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精選

孝似流水,溫暖人心;孝似陽光,驅散了人生陰霾,孝應在行,而不止於心,暮然回首,對父母我們做的何其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篇一

昨晚我看了電視上播出的“20xx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節目,深受感動。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十一個名字猶如十一朵花,綻放在我的心間。

當我們還乳臭未乾,偶爾躺在媽媽懷抱里撒嬌的時候,他們卻早早地承受了厄運的考驗,成為家裡的頂樑柱;當我們無憂無慮地背著書包,走向學校的時候,他們卻背著木柴艱難地行走在山路上;當我們在書聲琅琅的教室里,沐浴著知識的陽光時,他們卻做著許多與年齡不符的事情:做飯、耕地、送票、賣燒烤,甚至在關鍵時刻把自己的骨髓獻出來救母親……

讓我最感動的是家住重慶的十四歲女孩吳林香。她小的時候父母離異,繼父留下一個5歲的弟弟出外打工,媽媽患了肺癌,外婆和外公身體又不好,照顧一家的重擔就落在了吳林香那小小的肩膀上。她的媽媽經常因病痛苦萬分,她總是微笑著安慰媽媽,從來不讓媽媽看到她哭時的樣子。但病魔還是奪走了她母親的生命。儘管命運如此坎坷,她還是堅強地面對生活。她說:“我以後要當一名醫生,救許多像媽媽一樣的病人。”這就她努力實現的夢想。

看完這個節目,我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我想:他們用自己實實在在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孝心。相比之下,我自愧弗如。父母養育了我,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我不僅要感恩,還要用實際行動去報答他們。今後我一定會好好地學習,關心父母,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他們,也成為一個最美孝心少年。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篇二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敬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周末,央視播出了“20xx年度尋找最美孝心少年”這檔節目,十位少年的孝心一次次地打動了我。他們猶如十一朵花蕾,在我的心裡慢慢地綻放。

當我看到了我們這個小地方的一對孿生姐弟,那一瞬間,我感到自慚形穢。團結國小里,有這樣兩個小孩,他們既是舞蹈搭檔也是孿生姐弟,他們六歲學拉丁舞,現在已是我們這個地方的小童星了,但是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是很好,出生不久,父親便離家出走了,母親患有風濕和骨刺,他們便幫母親承擔起這個家。一名六年級的小學生,卻有著我們這些中學生沒有的勇氣與擔當。他們每天都會幫媽媽去擺地攤,姐姐李依桐放學回家做飯,弟弟李易軒放學就去幫媽媽賣東西。回到家,他們為了讓母親的病早日康復,每天都幫母親泡腳,一人一隻,幾年來從未中斷過。他們只有十歲,卻有著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嘆的孝心,回過頭,看看我們,我們是否給父母盡過孝呢?

李依桐,李易軒這兩個響亮的名字迴蕩在我的腦海中,是他們的事跡敲醒了我,讓“孝心”這個詞在我心中的烙印更加深刻了,記得以前,我們的音樂老師教會了我們這樣一首歌“跪羊圖”,當初唱只覺得好聽,現在再一次唱起,我的理解不一樣了,我明白了,老師的用意不正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百善孝為先,說的不就是這個道理嗎?

我們一天天再長大,父母在一天天老去,我們總是認為父母嘮叨,怎會想到終有一天他們會離開我們,少了些許嘮叨,少了些許關懷,少了他們的疼愛,到時的我們只有低頭嘆息,後悔自己以前為什麼沒有孝敬他們了。現在不把握住時光,好好孝順他們,又要等到什麼時候呢?真要等到失去了才懂珍惜,才知道自己以前擁有那么多的幸福嗎?

孝似流水,溫暖人心;孝似陽光,驅散了人生陰霾,孝應在行,而不止於心,暮然回首,對父母我們做的何其少。也許,只要一杯水,又或許,只是一句暖心的問候,甚至給他們一個燦爛的微笑,他們便已知足了。而我們,我又有多少次次疏忽了他們的愛,多少次將他們的關心拋在腦後。所以趁時光仍在,讓我們為父母,為長輩,敬獻我們的孝心吧!

20xx年《最美孝心少年》觀後感篇三

“從小,媽媽就是一句句教我說話的,我不管用多長時間,教媽媽多少次,一定要讓媽媽開口說話!”根據“最美孝心少年”徐煜岑的事跡改編的情景劇《加油,媽媽》,生動再現了小煜岑在媽媽患病喪失語言能力後,從吐字發音開始,一步步幫助媽媽重新開口說話的過程。

12位“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讓現場觀眾頻頻抹淚。今年10歲的王薺悅,從小就是父母的眼睛。4歲時她就學會了乘坐公車,6歲時就學會了洗衣服、做家務。小手牽大手,一家人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收穫了別樣的風景。一雙眼睛,帶給三個人光明。大個子男孩王帥康患有“馬凡氏綜合徵”,雖然備受疾病折磨,卻是爺爺奶奶的貼心棉襖,不僅洗衣做飯很在行,視力有限的他,還得幫助爺爺撿瓶子,給奶奶餵藥、洗腳、按摩。他相信,只要能和家人相互支撐,苦難就一定會過去。

面對人生的陰霾,“最美孝心少年”們沒有選擇退縮到大人的羽翼下,而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孝心”,更用堅強意志詮釋了什麼是“最美”。艱辛的生活錘鍊了他們的品格,也讓他們的生活綻放出別樣的光彩。

歌手平安演唱以“陪伴不孤單”為主題的歌曲《星星不眨眼》,現場螢幕配上以“父母養育與子女反哺”主題的沙畫表演,讓人感動不已。這些少年完全褪去了同齡人身上的嬌氣和稚氣,也許他們的語言還稍顯稚嫩,他們的身體還不強壯,但他們的擔當遠遠超出同齡人。

頒獎典禮樸實無華,但又高潮迭起,整場晚會完全是用“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來打動人心。如今,為了收視率,有的電視節目在製作包裝上苦心經營,一些選秀節目不惜虛構故事來博取眼球,時間一長,難免被觀眾看出底細,受到詬病。其實,真實本身最有力量。現場“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跡時時激盪著觀眾的靈魂,這是向壁虛構的故事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文藝工作者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努力創作更多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觀眾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電視節目?我們應該如何引導觀眾?這台晚會給廣大電視工作者帶來了很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