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兵張嘎觀後感500字

《小兵張嘎》講的是一個小八路,張嘎,和他的朋友們,與日軍鬥智鬥勇的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編為你們帶來的關於《小兵張嘎》的觀後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電影小兵張嘎觀後感500字

星期五的晚上,我們全家一起看了《小兵張嘎》的電影。

電影講述的是:張嘎原本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經常幫助八路軍照顧傷員。但是有一天奶奶被敵人打死了,並抓走了傷員老鍾叔。嘎子很傷心,他失去了唯一的親人,他決定去找八路軍,給奶奶報仇。

嘎子很不容易地找到了八路軍,在一次戰鬥中,他用老鍾叔給他的木頭手槍繳獲了敵人的一隻真手槍。在和小夥伴炫耀的時候,他咬了房東的兒子--胖墩,並且堵了房東家的煙囪,因為違反了八路軍的紀律,被區隊長關了禁閉並收走了手槍。

在後來的一次戰鬥中,嘎子又繳獲了一把手槍,這次他把槍藏了起來。他受傷了,在玉英家養好了傷之後,偷偷地離開了玉英家,準備去找部隊。在路上,他被敵人發現了,躲在了胖墩家,因為敵人毆打房東大叔,嘎子挺身而出,被敵人抓走了。

區隊長計畫營救老鍾叔和嘎子,在戰鬥打響的時候,嘎子用油燈點燃了敵人的炮樓,立了一大功。八路軍成功地營救了老鍾叔和嘎子。作為獎勵,區隊長把嘎子繳獲的那隻槍發給嘎子使用。嘎子真正地成為了一名八路軍偵查員。

我看了電影后,覺得嘎子原來很調皮,但是在部隊里嘎子自覺地用紀律要求自己,勇敢,機靈,堅強,最後嘎子成為了一名真正的八路軍戰士,他是一名小英雄。

《小兵張嘎》觀後感500字

“一九三七年哪,鬼子就進了中原哪,先打開盧溝橋,後進了山海關哪,火車道就通到濟南。鬼子就放大炮啊,八路軍就拉大拴哪,瞄了一準兒,哎!打死個翻譯官哪,他倆腿一伸就見了西天。”這就是《小兵張嘎》的片尾曲。

看過電視劇《小兵張嘎》之後,我思緒萬千。我喜歡嘎子的“嘎氣”,欽佩他熱愛祖國、寧死不屈、機智勇敢的精神。

《小兵張嘎》演的是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生活在白洋淀的小男孩張嘎與唯一的親人——奶奶相依為命。但嘎子奶奶為了掩護在家養傷的八路軍偵察連長老鍾叔——鍾亮,被日寇殺害了,並且鍾亮也被敵人抓走了。為了替奶奶報仇、救出鍾亮,嘎子歷盡艱辛,找到了八路軍,當上了一名小偵查員。

嘎子熱愛祖國、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我感動不已。為攻打敵人的崗樓,他傷未痊癒,就偷偷離開養傷的老鄉家,不料卻在歸隊的途中被捕。這時,我多想有卡通片中的“哆啦A夢”,這樣我就可以用“時光機”到獄中去救他。當敵人拷問嘎子時,他英勇反抗,堅強不屈。嘎子年僅13歲就如此臨危不懼,真讓我敬佩。

嘎子又是多么機智勇敢啊!他和胖墩、樂樂等人與日本鬼子鬥智鬥勇。給機車的輪胎放氣,放釘子扎鬼子的屁股都是小事一樁。機靈的嘎子還鬧得鬼子司令部子犬不寧,探出白洋淀的內奸。當部隊攻打崗樓時,嘎子還設法在裡面放火,與八路軍裡應外合,全殲敵人,救出了鍾亮,替嘎子奶奶報了仇。

嘎子真棒!他與我們年齡相仿,但他面對凶神惡煞的敵人時卻毫不畏懼。我們要把嘎子面對困難勇於克服,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的精神運用於現在的生活和學習中,努力學習,為國家、為人民做出貢獻。

浙江衢州江山市江山解放路國小六年級:周小可

《小兵張嘎》500字觀後感

今天,班主任帶領我們看了《小兵張嘎》這部電影。這部影片主要描寫了抗日戰爭時期,在河北省白洋淀的一個叫“鬼不靈”的村子裡,有一個調皮可愛的少年—張嘎子,他和奶奶相依為命。有一次敵人來掃蕩,殺了為掩護八路軍的奶奶,抓走了小嘎子的朋友老鍾叔。小嘎子下決心要為他們報仇,於是從一個調皮的孩子變成了一個成熟合格的小八路軍戰士,引發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

看了這部影片,我為小嘎子的機智勇敢堅強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在殘酷的對敵鬥爭中,嘎子勇敢地面對,機智巧妙的與敵人周鏇,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游擊隊交給他的任務。他正是抗日戰爭中千千萬萬個抗日小英雄的代表。在血雨腥風的環境下,他堅強勇敢、積極面對困難,他正是我們現代青少年學習的榜樣。我們生在紅旗下,在父母和老師的精心呵護下茁壯的成長,本應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但有些同學浪費光陰,荒廢學業。湖北某市有個小學生沉迷網遊,難以自拔,學習一落千丈,家長為幫其戒除網癮,竟帶著孩子徒步沿路乞討到南京大學。這類少年與嘎子相比應該感到多么慚愧啊!有些同學遇到一點挫折就尋求父母與老師的幫助,不能像嘎子那樣積極的去面對。有一次,跳繩比賽上有一個同學把腳磨了一個大水泡,哭哭啼啼地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把他背回去。這樣的孩子就是溫室里的花朵,連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將來怎么能承擔大任?

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不辜負老師,家長對我們的殷切的希望,爭做新時期的好少年。

景龍池國小六年級:張維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