近找了一個LAKES酒吧,花了20xx場地費,微博上邀請來了50多個導演。這次開放日活動後,圈內影響力迅速傳播出來。當時,陳開始去百度實習,在LBS部門做安卓開發。7月份,同學劉成城介紹投資人王嘯來看他們的項目。當時網站每天UV 1萬左右,網站方向是對接企業與製片公司。王嘯回去研究了vimeo這個網站,發現流量很大(vimeo商業模式是賣高清視頻空間)。認為V電影參考這個網站有機會成功,決定投資幾百萬天使資金。8月初的一天晚上,在北師大的LAKES酒吧。大家開始商量投資進來後,股份劃分、職位分工等問題。最後商量結果尹興良做LEADER、負責全局,陳躍負責技術,周迪負責市場,李揚負責運營。“當時也考慮如果創業失敗的情況,很多未知的顧慮,也建立退出機制。”陳躍說。

入駐學校免費為學生創業提供的辦公場地,四人開始通過同學招人。投資人先投了一半資金,定的目標是年底實現10萬uv,再投入後續資金。周迪負責網站推廣。他總結跟人打交道,主要是掌握對方的心理需求。20xx年的時候套用商店也是剛起來,導航網站的視頻版塊還沒有太多好的網站。周迪正是看到套用商店、導航網站對好網站的需求這一點。加上經常約對方吃飯。很快,第一家跟豌豆莢談下來免費收錄,其他套用商店也因為競爭,把V電影收錄進視頻版塊。另一方面,陳躍在探索上做SEO最佳化,李揚做線下活動。這樣,網站流量會增長就很快。

12月底,如期完成流量目標,後續資金到賬後,四人在辦公室歡呼雀躍。

周迪很清楚,如何讓流量沉澱下來很重要,這些流量是別的平台導入的,不具備持續性。接著重點在自己網站、線下活動推官網微博、微信,以此來沉澱用戶。

20xx年5月A輪,阿里千萬領投,布局影視新媒體

公司賬上這么多錢如何花卻成了問題。一個月內,四人經常通宵開會討論。“這些業務與開始想的對接企業與製作方的目標並不吻合。那個時候特別絕望。”陳躍說。當時有V電影、新片場網站(影視製作人交流平台),APP電影超人火了一陣,月活一度達到幾百萬。由於沒好的盈利模式,最後停止更新。”上線新片場網站,是想做成影視類的淘寶。而這個市場並沒有想像中那么大,不足以撐起公司的業務主體。淘寶是TO C業務,流量很大;而新片場是TO B業務,流量不大。做這個製作人的交流平台意義是什麼?當時沒有想清楚。後來他們借鑑了遊戲公司觸控科技的模式:先為遊戲開發者做發行平台,後來做開發平台,這樣好的遊戲就被他們第一時間發現。後來就不糾結了,邊走邊看,他們逐漸認識到這個製作人平台在行業布局中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20xx年底,公司進行了一次員工大換血,公司人員換了一大半。

“當時特別痛苦。現在看來,這個換血特別及時。剛開始公司什麼人都招,後來就發現隨著公司發展,同事學習力跟不上來。本來APP版本改進一星期可以出來,結果花費了兩個星期。當時看到一篇文章說,拿到A輪公司首先要招一個HR,當時我們公司還沒HR,引進人才就是個問題,那時才認識到好的人才對公司發展有關鍵作用。”

隨著“微電影”概念在國內火起來,V電影的slogan從“最大的微電影平台”變為“國內最大的短片分享平台”。把業務放到更大的市場。

關於創業先進事跡材料三

清華美女創業者:如何打造一款女人喜愛的智慧型機器人

田月身上有太多值得關注的“標籤”:典型的“清華幫”背景、非常珍稀的女性創業者、因為看到國內市場巨大以及為了和親人在一起,而選擇回國的留洋人才。她以一個女性創業者特有的視角,從火爆程度最高、混亂程度最大、市場培育程度較低的家用智慧型機器人領域切入,開啟了自己生平第一次的“勇敢者遊戲”之旅。

打造一款讓女性愛不釋手的機器人

愛鏈優是一款家用智慧型語音機器人,它的主要功能是充當用戶的智慧型生活助手。首先,它是智慧型家居的操控中樞,可以通過語音對所有配套的智慧型家居進行控制;其次,它是用戶與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工具,可以支持情侶、親子之間的(遠程)溝通互動;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它是一個信息聚合與分享平台,能夠為用戶提供生活指南、優質內容推薦、電商購物優惠甚至是線下活動組織等功能。

“我們的目標用戶是15-35歲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女性以及那些暖男”,田月毫不掩飾自己對愛鏈優定位準確性的自信,“這部分用戶購買力強、對優雅生活有著超出普通人的渴望。”在田月看來,愛鏈優可以極大便利她們的生活,比如對著身邊的小機器人發出語音指令,就可以打開音響、開啟浴霸、調節適合場景的燈光氛圍等功能。愛鏈優讓她們的生活簡化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使整個實現過程變得非常優雅。

而作為一款專注於女性和暖男用戶的智慧型硬體產品,為本身“無生氣”的硬體增加情感元素則是打動她們最核心的部分。愛鏈優在承擔了智慧型家居操控中心的基礎性功能之後,還特別增加了家人之間交流的IM功能。用戶可以和她們的父母進行遠程溝通,實時了解家中父母的身體情況。所有信息都可以通過雲端,從愛鏈優機器人端傳送到手機App端。更有意思的是,這款小機器人還增加了情侶間的“二人世界”分享功能。男朋友可以通過手機為女性用戶點歌、送上紀念日祝福,只屬於兩人間的私密溝通空間,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拉近情侶間的心靈距離。

“清華幫”創業者田月:用女性的視角打造的智慧型硬體

創業領域的“清華幫”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張朝陽、宋科、鄧鋒、徐航等等,和其他“幫派”相比,清華幫特有的“技術范”、“團結”,讓這個群體出現了以老帶新、繁榮發展的狀態。

田月畢業於清華大學,後來出國留學,在看到國內巨大的創業機會之時,她選擇回國。在創業過程中,她非常感謝自己的母校。“我最幸運的就是抱上了清華的大腿。在整個創業過程中,清華的老師、已經畢業並取得很大成就的師哥師姐給了我很多支持。”田月所說的支持還不僅僅是精神上的,在創業規劃以及實打實的資源方面,也得到了母校清華的幫助。比如,清華的教授成為了他們產品的設計師、通過清華的介紹,認識的富士康,並且得到了富士康高管的認可,解決了很多硬體創業公司最難以解決的量產供應鏈問題。

在田月看來,國內智慧型硬體創業機會巨大,但是整體氛圍並不好。儘管國內有著國外不可比擬的硬體生產、代工、“交鑰匙”解決方案等一條龍服務的優勢,可“山寨、同質化以及所謂的性價比”等固有發展思路,已經成為了國內智慧型硬體行業未來發展的沉疴痼疾。“你推出了一款好的產品,但是很可能一個月後就被國內同行山寨的產品用更低的價格打死。更遺憾的是,在國內創業者不思進取,盲目抄襲之時,也培養了國內消費者對智慧型硬體就應該是49、99、199……這樣的所謂性價比“產品觀”。”其實智慧型硬體領域的創業才剛剛開始,這個市場的創新點多到數不過來,完全沒有必要盯著對手的產品。這也是為什麼她選擇一個國內很少有人關注的領域——專門為女性打造智慧型機器人。

內容和服務“殺手鐧”,絕不會打造不賺錢的硬體

“我們的機器人在設計和用料上都很講究,因為對於對生活品質優追的女性和暖男來說,產品的外觀和體驗是必須要高於預期的。她們不會簡單為了所謂的性價比去購買產品。產品是依據成本投入確定的,我們相信用戶對好產品判斷能力。”選擇能夠提供順暢體驗的硬體配置(四核處理器、1G RAM、8G機身存儲、Wi-Fi以及紅外模組),良好的製造工藝、圓潤舒適的手持感以及多彩的外殼,從硬體的內部和外部設計,都能看出愛鏈優團隊對好產品的追求。至於體驗,我將在7月份愛鏈優正式上線後,為您帶來可觀的體驗測評報告。

除了對硬體製造的追求,愛鏈優團隊認為其產品的護城河在於提供的內容和服務。特別是內容,愛鏈優可以為用戶提供定製化的優質內容(文字、音樂、視頻等),讓用戶享受便捷服務的同時,獲得高品質的娛樂體驗。田月告訴我這內容前期會採取PGC為主的方式,未來還會在機器學習的基礎上,實現更多個性化的精準推薦。

談到盈利模式,田月指出,她們未來會主要通過電商導購和媒體廣告等“軟”方式來獲得更多的收益,比如根據用戶的使用習慣和數據,為用戶推薦商品信息。“硬體盈利不放棄,因為這也是產品品質的保證。但我們未來會加大對軟體和服務盈利模式開拓。好硬體是吸引用戶的先決條件,而豐富的內容和貼心的服務才是保證用戶粘性和留存的決定因素。”

儘管作為一款創業公司的硬體產品,愛鏈優並不完美,但在很多細節可以看出田月團隊對用戶體驗細節的把控。比如,愛鏈優機器人支持無線充電,小機器人可以讓用戶隨意攜帶到室內各處,而且只要把手機放到下機器人上,手機也可以實現無線充電。再如,愛鏈優還支持打包硬體套裝出售,用戶可以選擇支付1500元(基礎版愛鏈優機器人799元以及必備的配件),讓愛鏈優的師傅上門為家中的所有家電進行“智慧型化”處理,之後就都可以通過愛鏈優進行語音操控。

智慧型機器人未來的一定會走進每一個家庭中

“智慧型機器人未來一定是每家每戶都必須的產品,就好比現在每個人都有智慧型手機一樣。”田月認為,目前的市場需要創業者用好的產品去培育,用戶的需求需要創業者去激發。實用性和情感性是智慧型機器人普及未來必須的兩個方面。

對於目前流行的“機器人威脅論”,田月也有自己的看法。她認為,人們普遍對未知的科技領域存在恐怖。當PC最初興起時,人們會擔心未來可能會出現計算機代替人腦統治世界的情況。事實上,這種情況並未出現。技術無論發展到什麼時候,也無法替代人類的情感和思考。

我自豪,我是創業群體中的“少數派”

當被問到作為一名稀有的女性創業者,是否遭遇過歧視問題時,性格爽朗的田月笑著說:“我還真不止一次遇到過這種情況。很多人善意的勸我:“別太較真了,我看你這項目最多也就堅持一陣”。不過,我從來不把這些放在心上。”她認為,對女性創業者的“不信任”確實存在,這就和傳統中醫行業對女性行醫者的偏見一樣。

不過,女性創業者應該學會趨利避害。“你看女性創業者少,每次參加各種創業活動,就我一個女性選手,一下子就被人們記住了。而且,對於某些行業,女性的視界可以解讀出不一樣的東西。”儘管田月的話有些開玩笑,但這也說明,女性創業者想要改變這種偏見,必須從自身的態度轉變做起。“畢竟,你把你自己看成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田月這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