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佳句警句作文素材高考版

生活中,我們一定都聽說過很多道理,背過很多,而你真正領悟這些警句的內涵時,往往是在發生了某件事之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名言佳句警句的高考版作文素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名言佳句警句作文素材 高考版(精選)

1. 積善成德。——《荀子》

2.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善和人者謂之順;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以不善和人者謂之諛。——《荀子》

3. 術正而心順之,則形相雖惡而心術善,無害為君子也;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荀子》

4. 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荀子》

5. 人的巨大的力量就在這裡——覺得自己是在友好的集體裡面。 ——奧斯特洛夫斯基

6. 紀律能美化集體。 ——馬卡連柯

7. 只要千百萬勞動者團結得像一個人一樣,跟隨本階級的優秀人物前進,勝利也就有了保證。——列寧

8.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

9.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之言,深於矛戟。——《荀子》

10. 善人者,人亦善之——漢《管子》

11. 為了進行鬥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擰成一股繩,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恩格斯

12. 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體常常比他更聰明和更有力。 ——奧斯特洛夫斯基

13. 要永遠覺得祖國的土地是穩固地在你腳下,要與集體一起生活,要記住,是集體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體脫離,那便是末路的開始。 ——奧斯特洛夫斯基

14. 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則引之,進退而已耳。——漢《韓詩外傳》

15. 善,吉也。——漢許慎《說文解字》

16. 積善多者,雖有一惡,是為過失,未足以亡;積惡多者,雖有一善,是為誤中,未足以存。——(漢)王符《潛夫論》

17.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 中國諺語

18. 凡是經過考驗的朋友,就應該把他們緊緊地團結在你的周圍。 ——莎士比亞

19. 單個的人是軟弱無力的,就像漂流的魯濱孫一樣,只有同別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許多事業。 ——叔本華

20.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劉備

名言佳句警句作文素材 高考版(熱門)

1. 求名莫如自修,善譽不能掩惡也。——(宋)歐陽修

2. 民習禮義,易與為善,難與為非。——(宋)蘇轍

3. 誰若認為自己是聖人,是埋沒了的天才,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集體什麼時候都能提高你,並且使你兩腳站得穩。——奧斯特洛夫斯基

4. 共同的事業,共同的鬥爭,可以使人們產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5. 人心齊,泰山移。 —— 諺語

6. 凡人為善,不自譽而人譽之;凡人為惡,不自毀而人毀之。——(宋)蘇軾

7.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不為善,一不善而足。--(宋)楊萬里

8. 鋤一惡,長十善。——《宋史》

9.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 —— 劉基

10. 經營企業,是許多環節的共同運作,差一個念頭,就決定整個失敗。 —— 松下幸之助

11. 誰要是蔑視周圍的人,誰就永遠不會是偉大的人。 ——左伊默

12. 誰若與集體脫離,誰的命運就要悲哀。——奧斯特洛夫斯基

13. 積善有善報,積惡有惡報。——(宋)《名賢集》

14. 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宋)《名賢集》

15.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明)王守仁

名言佳句警句作文素材 高考版(最新)

1. 萬分廉潔,止是小善;一點貪污,便為大惡。——(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2. 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 ——韋伯斯特

3. 村子團結力量大,家庭團結幸福多。 ——(藏族) 諺語

4. 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明)陳繼儒《小窗幽記》

5. 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生方不虛生。——(明)陳繼儒《長者之言》

6. 原來天理昭然,佑護善人義士。——《水滸》

7. 一念過差,足喪生平之善。——(明)洪應明《菜根譚》

8. 隨時之內善救時,若和風之消酷暑。——(明)洪應明《菜根譚》

9. 君子好名,便起欺人之念;小人好名,猶懷畏人之心。故人而皆好名,則開詐善之門。使人而不好名,則絕為善之路。——(明)洪應明《菜根譚》

10. 啟迪人心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明)洪應明《菜根譚》

11. 自小多才學,平生志氣高;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神童詩》

12. 我生性不愛受困,常常違反班規,班主任常罰我抄班規遍,我只好三支筆一起握。我常對人說,我的一手好字就是這么練出來的。——韓寒

13.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若小人之自新。——(明)洪應明《菜根譚》

14. 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明)洪應明《菜根譚》

15. 地乾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明)《菜根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