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在路上觀後感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這部紀錄片,展現了以來,中共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1

中央電視台播放了與中紀委宣傳部聯合製作的四集電視專題片《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落實八項規定精神正風肅紀紀實》。該片以大量翔實的第一手材料,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嚴格監督執紀的堅決行動,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不僅成為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共同的“興趣點”,更攪動官方、民間輿論齊唱“同一首歌”,構築了一道“現象級”的年度文化景觀。作為一名審計人,觀後感觸頗深。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審計機關作為國家的監督部門,既肩負著反腐倡廉的艱巨使命,也面對著各種腐蝕、誘惑的衝擊和影響。

老子有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審計機關要想擔當起反腐倡廉的歷史責任,首先就必須搞好自身的廉政建設。審計人員要牢固樹立廉潔從審理念,增強反腐倡廉意識,不斷提高職業道德素養,增強自我淨化、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做到政治清醒、思想堅定、生活廉潔、情趣健康,自覺抵制腐朽思想侵蝕,始終保持廉潔、清正的作風,確保廉潔自律,爭做新形勢下廉政審計的標兵。

一是開展廉政宣傳教育,推進審計人員思想建設。增強廉潔自律的自覺性,準確把握新形勢下反腐倡廉建設的具體要求,正確認識各自崗位的廉政風險,切實增強崗位廉政、勤政意識;組織學習中央黨風廉政規定、中央省市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民眾的各項規定以及審計紀律等各項有關廉政從業規定,引導審計人員崇善棄惡,提高其凝聚正能量和抵制腐敗行為的能力;開展黨的宗旨和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審計人員不斷增強和保持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二是抓制度建設,提高審計機關的內部約束力。審計機關要建立健全廉政建設的防禦系統,建立目標管理機制,明確廉政建設的總體方向和階段性目標;建立業務管理機制,強化對審計行為和審計質量的全程控制;建立內部財務管理機制,嚴格監督經費支出情況;建立政務公開機制,實行審計項目程式、審計結果等公開;建立紀律約束機制,嚴格執行審計執法紀律和審計“八不準”規定。

三是做好內部廉政風險防控和外部監督制約。審計機關要堅持以監督促廉,對廉政建設實行嚴格的監督,結合單位實際,認真排查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外部環境等方面可能發生的廉政風險點,及時完善相關措施,做好內部廉政風險防控;同時完善外部監督機制,嚴格按照審計紀律回執要求,提請被審計單位出具審計組執行廉政紀律情況,確保審計人員廉潔從審,同時藉助第三方專業力量進行獨立覆核,進行外部有效監督和制約。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一滴不可棄滯。作風建設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2

近期,單位組織全鎮幹部職工觀看《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電教片,電教片分為4集,第一集是《承諾與期盼》,第二集是《正風肅紀》,第三集是《狠抓節點》,第四集是《黨風正民風淳》。電教片通過與違紀人員對話,感受他們的反思痛悟,進一步詮釋了作風建設的重要性、必要性!

電教片通過採訪違紀人員、舉報人、暗訪記者和紀檢監察幹部、普通民眾等,呈現了各類違紀場景,讓我們真真切切聽到了違紀人員的悔悟,專家的解析、百姓的看法,以多元視角展現了中央堅決整肅“四風”,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定決心,展現了中央八項規定實施兩年來黨風政風改進、社風民風轉變的重大成果。

通過觀看電教片可以看出來,從第一任xx毛澤東一直到現在的主席都在為作風建設而努力,作風建設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風建設的成效怎么樣,最終還是要由人民民眾說了算,要把人#from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經典】900字3篇來自學優網 end#民滿意作為根本標準,讓民眾參與、讓民眾監督、讓民眾評判。當前民眾最擔心的是作風建設成為“一陣風”。只有通過堅持日常工作常態化、重點任務專項化、監督檢查經常化,重點圍繞民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專項整治,防止虎頭蛇尾,真正做到善始善終、善做善成,努力讓人民民眾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才能真正做到凝聚民心。

作為一個黨員,我認為,作風建設要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制度,讓“軟建設”成為“硬約束”,從根源上改變“生態環境”,剷除歪風邪氣滋生的土壤,使作風建設成為黨內生活的一種常態、成為黨員幹部的一種自覺。

正風肅紀就是要對每一級的幹部進行約束,不僅要設有高壓線,也要設有低壓線,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風清則氣正,氣正則心齊,心齊則事成。黨的形象和威望、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不僅直接關係黨的命運,而且直接關係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命運、民族的命運。

看一個黨是什麼樣的黨,一看性質,二看宗旨,三看作風,而作為一名黨員應該認真學習《黨章》、《黨員幹部管理條例》等規定,務必要時刻謹記,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的基本要求。要時刻警醒著:奢迷之始,危亡之漸;只有凡事都按章辦事,按規做人,明確什麼事能做,什麼事不能做,才能使黨在民眾中的威信和形象進一步樹立。

變化是最紮實的答卷,事實是最有力的證明。只有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影響民眾切身利益的癥結難點得到突破,才能讓居民民眾願意相信我們,主動配合工作。通過此次學習,我在以後的工作中會引以為戒,恪盡職守,以實際行動踐行自身價值,認真聽取他人意見,做一名合格的黨員。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3

同志強調:“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這是對新形勢下全面加強黨的建設提出的新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同志這一要求,以必成的信心、嚴抓的耐性、常抓的韌勁,圍繞服務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把好作風回歸作為新起點,永葆黨群同心同向。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強勁力度,使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民眾深刻感受到黨風、政風和社會風氣為之一新。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永遠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不是一陣風,要越抓越緊,要求嚴字當頭,作風建設,首先要實事求是,工作紮實。我們要認識到,根治任何沉疴痼疾都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改進作風任重道遠,歇歇腳就可能回潮,松鬆勁就可能反彈,必須嚴字當頭、連續發力。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黨的作風建設,如不付出整頓作風的實際行動,傳導從嚴壓力,鞭策務實作風它就只能是一個口號,一陣風。黨和國家擔起作風整頓的重任,要求黨員幹部要實實在在的把身邊的工作做好,把民眾的利益維護好,把黨和國家的政策方針落實到實處,要“嚴”字當頭。以實際行動確保作風轉變的好勢頭保持下去,確保作風建設的要求真正落地生根,實現改進作風規範化、常態化、長效化。

黨的作風建設,需完善制度,從機制上促進作風轉變。加強作風建設,既要靠教育啟發自覺,更重要的是要靠制度規範。把作風建設納入制度化軌道,拓展作風建設新境界,是實現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依託和保障。要讓制度具有可操作性,不能過於原則,要量化標準,細化規定,儘快豐富和完善規矩,具體到讓人看得見,摸得到,照著鏡子就能做,能夠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使評價作風有依據,檢驗作風有尺度。建立真正可以貫徹落實的改進作風的建設制度。

永遠在路上觀後感篇4

作風建設,是一個政黨自我進化、強筋壯骨和自我調適、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根本目的是踐行和實現政黨的宗旨及執政目標。

轉作風,核心在情感上。焦裕祿當縣委書記僅一年多時間,但是民眾對他的感情、他在民眾心中的地位是很多黨員幹部十年甚至是幾十年都無法達到或超越的,這源於他對老百姓的真情實意和真心付出。文體工作者就是要學習焦裕祿對民眾、對工作的那份感情,一方面把服務民眾和增進與民眾的感情作為出發點和立足點,體現文體惠民的本質屬性;另一方面深入民眾、依靠民眾,和民眾打成一片,汲取文藝創作的靈感和源泉,以更多的優秀作品回報民眾、回饋社會。

轉作風,根子在思想上。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觸及思想、觸及靈魂,只有在思想上把各類模糊認識釐清了、把各種偏差校正了,才能在行動上有方向和目標、在作風上有改進和完善、在靈魂深處有信仰和堅持。在帶著三個問題反思學習的過程中,我經常思考,文體事業應該如何發展?文體事業發展究竟為了誰?文體事業的公益性怎樣才能堅持?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我們已經建起州博物館、州文化館和大劇院,又將啟動圖書館新館建設,有了《嗯嘎女兒會》《女兒寨》等很多在全省、全國有影響並多次獲獎的優秀劇目,有了9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3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我們的鹹豐唐崖土司城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已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閃光點見證了我們在文體惠民上所做的努力和文體事業的發展。但是,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因為我們還有130萬貧困人口,怎么保障他們同等享受文化服務的權益,怎樣建設點多面廣的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切實落實民眾文化、民眾體育的思路和普適性公共文化服務,就是我們文體幹部踐行民眾路線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轉作風,關鍵在行動上。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教育是手段和方式,走進民眾、為了民眾是目的和關鍵。活動有時限,但文體系統踐行民眾路線,為民、惠民永無“休止符”。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更多的執行來贏得民眾滿意度。鄉鎮文化站的體制機制去年已進一步理順,如何給基層民眾更多的文化盛宴和精神套餐是我們文化工作者必須努力的重要方向。我們要文藝創作的“陽春白”,也要切近民眾和生活的“下里巴人”。我們各類文體中心、廣場建設好了,但需要更多有力措施讓老社區、貧困人口聚集區、邊遠山區的民眾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務。

黨的幹部,為民是宗旨和信念,務實是職業操守和行動準則,清廉是思想底線、道德底線和法律底線要求,爭當焦裕祿式好乾部、好黨員是我們不懈的追求,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