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819觀後感3篇

我的1919觀後感1

今天下午的團日活動,主題是“紀念辛亥革命勝利一百周年”,我們觀看了由黃健中導演的《我的一九一九》,之所以選擇觀看這樣一部電影,表面上看它與辛亥革命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她卻繼承了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精神,和一九一九年一樣,都是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一年,都是歷史上重大的轉折點。它們有所不同,卻又一脈相承。因為從那時起,中國人開始對列強說不!

我們今天的幸福是經過無數仁人志士的流血犧牲後才換來了,雖然我們坐在一起觀看這樣一部電影,但是仍然許有許多人並不十分了解中國的這段歷史,即使有些人知道,也沒想過在那樣的一個年代會是這樣的不容易。

一部電影只有幾十分鐘,但是留給我們的思考卻是那么的長。

歷史告訴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挨打;現實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獨立,我們必須強大。雖然五四運動已過去九十二年,辛亥革命過去已有一百周年。歲月更迭,歷史遠去。但是永遠無法抹去歷史在此間留下的烙印,那震耳發聵的槍炮聲將永遠定格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她卻告訴我們: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沒有現代科學,沒有先進技術,一打就垮;如果沒有優秀文化傳統,沒有自己獨立的民族精神,就不打自垮。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留給我們的是一種敢闖、敢幹、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這種精神是一種寶貴的民族精神。今天之所以我們紀念辛亥革命,弘揚辛亥革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揚敢闖、敢幹的創新精神;就是要學習孫中山、、顧維鈞、毛澤東等為了中華的獨立和富強不斷努力的優秀品格;就是要記住歷史,讓歷史隨時鞭策我們,讓我們居安思危,讓我們不斷進步。

是的,歷史過去了,但是歷史真的過去了嗎?不!歷史沒有過去,它就發生在昨天。那段蒼白的歷史給我們帶來了什麼?是屈辱!是血淚!是北京圓明園廢墟的靜默!是紫金山下那三十萬亡靈的哭泣!但是,今天這看個電影之前,試問有幾個人知道顧維鈞這個人,有幾個人清了解山東問題,有幾個人記得那些用生命為我們換來和平的人。難道你們忘了近代那么多不平等條約?難道你們忘了日本的靖國神社裡還供奉著16位甲級戰犯?難道你們忘了我們還有很多國寶丟在海外?我不是什麼民族主義者,只是覺得,作為一個有道德有良心的中華兒女,那樣一個沉重的歷史,實在不允許我們忘記!因為,一個忘記自己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

九十二年前,有一個人在巴黎的凡爾賽宮代表中國第一次向世界說不,九十二年過去了,有些事情他們忘了,但是我們沒有。

我的1919觀後感2

今天天氣還蠻不錯的,老師讓我們觀看了《我的 1919 》後,我的心情充滿了憤怒。歷史上的 1919 就是近代史和現代史的轉折點 , 而電影《我的 1919 》卻是記錄了 1919 年那個時代所發生的事情。

回顧中國的歷史 , 我們總是看到了江山的滿目創傷 , 多少的英雄長眠地下 , 多少失去家園和兒女的中國人在哭泣。我的心情很沉重 , 總覺得中國那個時候的因果關係是 : 清的閉門鎖國和糜爛的王朝 , 腐敗的官僚 , 造成的民不聊生。人們的無知和社會的現實 , 讓中國的歷史上重重的落下了恥辱的痕跡。

《我的 1919 》是外交官顧維鈞的回憶錄 , 裡面記實了本世紀國中國外交才子顧維鈞作為中國代表團全權代表參加 1919 年巴黎和會的種種經歷和他的摯友肖克儉,為抗爭列強,為討回正義,在凡爾賽宮廣場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肖克儉自焚的場面 , 我仿佛和大多數的人一般 , 看到了中國大地上燃起的熊熊烈火 , 在不斷的壯大 , 永不熄滅。列強們的逼迫 , 中國人卻是不屈。我們仍然要昂首 , 我們要向前看。山東的割據 , 讓我們看清楚了列強們的無恥 , 這也讓他們在以後的歷史中受到了懲罰。

我想到了弱國的悲哀 , 沒有在國際上占據地位 , 所以我們的土地就要受到列強們的割據 , 卻割給日本。這個噁心的民族。我們的一系列的內斗 , 已經是創傷累累 , 已經沒有辦法和他們鬥了。所以我們就要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只有向上 , 別人才不會看不起你 , 只有向上 , 我們才不會帶著恥辱。只有向上 , 我們才能夠站在世界的頂峰。我們要迎頭向上 , 衝破前面的阻隔 , 衝破黑暗的束縛。黎明 , 永遠都是象徵 ! 我們不要背負著亡國的恥辱。我們更不能讓那個充滿了幻想的民族凌駕於我們的頭上。我們應該努力。

我熱愛中國 , 這個祖國是我們的家庭 , 我們只有和睦相處 , 才能夠團結一心。我想為祖國獻出自己的一分子力量 , 雖然和螺絲釘一般 , 卻也是力量。全國的各個人們都獻出自己的力量呢。是否能夠推動這個社會。推動地球 , 那是我的幻想。而創造完美的社會 , 這是我的夢想。

我們都應該向前進。憤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 那只能夠盲目的麻痹自己。死亡也解決不了問題 , 那只是懦弱的表現。創造 , 拿起手中的工作。因為我們在推動這個社會 !

通過這部電影,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的1919觀後感3

“1920xx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在巴黎召開和平會議,中國政府提出廢除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收回日本在大戰時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美英等國操縱會議,無理拒絕中國的正義要求。中國爆發五四運動,全國人民為拒簽和約進行鬥爭,在巴黎的中國代表沒有在和約讓簽字。”

——《中國近代現代史》(上冊)

這是一位中國外交官講述的一段屈辱的外交史,當我在寫這些的時候電影中的一幕幕又呈現在我的腦海里。憤怒!當日本無恥地要求占領山東的時候,當顧維鈞正義的呼聲遭到拒絕的時候,當中國人民被打得頭破血流的時候,我們自動么能不憤怒?當中國人民展開拒簽和約鬥爭的時候,當顧維鈞、陸征祥不顧北洋政府的命令拒簽和約的時候,我們又怎能不感動呢?

顧維鈞,一位傑出的外交家,在巴黎和會上做了不屈不撓的鬥爭。當國際委員會向中國代表發出最後通牒的時候,是他,只有他,站出來。他通曉英語、法語,但他卻在會上用漢語發言,痛斥日本的無恥行徑,他是一隻“智慧的老鼠”。

陸征祥,中國代表團團長,面對中國外交的失敗,他努力過,放棄過,但他的理智,他的愛國心戰勝了一切,他沒有逃避,而是昂首挺胸地拒簽和約,離開會場。

肖克儉,一個熾熱的愛國青年,他組織人民運動,將海外華僑團結起來以示他們的不滿。為了祖國他拋下了深愛著的妻子,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英美政府,利用自己的職權,為了本國的利益,不惜出賣了中國的利益。再次驗證了一句話: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北洋政府,面對人民的抗議,殘酷鎮壓,還強令中國代表團在和約上籤字,表現了反人民的階級本質。

通過這部電影,我們感受到中國人民赤誠的愛國之心,也感受到“落後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失敗了,它會永記在我們心頭。“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它更激勵我們發憤圖強,學習更多知識,長大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