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勵志故事材料

學渣們都很羨慕學霸的學習成績,那些對學渣說很難的題目學霸們就能輕易解決,但其實學渣也有機會逆襲成功變成學霸。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學霸勵志故事,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學霸的勵志故事材料1

學渣的你,還在為緊張的高考複習慌忙失措嗎?還在為自己高一、高二沒複習而懊悔不已么?還在羨慕那些考上重點大學的學霸們嗎?快來看看下面的這個故事吧!絕對勵志!絕對傳奇!學渣逆轉成學霸,高考從300分到641分的成功逆襲!

離高考還有100天左右的一次重要模擬考試中,我考了400多分;現在我要說的是在最後30天需要注意的事。每天必需保證最少6小時的睡眠時光! 最後一個月,我更加努力,甚至可以再減省去食堂走路的時間、洗衣服的時間、直到高考停止. 學校組織最後一次模擬測驗.我考了590分..全班都驚呆了.老師也大為吃驚.也許她從沒見過差班的學生能上500的吧.但我知道我不能放 松,我的目的是香港.590什麼都不能證實..我最後的成績641.當我知道成績時,我在笑,我在狂笑.我就這么躺在地上笑了一整天......我證實了我自己.我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差生一樣可以出好成績. 不是有人60天進步了400分嗎?我為什麼不能?正由於你不相信能,所以你永遠都不可能勝利.一個勝利者是不會相信有不可能的.以為世界上有不可 能的永遠都是失敗者.

你們問學習方式,我說了你們別不信,最重要的就是課本,做基礎題.我的數學老師就對我們說過,高考就是考基本,真正難的題就那么一兩道題,這些題又耗時分又少,假如想不出最好就放棄,真正能寫出來的人也就只有幾個.我數學125,最後一題我只寫了一問,後面兩問掃了一眼就直接放棄了.填空也有2個空沒寫,但其它的題,我只能說只要你弄懂了課本,絕對沒問題.我說了,你想勝利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能.然後給自己定個高目標.我相信也有人對你們說過,要實際一點,目標不要太高,盼望越大掃興就越大.

讓他見鬼去吧,沒有高目標哪來的動力!有些人把自己的目標只定在二本.所以他們經過高三一年的努力依然是400多分. 還有,你們千萬別放棄,還有40天,夠了.我可以告知你們,別看我們是學了三年,實在真正有用的也就那么點,你可以回想一下以前的課堂,是不是發現大部分時光老師都是在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有時一個內容反覆了很多次.真正有用的東西,40天足夠了...

再說一點,學問是無止境的,但高考是有一個度的,你們可以看看你們學校的一些尖子生的成績,特別是那些650以上的,你可以發現他們很早前就已經是這個分數了.他們依然天天認真的學習,高考後他們成績依然在這個分數,為什麼呢?由於他們已經站在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了,在這裡他們很難再有所進步了,高考是考基本的,他們都會了,他們只是在攻困難,當然高考的困難不是隨意能做出來的.所以他們仍然只是原地踏步.所以我們一些成績比較差的不要被嚇到了,不要看見他們成績已經那么好了還在認真讀書. 他們成績已經很難進步了,而你,只要把基本的弄懂,很輕易就能追上他們,即使不能超過也沒關係.比他們低幾十分有關係嗎?沒關係的,對你沒任何影響。

我現在在復旦,我沒有去香港,我不可能真的讓父母賣掉屋子.而且上海也是我憧憬的城市,固然我更愛好香港. 我說這些是讓大家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可能,只要你肯去做.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差別在於一個提前就放棄了自己,而另一個則為了那所謂的不可能而鬥爭.放棄的人永遠不會成功,而鬥爭的人將完成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任務,成為別人眼裡的天才!!!最後一句話請牢記!!!!

學霸的勵志故事材料2

我們姐妹不想成為公眾人物,現在有了一個能夠安安心心專注學術科研的環境,不想因為採訪再起波瀾,還希望您能理解。”已經直升本校博士的馬冬晗說。

她和妹妹馬冬昕20xx年10月突然在網路爆紅,源於有人在人人網上發布了“清華雙胞胎學霸” 馬冬晗一張密密麻麻的學習計畫表,以及姐妹倆20xx年申請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的答辯視頻。

成為學霸的前提,必須是學習成績要過硬。

20xx年,這對來自大連的雙胞胎姐妹雙雙保送進清華大學,成為有史以來第一對保送進清華的雙胞胎姐妹。20xx年,馬氏姐妹在同一年雙雙獲評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全校15000多名本科生中,當年只有5人可享此殊榮。

如果以為這對姐妹只會死讀書,那就太小看“清華全能王”了。馬冬晗入學後就擔任團支部宣傳委員,並成為精儀系學生會歷史上第一位女生主席。還擔任過精儀系女子排球隊隊長、系桌球隊隊長、校桌球隊隊員、學生國旗儀仗隊帶兵分隊長,還是馬拉松愛好者協會會員,而馬冬昕則是海淀區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但讓網友抓狂的是,“這個世界最可怕的不是很多人比你牛逼,而是比你牛逼的人還比你努力。”

根據“最牛計畫表”,馬冬晗每天只睡五個小時,早上6點“起床鍛鍊”,6:40開始學習,一天六節課,午休1小時還要加塞進兩三件事,晚上10點到11點“聽英語”,晚上11點到凌晨1點“讀《飄》,背單詞”,凌晨1點之後才“sleeping”,令網友驚呼“比國家領導人還要忙”。 那張密密麻麻的周計畫表,也成了網友們膜拜的“神器”。 聽到記者轉述馬家姐妹不願再接受媒體採訪的訊息,一位老清華學子當即讚嘆:“能這么想,還真有點學霸的素質。” 永爭第一

這位學子名為陳俊,當年也是位學霸級人物。

1994年,陳俊自江蘇省重點常州中學保送進了清華自動化系。剛入校,清華學子們就迎來了一場堪稱競賽級別的高難度“摸底考試”。最終學校在匯集了清華最好生源的電類系(電子系、計算機系、自動化系、電機系)挑選出了考試成績最優秀的學生,與國際奧賽的獎牌得主、各省高考狀元一起,組成了兩個培養高精尖人才的“實驗班”,每班30人。陳俊當時正是以全系第一名的考試成績,成為實驗班裡的佼佼者。1998年他與計算機系的李凌一起,為清華在世界上影響範圍最大的高水平大學生學術賽事“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奪取了第一個特等獎。這也是當年全球七個特等獎中,唯一一支來自中國的參賽隊。直到20xx年後,清華才有第二支隊伍再次奪取這一獎項。

馬冬晗會成為“學霸”,源自剛入校就感受到壓力山大,這也是很多優秀學子剛入清華的同感。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電子和計算機工程系教授李葆春曾回憶說:“剛到清華上學的時候,喜歡攀比學習。無意發現排學號的算法是同時‘參考’高考分數和生源地區,來自北京的同學都在班上排到前列,我的更是排到第一,比北京第二的一個鄭同學多了三分,不禁得意溢於言表。這一切在一兩個學期之後迅速變成了美好的回憶,因為兩個原因。第一是知道了很多牛人壓根就沒有參加高考,直接保送清華了,還隨便愛上什麼系就上什麼系。第二知道了這些人實在不是吃素的,凡是跟數學有關的課程成績都根本無法追隨其後,就像玩賽車遊戲時發現自己的車實在太爛,技術再好都沒戲。賽車比賽變成了觀賞性的比賽項目,看看這些牛人之間誰贏誰出局。當然這些牛人考試都接近滿分,完全分不出高低來。”

“清華年年都有學生跳樓。原來一直都是最優秀的,一進清華必然要分出名次,有些人就接受不了。第一、第二學期,我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輔導員跟我們強調要擺正心態,找準自己的位置。”陳俊回憶說。

本科保送清華、博士畢業於普林斯頓的黃超也說:“清華的學生給人感覺稜角小一點,不是那么才氣外露,這是因為清華不但有很多牛人,而且在各個方面都有牛人。也許你本來還挺沾沾自喜的,一到這種氛圍,自然而然會變得老實一點,知道要去努力,造就了清華非常務實的學風。”

而馬冬晗對自己的評價則是“適應能力差”。大一上機械製圖課,她自言自己是那種空間想像能力特差的人,給一個立體的一面讓想像它的其他幾面,她就想像不出來了,一度擔心自己這門課的考試會掛掉。微積分也是一開始就學得很懵,常常望著一黑板的板書不知所云。大一上學期,她在全年級150人中,考了第26名,這讓一向要追求最好的她受到了很大打擊,非常迷茫。當時正好馬冬昕在《社會工作概論》課上學來了用計畫表做時間管理的方法,讓她受到很大啟發。

和馬冬晗不同,陳俊恰恰是李葆春口中那種“牛人”。他進清華以後一直是班裡學習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數學、物理都是滿分,從來沒有感受過壓力,但在學習上一樣努力。“進清華的智商都不差,最後誰更突出,在於誰在某件事情上更投入。大部分學習成績好的人,自我管理能力都不錯,不是進了清華才表現出來,而是一以貫之,從小已經養成了追求卓越的習慣,永爭第一的心態。我上國中起就每天早晨4點鐘起床看書。進了清華以後,基本上活動範圍就是宿舍-教室-圖書館-食堂四點一線,一連幾個學期都沒出清華門。那時候還沒有應急燈,熄燈後,還要打著手電筒學東西,一直看到累為止。”據他說,當年熄燈後打著手電苦讀的絕對不止他一人:“清華學生分為三類,極少數可能因為從小家裡管得很嚴,中學成績很好,到了大學這個自由的環境裡就沒動力了,天天打遊戲。一心出國型的,拚命在英語上下功夫,其他功課不太在意;但絕大部分的同學都是進了清華之後依然很努力。” 關於清華學風,網上流傳一個很出名的勵志帖:《清華人都如此努力,那我們呢?》,大意是說清華的學生有的也不是那么喜歡學習的,但是清華的要求極為嚴格,四年之間只要一科不及格就取消推研資格,三科不及格就退學了,所以大家都要瘋狂地學習。曾經有堂課,網帖作者上了兩個小時課,學了計算機的VHDL語言。下課老師要求在周五之前編出一個主頻30M的CPU來,做不出來就不及格。所有的人都瘋了,因為根本就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而在其他大學的電子系這門課要學一個學期。於是大家就瘋狂地跑到圖書館借書,回去廢寢忘食地看,最終在巨大的壓力之下把程式搞定了。類似就算老師講的是個毛線,學霸也能把它織成毛衣。

然而記者採訪的幾位清華老學霸,共同認為“這個帖子不靠譜”。

“我們實驗班的課程有些確實非常難。比如物理系有位很出名的老教授教我們電磁學,通常這門課應該從電磁學基本方程式開始,慢慢過渡到相對論。他是反過來,一上來先講相對論,再推導到電磁學基本方程,造成了理解上的難度。有一次期末考試他出了6道題,前三道比較基本一點,後三道非常超前,結果我前三道題一分沒丟,後三道題一分沒得,實在太難了。數學課也是,老師是從國外回來的,隔一兩周會出一些題給我們做,一個班能有兩三個人做出來他就很高興了。但這僅限於實驗班,一般系裡的教育不會這么超前,清華的學生基本上也沒有考試不及格的擔憂,大家這么勤奮,更多的是想爭先。”

學霸的勵志故事材料3

我知道有很多人由於成績差.都想放棄高考.很多人由於成績差,於是自暴自棄.

在這裡我來說說我往年的高考閱歷.

我高中是在市重點中學.當時認為進了重點中學就有了保障..於是我開始上網,看小說.基本上每節課都拿著個電子詞典躲在後面看小說.放學了,先去網咖玩一個小時再回家.高二分班了.我是學理科的.當時學校一共16個理科班.還有8個文科班.頭兩個班是科技班.號稱清華班.

固然是這么說.每年考起清華的也就那么3~5個人..究竟我們這裡不是什麼大城市. 當初我被分進了最後5個班中.也就是全年級最差的幾個班.但我並沒有意識到什麼.持續看小說,上網.一直連續到了高三.我那時的成績是200多分.從來沒超過300. 一直到了離高考還有260多天時.那時老師也不對我們抱任何盼望.只是天天跟我們說,你們加油吧,考個三本就行了.你們不要把目標定的太高,要實事求是. 那時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特別愛好香港.於是我就跟我的同學說我想去香港上大學.當時什麼情形你們應當想得到.一個200多分的人想去香港..

所有人都笑我,說你這個樣子,能進大學就不錯了,還香港. 我也在網上查了一下香港.的確很難.而且學費要40萬左右.我就跟我父母說我想去香港,香港的學費好象要40萬.我家也不是很有錢.當時我媽媽聽了我說想去香港,非常愉快,她以為我終於想學習了.於是對我說,只要你考起香港,我就算把屋子賣了也要讓你去讀.當時我聽了十分激動,想起以前那么不愛學習,實在太對不起父母了.我把自己關在房裡痛哭了一場.下定決心必定要好好學習.要發明一個奇蹟.. 我找了一個星期天,去書店買了大批的材料.開始認真學習了..那時離高考還有230天.我開始每天只睡7個小時.晚上12點到6點.中午再睡一小時.我在鬧鐘上貼了封條,天天不停的提醒自己要考香港.我把爸媽手機的背景也換成了香港.

我就這樣不停的學習,同時也忍耐同窗們的譏笑.他們笑我裝正經,

天天拿本書不知在看什麼.他們的話我選擇一概不理.一個月後,考了一次月考.我依然200多分,沒有任何起色.同學們更加嘲笑我了.我依然不理.兩個月後,又一次月考,我考了280多.同學們持續嘲笑我,但我知道我已經有了提高,由於我以前一直是240左右.由於我落伍的太多,所以開端提高實在慢了點..直到第三個月.我終於突破了300分.同窗們繼續譏笑我,說,不錯啊,從哪抄來的啊.考了300分啊.我持續不理..那時真的非常苦.幾乎除了吃飯睡覺,我都呆在教室里.(我是住宿的)

第四個月,離高考還有100天左右.這次月考我考了400多,由於我這個班是最差的,所以400分排在了前5名.這時,同窗們不再譏笑我了,都驚奇我的進步.差班就是差班,全班似乎除了我沒一個人提高了.200多天前第一是400多分,現在,第一名還是400多.. 老師找到我說,你進步很快,加點油,爭奪考個二本..這話我聽都懶得聽,在老師看來,差班的人似乎只配上二本.. 固然我進了班上前5,但我知道我不能自豪,這是差班,在這個班上即使第一也絕不能證實什麼..離高考還有100多天,我開始減少自己的睡眠時間,由以前的7小時變成6小時..我是十分不贊成熬夜的.

每天必需保證最少6小時的睡眠時光.. 最後30天.學校組織最後一次模擬測驗.我考了590分..全班都驚呆了.老師也大為吃驚.也許她從沒見過差班的學生能上500的吧.但我知道我不能放鬆,我的目的是香港.590什麼都不能證實.. 最後一個月,我更加努力,甚至可以再減省去食堂走路的時間、洗衣服的時間、、、、、、直到高考停止.我最後的成績641.當我知道成績時,我在笑,我在狂笑.我就這么躺在地上笑了一整天......我證實了我自己.我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差班一樣可以出好成績. 不是有人60天進步了400分嗎?我200天為什麼不能?正由於你不相信能,所以你永遠都不可能勝利.一個勝利者是不會相信有不可能的.以為世界上有不可能的永遠都是失敗者.

你們問學習方式,我說了你們別不信,最重要的就是課本,做基礎題.我的數學老師就對我們說過,高考就是考基本,真正難的題就那么一兩道題,這些題又耗時分又少,假如想不出最好就放棄,真正能寫出來的人並未幾個.我數學125,最後一題我只寫了一問,後面兩問掃了一眼就直接廢棄了.填空也有2個空沒寫,但其它的題,我只能說只要你弄懂了課本,絕對沒問題.我說了,你想勝利首先就要相信自己能.然後給自己定個高目標.我相信也有人對你們說過,要實際一點,目標不要太高,盼望越大掃興就越大.

讓他見鬼去吧,沒有高目標哪來的動力,這也可能就是我那個班的人提不高的原因.

再說一點,學問是無止境的,但高考是有一個度的,你們可以看看你們學校的一些尖子生的成績,特別是那些650以上的,你可以發現他們很早前就已經是這個分數了.他們依然天天認真的學習,高考後他們成績依然在這個分數,為什麼呢?由於他們已經站在了一個非常高的地位了,在這裡他們很難再有所進步了,高考是考基本的,他們都會了,他們只是在攻困難,當然高考的困難不是隨意能做出來的.所以他們仍然只是原地踏步.所以我們一些成績比較差的不要被嚇到了,不要看見他們成績已經那么好了還在認真讀書.他們成績已經很難進步了,而你,只要把基本的弄懂,很輕易就能追上他們,即使不能超過也沒關係.比他們低幾十分有關係嗎?沒關係的,對你沒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