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觀看《感動中國》的心得體會範文 關於《感動中國》觀後感

《感動中國》是每年都會做的一檔電視節目,傳遞著那些感人的故事,看完《感動中國》後大家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關於《感動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感動中國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典禮,這次頒獎典禮中,有為了讓失聰的兒子接受正常教育,和兒子同桌20xx年的陶艷波;默默捐款二十餘年從不留名的普通市民張紀清;打擊暴恐分子囂張氣焰,被譽為沙漠“飛鷹”的新疆民警木拉提·西日普江……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十三年如一日,無微不至照顧癱瘓在床的父親的孝女朱曉暉。

朱曉暉的父親在20xx年患了瀰漫性腦梗塞,生活不能自理。她為了更好地照顧父親,辭去了工作。為了給父親治病,她將房子賣掉了,但依然欠下一身債務。她和父親便在社區的車庫裡安家,一住就是十三年。他們生活的唯一來源是她父親每月一千餘元的養老保險,常常只能讓父親一人吃飽,她也有十餘年沒買過新衣服,生活的重擔使她才41歲就頭髮灰白……

看了她的故事,我忍不住問自己:“她在那么艱苦的情況下也能將”孝“這個字的本意作出最好的詮釋,那我呢?”我想,我以後也要和她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盡一份孝心,做一個孝順的人,讓父母更快樂!

《感動中國》觀後感300字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田世國。

大家一定都知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什麼意思吧?我覺得田世國叔叔就是一個例子。他不顧自己的身體安慰,就瞞著自己的母親捐腎,真是一位偉大的人啊!就像主治醫生說的一樣:“我從事腎移植手術多年,常見的活體腎移植主要是父母捐給孩子,而小輩捐給長輩的,不僅我從沒見過,就是在國內也絕無僅有,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個人不僅要品德好,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要學會孝順、感恩,這樣才能做一個“好”人。如果一個人連感恩都學不會的話,那這個人肯定什麼也不行。我們長大後,一定要牢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話,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樣辛苦哺育我們成長的。我們一定要向田世國叔叔學習,雖說談不上捐腎什麼的,但我們至少可以向父母孝順、感恩呀!只要我們牢記“感恩”二字就可以了。

感動中國人物觀後感

昨晚,我坐在電視機前看20xx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看的我哭的稀里嘩啦的,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主動捐獻器官的小學生 何玥。

“雖然我們的女兒沒了,但我們幫她完成了心愿,我們很欣慰!”在演播室,何玥的父母從走上舞台的那一刻起,就幾度泣不成聲。

去年4月,何玥即將國小畢業之時,被查出患有高度惡性小腦膠質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復發,腫瘤擴散至腦部組織。在聽說生命只剩3個月時,何玥做出了父母親人都難以理解的決定……

那天,何玥對剛打工回家的父親說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嚇了一大跳的父親把何玥罵了一頓,因為按桂林老家的風俗,人死後屍體被剖開無異於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希望能儘自己的能力給別人生的希望。”最終,爸爸媽媽含淚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時10分,小何玥在醫院裡走完了短短20xx年的人生路。凌晨4時,她的兩個腎被送到解放軍第181醫院捐給了兩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在旁人眼裡,何玥一直是個品學兼優有愛心的孩子。家裡滿滿一面牆貼著“三好學生”之類的榮譽獎狀。20xx年汶川地震時,她曾讓父母捐出一個月的工資。被查出腦瘤後,學校為她捐錢,她卻要把錢捐給更需要的人……

為了給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經欠下了10萬元的債務。但為了完成女兒的遺願,他們拒絕了器官捐獻的補貼,也從未主動找過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們想以最美的方式,實現女兒的“最美願望”。

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後的閃光,把人間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