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恰同學少年觀後感3篇

觀恰同學少年觀後感1

最近,有時間在家看了央視播放的《恰同學少年》。她講敘的是毛澤東青年時期在湖南一師求學的故事。《恰同學少年》本無關政治,乃是一關於教育,關於做人,關於勵志題材的紅色青春偶像劇。

我不忍錯過任何一集,即使電視裡看完,也要跑到網上下載下來,溫習,珍藏。因為,幾乎每一集都會告訴我們一些現代人正在遺忘卻是那最寶貴的人之所有而為人的道理,那裡面老師的很多話,就象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我不禁問自己,為什麼和這部電視劇如此有共鳴?答案也許是:在當今這個過於重物質輕精神的時代里,我們都麻木的太久了!很多時候,其實我們也曾激情澎湃,我們也曾熱血沸騰,我們也不乏憂國愛民之心,可是當我們看到我們的周圍,當人人都在為私慾,為己利奔忙的時候,我們不禁迷惑了,我想也許這就是人們所說的現實吧?我們的激情,我們的熱血,我們的愛國,我們的理想等,就在這所謂的現實中隨波逐流了。只不過每每當我們看到電視裡,報紙上,那些令人感動與敬佩的人和事的時候,我們的心還是會被其感動,可是我們能做的更多的只是那個感動故事的觀眾而不是故事的主角。為什麼?因為——放不下——私慾!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或許是善良的,但卻永遠無法做到崇高。而看了這部劇之後,我明白了,善良的人們啊,讓我們都能把欲望滿滿的肉身看得淡一點吧!壁立千仞,無欲則高,人之所以為人,就是因為我們真的需要有一點精神,有一點舍已與奉獻的精神,有一點崇高與純淨的精神!

看看那個年代的老師,行知合一,他們教育學生:學習,讀書的目的不是為了升官,發財,不是成為什麼所謂的“人上人”,而是成為一個對這個社會,對國家,對民族,對百姓有用的人。再看看我們現在的教育,社會發展到今天,比起80多年前應該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可是為什麼在我們卻連起碼的是非都不分了呢?那個時候,校長可以為了學生的吃飯問題把自己的表都賣了,那個時候的學校明白學校不是靠從學生身上發財的!反觀我們現在的教育,現在有的老師,還有多少真的算得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再看現在的學生,還有多少象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等等那樣?是的,社會是不同了,不要求你再去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我們的祖國還並不富強,還真的需要有知識有文化的青年去建設。而現在的學生,有多少人,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國,進外企,買大房子,買好車?有又多少人十年寒窗苦之後真的能踏踏實實的為老百姓,為社會幹點實在的事?我們不要求人人都當苦行僧,追求良好的物質生活也本無可厚非。可是,現在的事實是,我們的身邊,有太多太多的青年,他們的理想僅僅就是賺錢,買房子,結婚,生孩子。那位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可是有的人這一輩子就只知道掃他那屋子,從來也不會關心一下那屋子外的一點事。

那個年代,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多災多難的中國卻孕育了一群奮發向上的愛國青年。現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本來應該慶幸,應該感恩,生活在前輩為我們創造的安寧生活中。可是這年頭,卻有太多的人,整天只知道抱怨,抱怨政府,抱怨世道,抱怨這個,抱怨那個,卻永遠不會付出任何真切的努力。

那個年代,我們的青年博覽群書,好學不倦,大家以學識,道義來衡量、佩服一個人。再看看我們現在,整天盲目攀比的都是些什麼?什麼誰有錢了,什麼誰上的飯店高檔了,什麼誰的衣服流行了,甚至什麼誰的個高了,誰長得漂亮了……經常停留在這些表面的、膚淺的問題上,實在是可悲,可氣,可笑!

唉……

觀恰同學少年觀後感2

每年都有很多新的電視劇上映,比如火線三兄弟、精忠岳飛等。還記得那年的電視劇《恰同學少年》給我留下好多感受。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糞土當年萬戶侯。 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是人民領袖毛澤東的一首催人奮進的一首詞。

每每讀到這首激勵人心的詞時,我的心就好似黃山的雲霧,不停的翻騰,如錢塘江的大潮洶湧,如地里的岩漿……不禁想起了電視劇《恰同學少年》。

這部電視劇主要說了青年毛澤東、蔡和森等人在湖南省第一師範,勤奮讀書、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組織組織活動,談天說地,說國說民;他們自創軍隊,鍛鍊身體,維護治安;他們把讚美袁世凱的書,偷偷地換成了袁世凱的聲討書,利國利民……其中,最令我記憶憂新的有兩個片斷:一個是毛澤東在學校前朗讀詩文:“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同學們都不約而同的趕來,情不自禁地異口同聲跟著毛澤東朗讀起來,聲音驚天動地。我也忍不住跟著他們朗讀。沉浸在激人奮進的劇情中,心中洋溢著愛國的情感……二個是電視劇的最後幾集,主要講的是一隻戰敗的隊伍去侵略長沙。長沙城凶多吉少,千年古城可能夷為平地。就是這時,政府跑了,大大小小的人都跑了。可就是毛澤東這些第一師範涉世未深的學生軍挺身而出,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200多人手無寸鐵拿著木棒浩浩蕩蕩沖向3000多敵人的陣地,靠著自己超人的智慧,驚人的膽識,深深的愛國心,在警察的幫助下,使長沙化險為夷……為什麼他們能在人去城空,十萬火急的關頭冒著生命危險去保護長沙城呢?是他們的愛國;是他們對中國深厚的感情;是他們為中華之崛起而努力!

再看看我們自己,哪一個是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個個都是依父母之命而讀書,一個個都是為自己的美好前途而讀書!與劇中的主人公真是天壤之別!

再看看童第周,他為了中國揚眉吐氣而勤奮讀書,哪怕被人嘲笑,哪怕歷經無數挫折。就是靠著愛國的信念,他在漫漫學習路上,排除萬難,闊步前進。最終解剖了青蛙卵。令中國人,氣昂昂!

還不止這些人,周恩來、祖逖、劉琨,一個個為中國著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同學們,讓我們像《恰同學少年》里的人物一樣為中國著想,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觀恰同學少年觀後感3

《恰同學少年》我已經看過兩遍,被這部影片打動不僅是因為對毛澤東的敬仰與崇尚,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它所帶給我的激情和啟示,概而言之,我覺得在三點上體會深刻。

少年強則國強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我十分喜歡毛澤東的詩詞,那一份氣勢、那一份胸懷和浪漫主義的豪情,給人以無限的鼓舞和激情,每當吟誦“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之句,毛澤東和他那一群青少年湖南同學的神采便浮現眼前,一種豪邁的氣概便油然升騰心胸間。我便想,是什麼樣的教育環境讓他們那一群青少年才俊成為出類拔萃之人,成為民族富強和國家獨立的棟樑?!

“少年強則國強”。看著影片我就想起了梁啓超先生精闢的論述。大家都知道在清末鴉片戰爭使得大清帝國淪落為西方列強宰割的羔羊,多少仁人志士為之痛心疾首又奮發圖強,苦苦尋求一條強國富民之路。改良主義者梁啓超於1920xx年2月10日寫了一篇文章《少年中國說》,他寫道: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梁啓超先生的論述的確切中要害。少年是一個國家的未來,他們的整體素質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命運。對之毛澤東也曾對少先隊員語重心長的說“你們是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看過《恰同學少年》我對之感受更深。這部片子以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五年半的讀書生活為背景,展現了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楊開慧、陶斯詠等一代人的生活,同時塑造了楊昌濟,孔昭綬等優秀教師形象。九十四年前,生活在動盪年代的一代熱血青年,心繫國家的安危,帶著理想,帶著責任,追求真理,追求信念,走向了救國救民的革命道路。那是一個精英的群體,都是後來在中國革命史彪炳史冊的人物……毫無疑問,他們那一代青年令現在任何青春偶像黯然失色。

這部電視劇,帶給我震撼,更帶來了深深的思考。它將毛澤東這個偉人還原為一個普通的農村青年。展示了他在求學過程中逐步探尋理想,成為一個有偉大的人求學過程。 影片中毛澤東學習、強身健體的故事和他的老師們怎樣教育和對待這個“特殊學生”的方法都給我很大啟示。影片中毛澤東的勤奮好學與不凡天賦,深深打動了學貫中國的導師楊昌濟,在他的關懷與教導下,毛澤東如饑似渴地學習著自己感興趣的社會學知識,並成為一個教育救國論的非暴力改良主義的信仰者。然而,過於崢嶸的個性與嚴重的偏科現象也使他一再觸犯校規,在對待如何處理毛澤東的偏科行為引發的教師爭執中,惜才如命的孔校長最終選擇了尊重其個性,放手讓其發展,毛澤東成了校長特許的“特殊學生”。還有電視劇中那段“雨中嶽麓”片斷。大雨磅礴的夜晚,在愛晚亭,毛澤東氣魄威嚴說:“趁著這滿山夜色歸你我所獨享,烈風驟雨中,凌其絕頂,一覽眾山,豈不快哉?”古人云:“納於大麓,烈風驟雨弗迷。”的確,我的心,被震撼了。蔡和森說:“風,浴我之體;雨,浴我之身;烈風驟雨,浴我之魂!”試想,現在的“小太陽”豈能體會到那份豪情與雨中快意呢?!試問,我們的家長和教育者,又有誰捨得讓孩子在大雨中酣暢淋漓,強身健體勵志呢?!

“老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是直接關係到把青少年一代培養成什麼樣的人、關係到他們能否擔當起國家未來振興的使命,關係到一個國家是否後繼有人的問題。這部片子所展現的教育方向體制和方法,足以讓我們現在的教育者深省,為我們的孩子和青少年提供一個什麼樣的教育環境,才能使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健康成長為“四有”人才,這真的是刻不容緩的問題。

“天穹高高鴻雁飛,書院深深松竹茂。曉霧重重盼日出,大地茫茫風雨驟。詠長夜,攀北斗。蝶戀花,夢難求。書翻千秋史,談盡古今愁。美哉瀟湘偉少年,踏浪湘江競風流。名和利,莫問候。書並劍,到心頭。揮毫萬山紅,舉臂托飛舟。美哉中華偉少年,他日神州競風流。”

看著電視,聽著這激情澎湃的歌曲,內心一陣陣的感動和震撼。感嘆那個年代的風起雲湧,佩服先驅們的理想志氣和無畏。我不無感慨地想,讓我們的孩子多看看這些,讓我們的教育者神聖起自己肩負的責任,把我們的青少年培養成一代精英,為中華之振興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