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成長觀察日記

養蠶成長觀察日記【篇一】

今天下午,我值日完,迅速跑回家,去看看我的寶貝-——蠶。

我急忙打開蠶盒,往裡定眼一看,哇!一隻肥肥的飛蛾在我面前爬來爬去,時不時拍打著翅膀!我非常高興,仔細端詳著它:它有長長的觸角,像它的眉毛;它有兩個明亮的小眼睛,像兩顆黑寶石;它有一身絨毛,像穿著華麗的衣服。太神奇了,我興奮得蹦跳著!

我又看了看它身邊的繭,一端有一個小洞,我想:“飛蛾就是從這個小洞出來的吧!”我把頭再往繭內一看,看到了一層皮,我用牙籤撈了好久都沒撈出來,我想:“這層皮就是蠶變成飛蛾的皮吧!”

我在心裡對另外那些繭說:”你們也快快出來吧!”

養蠶成長觀察日記【篇二】

春夏之際正是養蠶的季節,為豐富孩子們的業餘生活,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滎陽市第一幼稚園中一班老師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養蠶活動,這一活動也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養蠶是一段快樂的科學探究歷程,“蠶寶寶”得到了幼兒特別的關注。在剛開始養蠶時,孩子們有著很多問題:小蠶寶寶怎么是黑色的?蠶寶寶自己會吃東西嗎?它們會不會餓死?孩子們的問題接踵而來,養蠶活動中,小朋友都自願擔當了飼養員,每天早早來幼稚園餵蠶寶寶、清理蠶盒,了解蠶的生長過程,知道了蠶的生活習性。蠶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四個時期,卵、幼蟲、蛹和成蟲。蠶以卵過冬,春天桑樹發芽時孵化成幼蟲,幼蟲食桑葉生長,經4天蛻皮,25天左右開始結繭。兩天后吐絲完畢,再經2-3天在繭內蛻皮化蛹。蛹大約經10天變為成蟲,就是蠶蛾。家長朋友們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趁著周末帶領孩子給蠶摘鮮嫩的桑葉,並且隔三差五的送到幼稚園,因為稍微乾一點的葉子蠶寶寶就不吃了。這項活動不僅增進了親子間的關係,還培養了小朋友的愛心。有了蠶寶寶,孩子們課餘飯後多了一道風景,他們細心的照料,認真的觀察,明白了什麼叫春蠶到死絲方盡。

在養蠶的日子裡,孩子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蠶寶寶形態變化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自己獲得了探究體驗的機會,親身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養蠶成長觀察日記【篇三】

今天,我一起床就跑去看我的蠶寶寶。我發現昨天晚上放進盒子裡的桑葉還沒吃,以為它們還在睡覺。心想:蠶寶寶該叫懶寶寶好了,這么貪睡。

過了一會兒,我又去看它們,還是不吃也不動。 我晃了晃盒子,問媽媽:“它們是不是死了呀?怎么不動了?”媽媽說:“再晃就真的被你晃死了,你看看盒子多髒啊!是不是它們嫌髒不吃吧。”聽了媽媽的話我連忙把盒子清理乾淨,又放了一片新鮮的桑葉進去。

下午,我又去觀察它們。還是一動也不動,我急了說:“小乖乖,昨天不是好好的嗎,今天哪裡不舒服啊?你們再不吃我也吃不下飯啦。”媽媽說:“你可以上網查查看什麼情況?”於是我和媽媽上網查了有關蠶的知識:原來蠶的一生要脫四次皮,脫皮前它是不吃東西的。

今天可是讓我虛驚一場,不過我懂得了養蠶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