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激戰》觀後感:讓我感覺渾身都痛

導語:《激戰》遵循了一個非常典型的敘事結構,就是兩個主人公一開始都有各自的人生困惑,張家輝的角色爛賭躲債,雖然他一度輝煌拿過拳王,但因為錢而出賣了自己,以後的人生就一路逃避。

其實也並不是非要在這天選擇去看《激戰》的,但實在是閒著沒事幹,加之在點映誘惑下,一下班就衝到了電影院。很不巧,今天碰上了一年一度情侶們視為神聖的日子,往往在這樣的日子裡,女的充其量就是在男的身上找找存在感,男的更簡單為的就是在這天找個理由打打炮而已。還美其名曰,七夕節,在我眼裡(當然僅限於我這樣無房,無車,無錢的“三無”人士,外加還沒異性緣的女屌絲而言))給它臉它是七夕節,不給臉充其量又是一個星期二而已。好的,廢話不多說,接下來還是說說影片《基戰》,不,錯了,是《激戰》!

好吧,在經歷過多部國產《X戰》片的洗禮後,我對自己發過誓,如再掏錢進影院看XX帶“戰”字片子的,那就是自己腦袋有病,而且還病得不輕。但沒辦法自己就是這樣無可救藥,在看到預告片後,看到一群男神脫掉衣服在擂台上顛鸞倒鳳,喔喔,錯了、錯了 ,是赤身肉搏。就不聞不顧啦,就下定決心要在點映日就把這一群鮮肉給跪舔個遍。

影片一開始就在雲南、澳門、香港幾個地方來回切換,大致介紹了幾個主演人生的轉變,彭于晏所在角色從一個富二代到爸爸投資失敗轉變成為整天做苦力的窮小子,張家輝的命運也和彭于晏差不多,他從一個兩屆MMA比賽冠軍在經歷打黑拳後到處被人討債追殺的市井之徒,還有也就是梅婷所飾演的在經丈夫拋棄,喪子之痛後轉變為精神存在嚴重問題的媽媽、以及有一個聽話懂事的女兒。當然這是導演在影片的一種刻意行為,無非就是想要表現出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覺,要壞我們就壞到一起,要好我們也好到一起。

首先就林超賢導演在拳擊這條主線上的推進是非常好的,而且不難看就就“拳擊”為題材的的影片來說還是很多的,前有《洛奇》、《憤怒的公牛》等經典老片,後有《鬥士》、《勇士》等各具特色的優秀電影,以及老東木描述女性拳擊手的《百萬寶貝》,不得不說,這些以拳擊為題材的電影,它們都與奧斯卡特別有緣。但這些都僅限於國外影片,而中國的類型片中,我只記得劉德華主演的一部名叫《阿虎》的片子,但很久了,大致也忘得差不多了,這也側面說明也不是一部什麼好片,也不具特色作代表,但今天看完《激戰》後,我終於覺得中國也有拿得出手的拳擊電影了,影片中一個個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演員,在擂台上你來我往,拳拳到肉,定要做到我吃你一拳,你就要記我一腳的地步,雙方直至血肉模糊,讓看的人時而倒提一口氣,時而又血脈噴張。整個過程酣暢淋漓,要的就是打打打,摔摔摔,吻吻吻,High翻全場啊。就單單衝著一個個大衛般身材的男神們也是值回票價的。

當然主線塑造的好,副線也不可少,就該片來說,所謂的副線無非也就是感情戲,影片的感情線有四條,第一條也就是彭于晏扮演的林思齊參加MMA打拳比賽為重新讓爸爸振作起這條。其次是張家輝與相依為命的母女之間這條,最後就是林思齊與李菲兒這段感情戲。前兩條感情線處理得很好,給整個主線帶來了絲絲溫情,為緊張的影片做到了很好的平衡。但話說彭于晏與李菲兒的感情處理就顯得很無理頭,首先我能大膽的猜測李菲兒所飾演的角色是在看到彭于晏長得不錯,還一身疙瘩肉的前提下,出軌了嗎;又或者是彭于晏當別人第三者,挖人牆角。反正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相互對對方都產生了好感,並且最後非常有緣份的在北京擁擠的公車上奇蹟般的相遇了。無論前面三條感情線是有刻畫得多好,但當它們面對張家輝與彭于晏的感情線,都顯得可有可無,當彭于晏在台上死死抱住張家輝,誓要將他整個肉體都獻給家輝,並送出那深深的一吻時,其他的或許根本不重要。而我們只希望這兩個彼此相愛的人要永遠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名人語錄 )

話說林導是王寶強的超級冬粉嗎,生生把一個不相干,角色突兀的人硬塞進來是為哪般,如果把王寶強和李菲兒剪掉的話,會更加好的,但放眼整個八月爛片扎堆,能有《環太平洋》和《激戰》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BTW,女聲版的 the sound of silence 真好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