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司之神》影評: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編者按:做壽司的技術難度並沒有那么高,但難得的卻是像小野二郎這樣的嚴謹的精神。沒有人在追求完美,也沒有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工匠”。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壽司之神》影評。

《壽司之神》是由大衛·賈柏拍攝的關於三星廚師小野二郎的紀錄片。由小野二郎、小野禎一、小野隆士、山本益弘等人主演。

該片記錄了小野二郎畢生追求創造完美壽司的歷程,同時也採訪了他的大兒子小野禎一,講述他追隨父親腳步的重重壓力。

小野二郎現年(20xx)已八十六歲,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米其林三星主廚,他可謂是師傅中的師傅,在日本國內的地位相當崇高,而“壽司第一人”的美稱更是傳播於全球。

縱觀他的一生,超過五十五年的時間,他都在做壽司,因此他對壽司所注入的精神,以及其技巧絕對是世上第一。“數寄屋橋次郎”是小野所開的壽司店,店內的食材都是經過精心挑選,而從製作到入口一瞬間,每個環節都是有經過縝密的評估和計算。因此,這間隱身於東京辦公大樓地下室的小店家,連續兩年榮獲米其林三顆星評價,甚至被譽為值得花一生去等待的店家。如今,小野二郎的兒子即將繼承他的心血,影片當中將會看見美味壽司背後,所付出的心力以及其絕不妥協的信念和態度。

最初看這部電影是高中在一本普通的素材書上看到的,廖廖數語卻引起我的注意,當然最初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只是單純的被壽司吸引。閒暇之餘,忍不住看了這部記錄片,發現除了美味的各種壽司、日料之外,還有更為吸引我的。

小野二郎在拍攝的時候已經68歲了,但這個老人看起來尚是精神矍鑠。他總是在別人看起來毫不重要的事物上堅守,而正是這樣的堅守,造就了傳說中的壽司之神。其實哪有什麼“神”,不過是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認真做而已。

鮮紅色的鮪魚置放於醋米上,小野二郎以嚴謹的態度握壽司,呈現給顧客。他對顧客觀察得非常仔細,會根據性別調整壽司大小。他會精心記住客人的座位順序,會記得客人的左撇子習慣,調整壽司擺放的偏好。他從頭到尾只做壽司,不帶飲料,讓顧客全身心領略壽司之美。在製作過程中,他顯得分外冷靜、嚴肅,其舉手投足都具有儀式一般的莊重感。雖然人均消費達400美元,但所訪食客均表達了他們難以言喻的美好感受。

這部不足一個半小時的紀錄片以樸實無華的視角記錄了小野二郎對待自己職業的點滴態度。偉大廚師的特徵都是相似的:他們有著認真的態度一心提升自己的技藝,固執、堅持己見,最後還要飽含熱情,他們都是完美主義者。小野二郎強調自己是一個真正的職人——會找到最好的食材,用自己的方式處理。不在乎錢和成本,而只為做到最好。小野說,重複一件事情,使之更加精益求精,但永無止境,“沒有人知道真正的巔峰是在哪裡。”

準備每日壽司材料的時候,小野二郎會親自去魚市場挑選,所有的細節都要親自過問。直到70歲某次心臟病發作後,他才終於不再親自去採購,而將魚市場的選材工作默許給了長子。供貨商和他的壽司店長期合作,建立起絕對的信賴關係。專業的鮪魚供貨商只供貨鮪魚,蝦的供貨商只賣蝦,每個人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米販弘道說,食材提供的是一種信任度。“有些米只提供給二郎的店,因為只有他會知道怎么煮。”蝦販介紹道,有時候整個市場都只有3公斤野生蝦,全部會供給二郎的店:“好的東西是有限的,只會留給最好的人手上。”

美食的差距並不是在噱頭上的其他花哨,也許僅僅只是在簡單的細節上更加精益求精。據二郎店中的資深學徒介紹,壽司的米被認為是冷的,但實際上應該和人的體溫保持一致,米要用非常重的壓力煮出來才能可口。“每種食材都有最美味的理想時刻,要把握得恰到好處。”學徒階段是艱苦的,從入行到出師投入的是至少數十年的光陰。“蝦子和章魚的處理都要花更長的時間——章魚需要手工按摩使肉質更加細膩鮮美,而不是像橡膠一樣的口感。”

那是他一輩子的光陰,就這樣在和壽司的打交道中度過。像是《霸王別姬》里的那句話一樣:“說好了是一輩子,少一年、少一個月、少一天、少一個時辰,都不是一輩子。”

在我觀看這部影片的時候,我們國家正推行“大國工匠”精神,而整個電影觀看下來,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其中的“匠人精神”。是那種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追求自己作品的完美的精神。捫心自問,我做不到,我們大多數人做不到。

其實做壽司的技術難度並沒有那么高,但難得的卻是像小野二郎這樣的嚴謹的精神。我也絲毫不懷疑有那么多的人排隊花大價錢只為品嘗到他做的壽司,那些人去品嘗的又何止是壽司,在壽司背後的,是數幾十年如一日對自己的職業的堅守,對自己職業的嚴謹,對自己職業的負責。這也是藏在數以萬計的壽司背後所展現給我們的。

影片拍攝的時候小野二郎年齡已經不再年輕了,但仍然在堅守,甚至是親力親為。但我也在焦灼,這樣的壽司,在小野二郎先生百年之後,難道就真的就這么消失了嗎?不僅僅是壽司,難道前一輩人的對自己所從事的那一份職業的堅守,真的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不見了嗎?如若這樣的情景在某一天上演,那么那個時代,一定是個悲劇的時代。

因為沒有人在堅守,沒有人在執著,沒有人在追求完美,也沒有人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工匠”。

作者:劉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