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語文科目最關心的莫過於作文這一題型了,關於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又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20xx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20xx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1

將首創進行到底

近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青蒿素的研究榮獲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人們在為屠呦呦獲獎歡呼的同時,也有一些質疑的聲音出現。對於這些熱議,我認為應尊重首創,將首創進行到底。

尊重首創,能夠使個人有所成就。從古到今,首創精神一直都推動著個人的進步與發展。陶淵明開創田園詩派,他的詩篇風格悠然;羅貫中首創章回體小說,他的巨作流傳千古;鄭板橋獨創“板橋體”,他的書法別有韻味;鄒承魯研究出人工合成胰島素,他的貢獻載入科學史冊……這些人能夠在各自的事業中取得巨大成就,正是首創精神給予了他們動力,促使他們不斷地探索,不斷地進步,最終走向成功的彼岸。由此可見,首創能夠使人有所成就。尊重首創,對人走向成功十分重要。

尊重首創,能夠促進團隊的進步。對於一個團體來說,首創精神是推動團隊進步的源泉。在這種精神的推動下,整個團隊能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從而促使團隊不斷進步。聞名於世的貝爾實驗室,正是充分發揮了首創精神,其科研人員有權利研究屬於自己的課題,因此攬獲多項諾貝爾獎,取得巨大成就。創新是實驗室的靈魂,同時也是實驗室前進的動力,“貝爾”的成員們正是秉持著追求首創、一切從基礎研究開始的理念,在自身進步的同時也推動著團隊的進步。

尊重首創,能夠提高國家的競爭力。趙武靈王首創“胡服騎射”,一反傳統的寬大戰袍,使趙國國富民強;安徽小崗村首創“包產到戶”,拉開了我國農村經濟改革乃至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序幕;袁隆平首創雜交水稻,為解決世界糧食短缺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歷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而今天我國已經成為最大的開發中國家,活躍在國際舞台上,可是卻仍舊面臨著美國等大國的威脅,所以提高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首要之責。因此我們要尊重首創,提高國際競爭力,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

屠呦呦獲得諾獎這一事件,折射出的不只是獎項頒給個人還是團隊的中西方文化衝突,更重要的是在提醒我們首創的重要性。威?布萊克曾說過:“獨闢蹊徑才能創造出偉大的業績。”對此,我也想說,尊重首創才是科學創新的本源,要將首創進行到底。

20xx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2

人情契約,相輔相成

有人青睞熟人社會,源於它的方便;有人厭惡熟人社會,源於它的麻煩;有人崇尚生人社會,源於它的公平。在我看來,社會並不應該被如此簡單的劃分。保持與熟人間的深厚友情,是不可缺少的,同時建立生人社會的規則和信任,二者兼而有之,才是處事之道。

熟人社會的確為我們提供便利。自古以來,人與情就密不可分。人不同於機器,我們會在生活工作中,情不自禁地流露情感,正因為人的本性如此,出於內心喜好等自身原因為彼此提供便利已然成為必然,在一定程度範圍內這種方式會帶來很多的捷徑使彼此受益也是無可厚非的。而生人社會將公平公正發揚光大,生人之間本身沒有過往的交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能依靠規則公平辦事。在沒有情感牽連的基礎上,規則的建立和決策的實施,顯然相對自然,從而使生人之間達成契約,讓公平公正公開成為可能而契約精神得到彰顯。

人情與契約結合促進社會進步。生活在一個絕對的熟人社會,還是一個理想的生人社會,實際上都有一定的缺憾。熟人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不乏出現社會異化的現象,使人相互依賴,最終甚至會有被熟人傷害的惡果。而完全的生人社會中,人如同一台台冰冷的機器相互碰撞摩擦,人情便隨之被磨滅,被冷漠無情所替代。然而,倘若在鞏固人情的同時,達成契約,將二者相輔相承,不僅可以避免社會風氣異化,而且可以填補人心的空缺,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種社會狀態當然是理想的,法律法規看似無情卻有情,這是社會的進步。

人情與契約結合是追求的境界。因為具備感情,我們將簡單的接觸逐漸升級成為溝通並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誼,這個世界也因此不再冷清,充滿了溫暖的人情味,社會的發展也愈加人性化。但前提是,必須在情感的基礎上建立契約,互相規範行為,不許逾越底線,只有完善法治,防止不良社會風氣的蔓延。遵規守矩,依照規則辦事。因此,人情與契約相融合,使社會有條理健康的發展,這樣的社會才是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認為,無論是何種社會,建立信任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人情與契約相輔相承的社會中,我們從人情中學會關心他人,在契約中彼此建立信任,二者融會貫通,信任在這樣理想的社會中會更加牢固,規則意識的基礎更加夯實。汲取熟人社會中人性的真善美,建立生人社會契約中的公平法治,現實社會才能發展成為人情與契約相輔相承的理想社會。(鄭博文)

【修改與點評】

1.本文最大亮點:一是題目《人情契約,相輔相成》涵蓋中心,表明觀點和態度;二是開篇用排比句式引用材料,提出觀點,表明選擇和權衡;二是圍繞中心論點,分層次論述。在論述中多處展示了比較與思辨;三是展示了個性化論述語言的魅力,說理透徹明晰。四是結尾再次重申話題和論點,再次表明觀點和態度,照應開頭。總是這次作文進步很大。

20xx浙江語文高考作文素材3

銘記文化

生活在物慾橫流的時代,世人變得浮躁,淺薄,庸俗。如今,不是有句話說現代人“窮得只有錢了”嗎?細細想來,此話真可謂一針見血。

且看這樣一種社會怪象:現在知道“周迅”的人越來越多,而知道“魯迅”的人越來越少;知道“關之琳”的人越來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來越少;知道“景岡山”越來越多,知道“井岡山”的越來越少……人們似乎面對流行的、時尚的便趨之若鶩,而對民族文化卻越來越淡忘。

列寧說過:“忘記歷史等於背叛。”那么,忘記民族文化,忘記一個民族的精神,這難道不算是背叛嗎?

誠然,恰當地追求時尚本沒有什麼不妥,這畢竟順應了社會發展的潮流;然而,先人們所創造的偉大文化,是萬不可忘記的。一個遺忘文化的民族就如失卻了源頭的溪流,如同沒有了根本的樹木,這樣的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就在我們忘卻魯迅時,德國人卻在反思:為什麼我們沒有“魯迅”?就在我們只隱約記得春秋時有位叫孫武的名人時,美國西點軍校卻早已把《孫子兵法》定為必讀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紛紛用《孫子兵法》來指點迷津;就在我們嘲笑別人學習雷鋒時,雷鋒卻成了西點軍人學習的榜樣;也就是我們在對外來文化津津樂道之時,西方學者卻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令我們震驚的命題——二十一世紀必將是儒學的世紀。

看來,我們確實到了該反思民族文化的時候了。

我們中華民族,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從延續至今的漢字到世代流傳的古詩,從先民歌唱的《詩經》到近現代革命者譜寫的詩章,從太陰曆的制訂到“神六”遨遊太空,無不反映出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無不反映出中化文化豐厚的底蘊。既然我們知道“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卻為何要用“1314529”來表達感情?我們自古到至今就寫著方塊字,卻為何要在文章中頻頻寫出那與方塊字極不協調的英文字母呢?

身在文化碰撞與交流的時代,我們更應該明白,銘記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不忘過去,引領未來。因為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其歷史和文化是其他一切民族所無法比擬的。千百年來,不知匯聚了多少文化名人,如孔子、屈原、李白、畢昇、陸游、成吉思汗、毛澤東……數不勝數,而他們留給我們的,便是中華民族在漫漫長路上創造的一部輝煌文化史,我們應該慶幸,先人們為我們留下這樣一筆寶貴的財富。

我們也不能忘記,在法國服裝博覽會上,中國女子身著從秦朝到清朝的漂亮服飾,贏得了世界美譽。當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對中華文化讚不絕口時,難以言表的民族自豪感怎能不油然而生!

人類自從有了文化便擁有了靈魂。銘記文化,讓我們點亮了思想;銘記中華,讓她輝映歷史的長河;銘記中華文化,讓她也似太陽般發出耀眼的光芒,去照亮人類靈魂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