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風雨哈佛路觀後感3篇

觀看風雨哈佛路觀後感1

生活本來就是這樣的,沒有不公平的抱怨;上帝創造每一個生命,於是就給了每一個生命最原始的本能。當生活環境隨之影響生命個體之時,於是就出現了生活的區別與差距,但這絕對不是給你打擊,而是在另外一種生活當中,讓你學會爬起來,學會在逆境中慢慢地走向美好的未來!

麗絲,一個敢於向命運挑戰的普通的孩子,以極其頑強的毅力走向了哈佛大學;逆境,在逼向這個無辜的孩子,命運總是和她開玩笑,她生在一個父母吸毒的家庭之中,小時候的她是靠著撿垃圾的生活而維持過來的,生活在很糟糕的環境當中,父親被放在了收容所,於是乎她就孤苦伶仃的生活著,後來母親逝世,她很傷心失去了了這個從小就對她十分疼愛的母親。

也許,命運對於她來講,已經是十分的窘迫了,沒有得到父母的愛,生活在垃圾似的生活當中。對於許多人來說,改變命運是多么的困難呀!所以,許多人於是就會放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意志力會慢慢地消沉下去,選擇逃避現實。因為未來的路,是十分迷茫的!但是,她有著自己的夢想,有著頑強的毅力,不會因為自己的環境,而去放棄自己的夢想,慢慢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在發揮自己的所有的潛能之時,每天都是那樣的拼搏,這也許就是她所擁有的優勢;窮人,也有窮人的權利——通過自己不斷的奮鬥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我最羨慕這樣的精神,在走向哈佛的路上,雖然她走得荊棘坎坷,但這條路終究還是走出來了。

也許,我們有一個不好的生長環境,但千萬不要抱怨環境的不公,也不要自我自責;反過來思考,正是因為的生活的所迫,所以,人才需要拼搏,去改變你所能改變的前途!

觀看風雨哈佛路觀後感2

近段時間,反思了大學快一年的生活,發現,自己過得很是無趣,沒有認識,沒有思考,是活著,沒有生活…前幾天看了同學介紹的電影《風雨哈佛路》,感受頗多。

在女主角莉斯身上,我看到了一個追求親情的,渴望父愛母愛的孩子,這是整部影片給我最大的震撼。或許大多數人看到的是一個貧窮女孩如何克服生活的困境,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可是,不管是在電影開頭莉斯無怨無悔甚至逃學只為照顧吸毒,有精神撥那個的母親,還是在電影的最後,莉斯說她願意用她的紐約時報的獎學金和哈佛大學學習機會來換取她的完整的家。甚至她開始改變也就是她明白她必須做出選擇的那一刻也是在母親去世之時……其實,對我們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對莉斯來說,父母的愛特別是母親的愛是她最渴望的,雖然父母是“癮君子”,可是她始終還是愛著他們,她覺得父母是愛她的,雖然他們忘記了。這讓我看到了一個孩子對父母無私的愛,在面試的時候,莉斯本人也意識到她母親像她的孩子,是她一直在照顧著自己的母親。在我看來,這份愛雖然偉大,卻也是一個枷鎖,束縛著莉斯,明明有能力讀好書,改變命運,卻因為要照顧母親而放棄,等到母親死了,才真正衝破束縛,改變自己的命運。愛的兩面性在這裡完全的表現出來,一面是人性的需要,一面卻是束縛,這就帶來了人生的抉擇,我們究竟該如何對待這份愛?

再說說影片的主體,女孩的命運是艱苦的,悲慘的,換成其他人,不一定有這份堅強與自信來改變命運。莉斯說道:“我為什麼要覺得可憐,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甚至要感謝它,它讓我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往前走。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 正如她所說的那樣,其實在很多時候,挫折並不是不幸,而是變得更好的契機。當我們遇到我們所認為,或者別人所認為的不幸時,我們是永遠的沉浸於這份不幸,讓自己永遠的不幸?還是抓住這個不幸,竭儘自己所能來改變它,或者說是改變自己呢?其實,回顧過去,很多時候,我們會更多的感激生活中的挫折,因為正是這些挫折讓我們改變、進步、長大、成熟……沒有一個成功人士沒有經歷過失敗,可是他們都能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然後比一般人更快的站起來,更加堅定的追求他們想要的東西。

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在羨慕別人的成功,羨慕別人的過人之處,總覺得他們之所以成功是他們比我們幸運,或者他們身上有著我們認為我們不可能有的東西,其實不然。就拿影片中的莉斯來說,她稱得上比別人幸運的是她遇到了她的伯樂,戴維老師。可是,這份幸運也是她對上學的渴望,以及不放棄的那個30秒。沒有這份堅持與努力,便沒有她在學校讀書的機會,更沒有後來戴維老師對她的那份幫助。所以說,那些看似我們沒有的幸運與過人之處,其實就是人的那份執著與努力的累積,他們做到了那些不容易做到的小事,更堅定的人就能成功。正如這句話所說:人,總要追求一些東西,而這些追求真的沒有你以為的那么難,最難的是怎么讓自己不要以為它難、以及邁出第一步。

迷茫依舊,可收穫頗多,相信這就是生活吧。至少現在的我只能看到這些

觀看風雨哈佛路觀後感3

今晚看了一部美國電影《風雨哈佛路》。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為麗絲,為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的執著、她的堅持不懈。忽然之間,我覺得自己是如此的齷齪藐小。過去的每一天裡,但凡遇到不順心的事就煩躁抱怨:家境不如從前了,我總是活在回憶里,想著曾經是多么得幸福,家境殷實,成績拔尖,合家歡樂。弟弟死後,我也一度活在痛苦裡。父母一次又一次給我機會讓我有書可以讀,我卻從不曾好好珍惜。這樣日復一日的惡性循環之後,我變得愈發得消極怠惰,對所有值得去做的事情都提不起精神。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我一直想要改變,更希望親人以後能夠過得好。

也許是因為自信心不足,也許是因為自制力不強,最後的結果總是失敗。雖然媒體所宣傳的東西或多或少有摻假的成分,但我堅信: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這樣一種人,他們為了生活苦苦掙扎,為了理想艱苦奮鬥,為了親人勇敢活著。我覺得羞恥么?是的,我感到十分得羞愧難當。我覺得難受么?當然,我無法讓自己不疼痛難忍。普天之下,比我不幸的人多得去了。為什麼我還要在這裡萎靡不振?我為什麼還是固步自封?無論是幸福的、快樂的、甜蜜的,亦或者是不幸的、痛苦的、憂傷的生活,選擇的權利永遠都在我們手中。

雖然已經23歲了,可是我依然年輕,我仍舊渴望生活得飽滿充實。直到現在,我們還不知道弟弟是怎樣死的,好吧,死去的人我們已經無法獲知他的死因了,活著的我們應該,也必須懂得怎樣去活吧﹗生活混亂,毫無規律的結果就是:我時不時地妄自菲薄,時不時又自命清高。我覺得自己善良,其實我很自私。每天用微小的成功來麻痹自己,欺騙父母。恬不知恥得享受著自認為理所應當獲得的各種物質消遣。

其實,經歷了一些事情的我們又怎會不知道“天下永遠沒有免費的晚餐”這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呢?此刻,寢室是如此安靜,大家都睡了,我面對著電腦,在不敲字的時候,抱著自己的腦袋。想著究竟是要選擇生存還是自甘墮落的毀滅,人人都想活得滋潤。有香的吃,有辣的喝。關鍵是我們夠格嗎,我們擁有這樣的資本么?為了獲得這樣的資本:優秀的品質、吃苦的精神、達觀的思想。我們必須付出很多:日復一日的堅持不懈,成千上百次的抵制誘惑,千錘百鍊後的脫胎換骨。我們可以做到么?去肯德基做兼職的初衷是想讓自己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方式,獲得一些自身所缺乏的能力習慣。沒想到,最後居然成了放縱自己的藉口。

我用自己可以賺錢來尋求自慰,我把自己需要放鬆當做不思進取的理由。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應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應碌碌無為而羞愧”.誠然,開始的階段是十分痛苦且難以繼續的.因為萬事開頭難,沒有幾個人會在休閒娛樂與埋頭苦幹之間選擇埋頭苦幹.很多人都覺得人生苦短,我們應及時行樂.其實,我們都知道,休閒娛樂沒什麼不好,不好的是那不是我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的,不好的是那不是年輕的我們應該提前透支享受的.我該怎么辦,我該如何做呢?道理我們都懂,可是行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不能在進行欺騙式的自我安慰了,大話也不要再說了.看以後的表現吧:一點一點地改變,一天一天的堅持.

每天當自己想要放棄,無法堅持,不能繼續的時候,想想那些我們所愛的人和所有愛我們的人.每當自己忍不住抱怨生活、放棄夢想的時候,想想那些觸動過我們內心的人、那些值得我們欽佩的人吧﹗我所說的只有這些,當然,我希望自己能夠做到的遠不止我所說的.將心態慢慢調整過來,將各種事務安排協調好,是我要做的第一步了,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