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國高考作文素材

作文在高考語文所占比重之大是人皆共知的,其得分直接影響著考試語文成績,那么有哪些實用的語文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xx全國高考作文素材,供大家參閱!

20xx年高考作文素材:西施的故事

西施,姓施,名夷光,春秋時期越國人,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山村。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稱西子。天生麗質。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施夷光世居越國薴蘿。宰嚭亡吳國,西施陷惡名。浣紗春水急,似有不平聲。薴羅山下臨浣紗溪,江中有浣紗石,傳說西施常在此浣紗,西施灘因而得名。西施天生麗質,稟賦絕倫,相傳連皺眉撫胸的病態,亦為鄰女所仿,故有“東施效顰”的典故[3]。越王勾踐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蘇省吳縣西南)擊敗越國,越王勾踐退守會稽山(今浙江省紹興南),受吳軍圍攻,被迫向吳國求和,勾踐入吳為質。釋歸後,勾踐針對吳王淫而好色的弱點,大夫文種獻滅吳九策,其中最毒辣的便是美人計。[4]

與范蠡設計:“得臨浦薴蘿山賣薪女西施、鄭旦”,準備送於吳王。大夫范蠡奉命巡行全國勘察美女。他來到薴蘿村,遇到了鄭旦和西施一對姊妹花。他愛鄭旦,更愛西施,一次假面舞會的誤會中,他向西施坦露了真情,西施也愛上了這位范郎。然而文種的到來結束了這段芬芳纏綿的愛情,他將鄭旦和西施帶回會稽,教習歌舞,準備獻給吳王夫差。[4]越王寵愛的一宮女認為:“真正的美人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體態。”西施只具備了第一個條件,還缺乏其他兩個條件。於是,越王花了三年時間,教以歌舞、步履、禮儀等。

西施發憤苦練,在悠揚的樂曲中,翩躚起舞,婀娜迷人,進而訓練禮節,由一位浣紗女成為修養有素的宮女,舉手投足間,均顯出體態美,待人接物,十分得體。

然後,又給她製作華麗適體的宮裝,方進獻吳王。吳王夫差大喜,在姑蘇建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設青龍舟,日與西施為水戲,又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歡宴的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又專門為她築“響屐廊”,用數以百計的大缸,上鋪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鈴,放置起來,鈴聲和大缸的迴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痴,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終於走向亡國喪身的道路。

結局

在吳越之爭硝煙散盡之後,美女西施的結局,後世有各種各樣的傳說,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6種:

1、愧疚自縊說

在一些話本和戲劇中演繹的情節是,西施助越國滅掉了吳國後,一方面感到欣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也感到內疚,覺得對不起吳王夫差,在一種異常矛盾的心理中,不能解脫,最後自縊於館娃宮內。

2、被范蠡帶走說

這種說法較為風行,典籍中有記載。東漢人所寫的《越絕書》中記述:“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文學戲劇作品大都這么描繪。說吳國滅亡的當天,范蠡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勸他的好朋友、一同共患難的文種,趁早離開勾踐。再一件事就是,在姑蘇台下花蔭深處找到了萎頓不堪的舊日情人西施,倉皇逃到太湖,雙雙駕一葉扁舟,消失在煙波浩渺之中。蘇東坡曾經寫道:“五湖問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在山東肥城陶山,據說有范蠡和西施墓。

3、被范蠡沉湖說

西施在越滅吳後的命運還有一種說法,說吳國滅亡以後,越王因為西施的美貌想要將她留在身邊,但是范蠡堅決反對,他要越王吸取吳王教訓,不能被美色誘惑。他設下計策,派人用越王的車把西施騙到太湖,又把她騙上船,到湖心的時候,趁西施不注意,狠心將西施從船上推下,西施就這樣溺死於太湖之中了。

4、被吳人沉江說

民間有一種傳說,吳國滅亡後,吳人把一腔怒火都發泄在西施身上,用錦緞將她層層裹住,沉在揚子江心。《東坡異物志》載:“揚子江有美人魚,又稱西施魚,一日數易其色,肉細味美,婦人食之,可增媚態,據云系西施沉江後幻化而成。”

唐代羅隱寫詩道:“家國興亡自有時,吳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為誰。”從唐代人寫的這首詩中,可以看出西施“被吳人沉江說”,有一定市場。

5、被勾踐沉江說

越王勾踐曾說:“亡吳之功,西施當屬也。”傳說勾踐認為吳國的滅亡源於夫差沉湎於西施的美色,為了避免西施的美色反過來殃及越國,他恩將仇報,賜西施沉江而死。這種說法和“被吳人沉江說”、“被范蠡沉湖說”是異曲同工,都把西施看成了“紅顏禍水”。

6、被越後沉江說

傳說越國滅吳後,勾踐欲將西施收進後宮。越後認為西施是“禍國之女”,擔心西施禍害越國,就令手下將其裹進牛皮袋子中沉入江底了。

這種說法因較為符合君王好色、王后妒嫉的心理,比較流行。《東周列國志》上就是這種說法。

筆者贊成“沉江說”。不管是吳人、勾踐或王后沉的。

因為“沉江說”,典籍記載較早。離吳國滅亡(公元前475年左右)不到百年,墨子在《墨子·親士篇》中說:“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裂,其事也。”意思是這些人都是“死其所長”——因各自的所長招致相同的禍害。西施是因其美貌而被沉入江遇害的。他清楚地說“西施之沉,其美也”,明確地指出西施被沉江而死的。另一典籍《吳越春秋》也明確記載:“吳王亡後,越浮西施於江,令隨鴟夷以終。”這裡的“鴟夷”,有人解釋是指范蠡,根據是范蠡曾經“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史記·貨殖列傳》)。筆者認為這裡的“鴟夷”,解釋為“牛皮”較為合理。意思是把西施用牛皮一裹,“浮於江”上了。范蠡改姓名為“鴟夷子皮”,是紀念朋友和對手伍子胥的懷念。伍子胥被夫差賜死後也是用鴟夷牛皮收斂的屍體。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載:“鴟夷子皮,范蠡自謂也。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為號也。”

還有一個反證:浙江沿海一帶一道名菜“西施舌”(一種蛤蜊肉),據說就是紀念西施沉江的,所謂美女加美食。

筆者在《西施頌》採用的是“沉江說”,並設計了范蠡棄官亡走後,在江面上看到了牛皮裹著的西施屍體,派人送她回家鄉安葬的情節。

也就是說,西施之魂已經回歸故里,至於埋葬在什麼地方,是葬的屍體,還是衣冠,則需要進一步考證。

20xx年高考作文素材:經典語錄

1、當狂風在你耳邊呼嘯時,你只當它微風拂面;當暴雨在你眼前傾瀉時,你只當它屋檐滴水;當閃電在你頭頂肆虐時,你只當它螢火流逝。人,決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

2、我們的生命之所以貧瘠,原因往往不是放棄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棄了沉思:要不斷地工作,也要不斷地沉思。生命原是一個不知來自何處去至何方的奇蹟,存在也是一個時空的偶然,我們需要不停的奮鬥,來印證我們生命的真正存在。這樣我們便須活躍我們的思維,點燃靈台的明燈,照亮我們該走的路,以便我們繼續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斷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績,不管昨日你園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屬於昨日;若你一心沉湎於昨日的喜悅,就難享今日更清醇的歡欣。今日,一個新的開始,更需要我們前進,更需要我們去孕育。人生是一條永遠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淚盡。

3、擁有是美麗的,但不要因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陽,你還會有星光的照耀;失去了甘霖,你還有露珠的滋潤。可以構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優裕和舒適,怎么會寫出《離騷》這樣燦爛的篇章?司馬遷不失去個人的名譽和尊嚴,哪裡會成就《史記》這樣輝煌的巨著?

4、路邊的那一潭死水,無紋無波。我不要這樣的生活!要么就捲入長江大海,要么就無聲地滋潤田禾。牆壁上的那幅肖像,不哭不樂。我不要這樣的生活!要哭就哭出眼淚,要樂就樂出性格。

5、積極者說,人生猶如一首歌,有低音也有高調,抑揚頓挫是人生美妙的鏇律;消極者說,人生猶如一場戲,有高潮也有低潮,喜怒哀樂是人生無奈的節奏。消極者說,風雨是小鳥出征長天的羅網,有了它,隨時會折羽斷翅;積極者說,風雨是雄鷹翱翔高空的翅膀,沒有它,飛不出美麗的弧線。

6、人能走多遠?這話不要問雙腳,而是要問志向;人能攀登多高?這話不要問身軀,而是要問意志;人能創造多少?這話不要問雙手,而是要問智慧;人能看多遠?這話不要問眼睛,而是要問胸襟。

7、黃土高原,是我挺起的胸膛;黃河流水,是我沸騰的血液;黃帝陵丘,是我遠古的懷想;黃海大潮,是我激盪的心聲;黃山勁松,是我不屈的脊樑;黃埔大橋,是我展開的臂膀;大興安嶺,是我堅硬的肋骨;洞庭鄱陽,是我明亮的眼睛;喜馬拉雅,是我高昂的頭顱;巍巍長城,是我不屈的脊樑。

8、愛如燈盞,照耀著在情感黑夜中摸索前行的人;愛如甘泉,滋潤著在情感沙漠中艱難行走的人;愛如陽光,溫暖著在情感雪地中哆嗦爬行的人;愛如春風,撫摩著在情感泥淖中受傷掙扎的人。

9、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它能讓貧病交加的人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廣袤無垠沙漠中的一股請泉,它能使瀕臨絕境的人獲得生存的希望;愛心是一首動人的歌謠,它能使心灰意冷的人獲得精神的慰藉;愛心是一場久旱的甘霖,它能使悲觀失望的人獲得心靈的滋潤。

10、沒有藍天的深邃,可以有白雲的飄逸;沒有大海的壯闊,可以有小溪的優雅;沒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綠!生活中沒有旁觀者的席位,我們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聲音。我們有美的胸襟,我們才活得坦然;我們活得坦然,生活才給我們快樂的體驗。

11、挫折就像一塊巨石。懦弱的人,面對他,止步不前;堅強的人,依靠它,站得更高。 誠信就像一面神鏡。奸佞的人,面對它,原形畢露;善良的人,依靠它,識別真偽。

12、海潮,放遠了諦聽才覺得深邃;山峰,放遠瞭望才覺得秀美;忠告,放遠了品味才覺得親切;友情,放遠了回憶才覺得珍貴。所以,哲人說“距離產生美。”

13、對手是要戰勝的對象,要想盡辦法擊垮它;對手是競爭的夥伴,要在競爭中共同發展;對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體現自身的價值;對手是論壇上的辯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會失去意義。

14、你有你波濤洶湧的豪邁,我有我細流涓涓的從容;你習慣在高山間一瀉千里,我喜歡在小村邊緩緩流過。你是大江,我是小河。你有你條條框框的教養,我有我無拘無束的灑脫;你習慣在餐桌前慢條斯理,我喜歡在篝火旁狼吞虎咽。

15、菲爾丁說:“不好的書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樣,可能會把你戕害。”這話沒錯。但不必為此走向另一極端,誇大書籍對人的品格的影響。更多的情況是:好人讀了壞書仍是好人,壞人讀了好書仍是壞人。

20xx年高考語文作文寫作素材:孫正義的故事

孫正義——一個從夢想出發的人

一個因夢想而成功的人。在他對未來發展的信心裡,信念帶給一個人的成功在孫正義身上被展示得活靈活現。這個信念就是他所說的那句話:“最初,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但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他是個因夢想而成功的人物。在他的信念、在他對網際網路在未來發展堅定的信心裡,信念帶給一個人的成功在孫正義身上被演示得活靈活現。這個信念就是孫正義所說的那句話: “最初,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但是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的。”絕對的自負與自信,是孫正義成功的根本。也就是孫正義這種絲毫不受外力動搖的堅定自信,才讓策略本身為這些夢想加值。

他是一個不斷追逐夢想的人。在他的眼中,他的事業遠沒有達到他所想像中的那個頂峰。正如他自己所說的:“我希望軟體銀行能夠名列世界前十大企業。我的志向是成為第一,在我的心目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孫正義的帝國建設將在何處告終呢?他曾不帶絲毫嘲諷地說:“我為我們制定了一項320xx年的規劃。”在會見齊夫•戴維斯出版公司的雇員時,有人問他買入該公司是否是他的最高成就,他的回答是:“這筆買賣很重要,可僅僅是我50年個人計畫中的一步而已。”他還對目瞪口呆的雇員們說:“我要在不惑之年實實在在地大幹一場。”這種絲毫不受外力動搖的堅強自信,使他在僅僅十幾年的時間裡就締造出一個財富的王國。

孫正義引領了一個時代,他為我們的夢想和激情探求出一個嶄新的樂園。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孫正義為楷模,藉助他對夢想的執著與堅韌,經歷一場屬於自己的成功,締造一個自己的輝煌。

“夢想是生命的火焰”,我們一直為了希望與夢想而努力,人無論多么平庸,只要他盡全力,他的希望與夢想都有可能實現。每個人都有應盡的責任,盡力去做,努力能使你美夢成真。記住孫正義的那句話:“最初,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但是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的。”

他對電腦技術在今後50年中如何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他堅信網路會把全球每個人聯接起來,對報紙、雜誌等傳統行業構成威脅。

——美國電子交易公司總裁 考特塞克斯

軟體銀行總裁孫正義先生轉眼之間就創造了一個國際網際網路帝國,他正著手實行自己的320xx年商業計畫。孫正義先生不愧是國際網際網路之王。

——《福布斯》

孫正義對電腦的情有獨鍾像比爾•蓋茨;在風險投資領域,他的重拳出擊頗有喬治•索羅斯的風範;在選擇出手的對象上,他又有點當今世界上最傑出的證券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味道——不敗之道在於做足功課然後行動。

——《電子商務》

那時雅虎的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在1996年3月花1億美元是要有很大闖勁才行的,但我卻認為他的成功不是靠運氣,他是個能前瞻20xx年到20xx年的人物。

——雅虎創始人 楊致遠

他借媒體人氣炒高股價、籌得低利資金不斷進行購併投資的美式企業策略,果然為他帶來巨大的利潤。大家對孫正義的好奇不只在他的經營策略和投資方針上,他所獨有的開朗熱情及堅持不殆的性格,更是造就今日成就的主因。

——日本暢銷書作家 大下英治

1957年8月11日,孫正義出生在日本佐賀縣。孫正義的祖父在二次大戰前即從韓國渡海來到日本,在築豐煤礦做礦工,算起來孫正義是第三代的韓裔日人(他在1991年取得日本國籍)。孫正義從小便意志堅定,做什麼事總是一心一意、勇往直前。在實行計畫前一定要徹底蒐集、分析與計算資料的聰明與冷靜,也是孫正義特質的一部分。他的優點就在於專心致志,一旦下了決定,絕不輕易改變。

孫正義對他自己的專心致志十分自負。因為他的專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夠開創出現在的人生。16歲那年,他面臨人生第一個轉折點:赴美留學,也是他專心致志的想法之始。當時,這名年僅16歲的少年心中還暗下決定,要趁著這次留學的機會,將過去所使用的日文名字“安本正義”,改回韓籍老姓“孫”。對孫正義而言,美國無疑是一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新天地。

到了美國的孫正義,先是進入奧克蘭的聖威廉士學院,選讀專為外國留學生所開設的英語特別課程,同年9月進入當地的高中就讀,兩個星期後,他就通過大學入學鑑定考試。他在美國的高中,前後只念了兩個星期就畢業了。問孫正義為什麼那么急著畢業,他的回答是:“人生苦短。”由於念書是首要之務,因此無論是吃飯、上廁所,還是洗澡,孫正義幾乎到了教科書、參考書不離手的地步。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時候,為了不過度依賴雙親寄來的生活費,孫正義要求自己在一年內每天進行一項發明。其實只要他打工賺錢,就無須仰賴家裡寄來的生活費,但如此一來卻容易本末倒置,犧牲念書的時間。如果是發明的話,一天可能只要花5分鐘時間,一旦他的發明商品化之後,一個月也許可以取得100萬日元以上的專利收入。

下定決心之後就能按部就班付諸執行,正是孫正義的一大特質。一年後,在他的“發明研究筆記”中一共洋洋灑灑記載了250項發明,其中一項發明——多國語言翻譯機——的構想成功賣出後,孫正義賺了巨額專利費。從開始發明那天算起,僅20個月的時間,他就賺到100萬美元,若以一天花5分鐘的時間來算,他平均一個月的收益竟高達100萬日元以上。

19歲的孫正義為自己設定了一個人生50年計畫:

在30歲以前闖出一番名號;

在40歲以前累積至少1000億日元的資金;

在50歲以前一決勝負;

在60歲以前完成事業(營業額規模至少一兆日元);

在70歲以前交棒,讓下一代繼承事業。

孫正義一向口出豪語,但是截至目前為止,他的人生計畫正一一兌現。言行合一正是孫正義的作風。

1980年3月,6年多的美國留學生涯告一段落,孫正義踏上了歸國之途。從美國回到老家的孫正義,立刻設立一家個人事務所,開始投入自己的事業計畫。一年後,他成立了UnisonWorld股份有限公司。

此時的孫正義想:“首先我必須決定,值得我一生投入的事業是什麼,為此我必須積極進行市場調查。由於以個人名義進行市場調查實非易事,我才會成立UnisonWorld這家企業公司。”

為了挑選出適合自己一生投入的事業——將來可望成功發展的事業,孫正義列出事業檢查項目表,並拜訪了各式各樣的人,閱讀了許多書籍與資料,一共節選出40項他想要從事的事業。針對這40項事業,孫正義又展開一連串市場調查,將結果與檢查項目表對照,判斷這些是不是適合自己投入一生的事業。

經過一段漫長的煎熬,孫正義終於在隧道中看到盡頭微露的曙光,那就是個人電腦用軟體的流通事業(批發業)。

1981年9月,孫正義在靠近福岡市南方的大野市創立日本軟體銀行,資本額1000萬日元。辦公室位於一間鐵皮屋建築物的二樓,公司成員除了孫正義之外,只有兩名打工的職員。

公司正式成立那天,孫正義帶著一個蘋果箱到辦公室。他站到蘋果箱上,面對兩名打工的職員,滿懷激情地說出他的“人生50年計畫”,並指出“未來公司的營業額將高達1兆日元”?

“每天我拚命地將自己的理想說給他們聽,最後這兩名員工卻一起辭職。”孫正義苦笑著說。

事實上,這兩名員工辭職的理由應該很簡單,那就是對孫正義說的那套感到厭煩。對那些無法理解孫正義的理想,以及無法對孫正義的思考模式產生共鳴的人來說,孫正義所表現的堅定意志,只是誇大妄想,而他的雄辯也是毫不實際的吹牛罷了!

然而,孫正義這種精神為他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軟體公司也不斷向新的領域進軍。隨著1988年軟體美國公司的成立,軟體銀行開始了正式的跨國經營活動。在過去的幾年中,軟體銀行庫通過合資公司、合作夥伴以及收購的形式不斷向國際市場擴張。

1995年,網際網路的發展引起了孫正義的注意,他決意要在此領域大幹一番。孫正義在美國加州聖何塞註冊成立自己的公司。一年之內,軟銀公司在55家網際網路企業投下了2.3億美元。

1995年11月,軟銀公司向雅虎投入了200萬美元。第二年3月,軟銀公司又注資1億美元,從而擁有了雅虎33%的股份。兩個月後,雅虎上市,僅賣掉所持雅虎5%的股份,軟銀公司便賺了4.5億美元。

今天,《福布斯》雜誌稱孫正義為“日本最熱門企業家”,在過去的兩年中,他一直在“全球十大精英”之列,《美國新聞和世界報導》還將他命名為“日本最有聲譽的數字時代企業家”。

人因夢想而偉大

“最初所擁有的只是夢想,以及毫無根據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是從這裡出發。”每逢想到這句話,我的眼前就會閃現出孫正義的影子。這個身高不到一米六的人,從夢想出發,用激情、眼力和膽識締造出一個財富的王國。

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夢想;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在實踐下一個偉大的夢想;偉人之所以偉大,根源於他有一個偉大的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

在尋求人生意義的道路上,孫正義是每個人的楷模。孫正義的成功是一個奇蹟,一個計畫已久、最後終於發生的奇蹟。面對這個如神靈預言般的規劃,沒有人不感到一種令人震撼的精神力量。而制訂這個計畫時,孫正義只有19歲,手中僅有100多美元。

為了選擇一個合適的行業,孫正義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想自己到底要做什麼。對孫正義來說,他不僅要選一個賺錢的生意,更要選一個能做50年的生意。一年多的時間裡,孫正義不是呆在家裡枯坐冥想,而是把自己所有想做的事情都列出來,然後逐一地做市場調查。他一共列出了40多種想做的事情,最後,他選擇了計算機軟體批發業。這是孫正義的夢想,是他願意用畢生的精力投入的目標。

對於未來,我們都懷抱著許許多多的夢想,夢想使我們的生活有了追尋的目標,夢想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知道夢之所望,我們才能制定出追尋的方向,然後努力去完成。雖然有時候,夢想像空炮彈,不具任何的幻想空間及色彩,然而一旦經過努力完成後,這個夢想就絕對不是個會受到譏笑的白日夢。

孫正義的夢想並不是單純的空想,他曾對兩名僱工發表的演講——五年內銷售規模達到100億日元,十年內達到500億日元,要使公司發展成為幾兆日元、幾萬人規模的公司——今天已經變成了現實。

記得在一個故事中,一位87歲的老婦人在自己的大學畢業典禮上這樣說道:“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只有一種秘訣能使人青春永駐,快樂成功。就是你們必須時時都要懷抱夢想。當你們失去夢想時,你們就形同死亡。我們周圍有許多人像行屍走肉,卻不自覺。變老和長大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長大。長大的意思是,你必須不斷在蛻變中找尋成長的機會而善加利用。要活得無怨無悔:上了年紀的人,通常不會因做過的事後悔,卻常因在年輕時,未曾去做自己想做事而遺憾。”在我們內心的深處,我們都想尋獲並實現一個比我們自己更遠大的目標。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這個目標是很切身又熱切的——那就是知道我們要做什麼,並且明白為什麼。

我們人生的目標就是實踐最真實的自我,這也是我們活著的理由。我們首先要知道自己是誰。別讓文化、背景、財富、才能或知識限制了我們尋求人生的價值。相反的,可以利用這些外在條件來省察自己被安排生存在某個地區和某個時代是否有特殊的意義與作用。

惟有設定夢想和目標,我們的理想才能實現。當然,要清楚你生命的目的需要花時間找尋,你也必須要有開闊的心胸,並樂意從中去聆聽和學習。一旦你知道你該做什麼,你就能對付迎面而來的挑戰。實現你的理想需要堅韌的心志,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你可以存著這樣的美景,當你走到人生的終點,你能夠說:“我已活出人生的豐盛,我是為了理想而活!”

人對生活以及對生命的渴望、對夢想以及對生存環境的願望,會不斷把時代無止無境地帶向不知名的新方向。歷史也是靠著這些動力在驅動,也正是這些力量使世界源源不斷地演化。我們生活的時代不是一個缺少夢想的時代,從地球開始出現人類的時候,人類的夢想就從來不曾停止過。每一個時代,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從夢想來的,因為夢想所以有人;因為有這些人、夢想、生存心態和社會歷史交匯,才能產生有趣的文明光芒。當人開始失去夢想時,歷史就會往野蠻的、非文明的、弱肉強食的狀態去分化,而歷史永遠是夢想和生存手段的糾結與挑戰。在孫正義的傳奇中,讓我最感動的就是夢想戰勝一切的時候。他也有過失敗與挫折,見識過了夢想,也見過了現實;見過了失敗,也見過信念,於是,我更加理解到人活著應該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命和想法。孫正義這個有夢想的英雄,代表著我們某一種夢想的出口。聽著他的故事,不斷地從他心中夢想的視窗望出去,我們也想望著自己的夢想。

但願孫正義這個有夢想的英雄伴著我們,我們將不再感到寂寞,因為我們知道,這個英雄,將不時出現在我們人生的角落,引導我們去創造一個不一樣的人生和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