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走近毛澤東有感3篇

觀走近毛澤東有感1

《走進毛澤東》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毛主席的一生。從他的出生到他的主席生涯,都有敘述。

在我們中國的主席史上有這樣的一個人,他雖然出生貧苦,但志高遠大,他成立了新中國,他讓農民過上了小康的生活,這個人就是——毛澤東。

毛澤東的理想其實不是做一個主席,而是平平淡淡的做一個小老師。但是,他也是被現實的情況“逼上梁山”的呀!毛澤東是第一個用筆桿子打戰的人,他同後來的魯迅一樣,都是用自己的言語去恐嚇敵人,令敵人聞風喪膽。

毛澤東同時也是一個不喜歡搶的人。指揮紅軍作戰的他,甚至連一槍都沒有打過。他也成為了當時中國第一個擁有持槍證卻從未打過一槍的主席!

毛澤東創造了許許多多個第一,同時也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願他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

觀走近毛澤東有感2

寒假,我去觀看了大型文獻紀錄電影《走近毛澤東》。影片多半是反映革命戰爭年代的事,毛澤東帶領全國人民勇敢地奮鬥,頑強地拼搏,解放了全國。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毛澤東住進了紫京城,那位歷經千難萬苦的革命領袖身著樸素的中山裝,上面縫補的痕跡顯而易見。

一天夜裡,炊事員送來了一小碟花生米和一碗稀粥,毛澤東將其喝了,還在吃得比較乾淨的碗裡舔了又舔,直到不剩一點米粒。人民在毛澤東心裡是至高無尚的,也是始終不渝的信仰。在談到和人民民眾的關係時,毛澤東常用這樣的比喻:“水裡可以沒有魚,但魚兒永遠離不開水。”出身於農民家庭的毛澤東,始終對農民有著深厚的感情。因此,從延安到北京,毛澤東保持著儉樸的生活作風。穿了多年的衣物捨不得扔掉,總是縫縫補補再穿。毛澤東真是當之無愧的主席,那么艱苦樸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進入晚年的毛澤東,對於人的生老病死是非常曠達的。閒暇時他同身邊工作人員聊天說:“人總是要死的,毛澤東是人,所以毛澤東會死的。”這是一個樂觀的主席,胸襟開闊的主席。在他寫的《長征》《卜運算元·詠梅》中也寫出他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死是悲壯的,但人生總免不了一死,要把悲觀轉化成樂觀,那便是毛澤東精彩的人生。

從1976年至今,毛澤東逝世20xx年了,在這20xx年間,足足有一整代和毛澤東同時代的人離開人世,同時也有一整代新人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成長起來。有許多人看了毛澤東的書、電影,向他學習,繼承發揚好的傳統。讓我們回望毛澤東,走近毛澤東,感悟毛澤東,就仿佛能看到他穿越時代之門,從歷史的風風雨雨中向我們走來。

觀走近毛澤東有感3

紀錄片 《走近毛澤東》 講述了毛澤東不平凡的一生。青年時代的特立獨行,中年時代的艱苦鬥爭,老年時代的平靜慈祥。全面展現了一個去掉神的光環走進大眾的毛澤東。讓普通人有了一個了解偉人成長並向偉人學習的素材。

影片中毛澤東在少年時代就對當時國內的進步思想抱有好感,常常借閱相關書籍,無意中為日後的革命精神打下了基礎。毛澤東十幾歲時輟過學,隻身離鄉求過學,並轉過多所學校,原因是他認為學校限制了自身的發展,由於家境不寬裕,他最終在湖南師範就讀。在學習期間,他創立進步社團,到嶽麓書院讀書,到湘江游泳,學習古典和進步文化等等為毛澤東自身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這些經歷放到今天來看,也是不尋常的青少年時代。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共產黨在成立初期都是二十出頭的青年人的原因。他們當時有了在今天看來到而立之年才有的經歷。在這裡我不得不說說今天教育的失敗,學生們只知道試題和課本,所有的知識都來源於課堂(至少在上大學之前),到了二十歲也沒有成年人的心智。就目前來看,以現有教育方式是教不出來下一個毛澤東的,恐怕半個都難。

中年時的毛澤東與中國的腐朽做鬥爭,為中國革命傾注全部,早年亡妻還有後來為革命犧牲的五個親人。1957年毛澤東有這樣一首詞:

蝶戀花·答李淑一

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羞,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水頓作傾盆雨。

從中不難感受到毛澤東對妻子的深厚感情,但其中並沒有哀怨,因為是"忠魂",表明這是一個革命家應有的態度和人生。我想,在毛澤東意識到"槍桿子裡出政權"時,他就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為革命犧牲一切都是值得的,因為革命本身就會流血。毛澤東的《論持久戰》表現的不止是面對困難時的實事求是,放眼全局冷靜的思考,更是一種從小經受礪煉而具備的堅韌不拔、決不氣餒的人生觀的自然流露。革命初期走"農村包圍城市"的獨特觀點,擺脫圍剿時"四渡赤水"的驚人舉動,不可能是毛澤東某日醒來後的突發奇想,這些都是個人能力長期積澱而來。

毛澤東晚年對人說起過自己的人生志願,那就是當一個普通教員。他一生都不用槍,他只用手中的筆與侵略者和反動派手中的槍做鬥爭。這一點讓我感懷頗深,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在民族危亡時起身革命,遭到反動派屠殺時才走上"武裝鬥爭"的道路,這是被逼出來的,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把自己手中的筆桿子換成槍桿子。這也許就是人們常說的"大仁大愛"的境界吧。

毛澤東是一個偉人,毛澤東思想是一座豐碑,但他也有平凡人的一面。從主席的一生中就能感受到"平凡與偉大"的辯證與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