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心美德少年觀後感3篇

孝心美德少年觀後感1

在美妙的音樂聲中,《最美孝心少年》頒獎典禮開始了,主持人是白岩松叔叔和歐陽夏丹阿姨,開始講述十位孝心少年的故事了……

孝心少年黃鳳的爸爸在外打工時,從樓上摔了下來,從此永遠也站不起來了,六歲的黃鳳開始承擔起家裡的一切重擔,十二歲那年黃鳳聽別人講上海有家醫院可以醫治她爸爸的病,於是她用掉家裡的二十七元錢,找電焊工焊了一個能推著走的床,一路推著爸爸來到上海。住在街邊,每天都有好心的阿姨給她們送飯,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上海的一家軍區醫院免費給她爸爸做了手術。在黃鳳的艱苦努力下爸爸的病情有了好轉,十年來黃鳳的孝心感動了社會的所有人。

還有高雨欣、趙文龍、龍花、邵帥等……十位最美孝心少年,每一個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都感人肺腑 、激勵人心,我和爸爸媽媽坐在電視機前是含著淚看完了他們的事跡。

他們每個人的家庭條件都非常貧苦,父母都患重病,而他們都能夠擔當起家庭的重擔,不但戰勝了一切艱難困苦,而且不放棄學習,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特別是高雨欣,母親有病,家裡無經濟來源靠賣燒烤為生,雨欣每天放學後,幫助媽媽賣燒烤直到深夜……在艱苦的環境下刻苦學習,最後四科取得了滿分,成為全縣第一。

看了他們的事跡我很感動,我一定要像那些孝心少年學習,學習他們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學習他們孝敬父母和敢於擔當的美德。

孝心美德少年觀後感2

周五晚,我與全家人共同觀看了中央1頻道的《尋找最美孝心少年》主題節目,這個節目我們從八點看到了十點,全家人非常感動。從這節目裡,我也更加懂得了如何去孝敬父母,幫助父母做事,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

第一個上場的是女孩黃鳳,他的爸爸因工作落下殘疾,媽媽消失,奶奶身體不好,年幼的黃鳳成了家裡的頂樑柱,但由於經濟條件不足,無法給父親治病,黃鳳就做出了個大膽的選擇,推著父親千里尋醫。推了三天三夜,終於到了,可是醫生說她父親的病無法治癒,黃鳳只好掉頭回家。

第二個趙文龍,他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但是他的媽媽卻有殘疾和尿毒症。他的爸爸媽媽離異,他被判給了爸爸,但卻選擇了媽媽,他每天推著媽媽去做透析,做飯,一天忙到晚,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這一些些響亮的名字迴蕩在我們的腦海中,時刻讓我們別忘了孝心這兩個字,俗話常說,百善孝為先。我們要在以後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為父母做事。我也為我們中華民族有這樣的孝子感到驕傲!

孝心美德少年觀後感3

由中央電視台打造的又一傳遞正能量的大型公益節目——《眾里尋你——尋找最美鄉村少年》於20xx年11月8日在中央電視台播出。我看了之後一是被那些孩子的孝行所感動,一是為那些命運多舛的孩子感到慶幸,他們的生活雖然困頓,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卻是非常的富有,這些曾經的經歷將銘記在他們的內心深處,生髮出道德的種子,開出鮮艷的道德之花,在陽光下煜煜生輝。

由央視策劃並啟動的大型公益節目《眾里尋你-尋找最美孝心少年》經過前幾個月的發動和申報,最後從上報上來的600多個孝心感人事跡中選出100位候選人,再由閆肅等10人組成的特邀委員會好中選優,最終確定10人為20xx年度最美小心少年,另外20位為特別關注孝心少年。

說實在的,我一個大老爺們不喜歡流淚,但是我最終也沒有能控制住自己,眼淚在一次次的視頻回憶中總不自覺的留下來,對於那些孩子來說,他們所經歷的對他們來說都不算什麼,唯一讓他們牽掛的是親人,如何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既照顧好親人,安頓好生活又不耽誤自己的學習,成了他們一直思考的內容,匆匆的腳步努力在延長幸福的時光,走出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孝心事跡。

“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行?這600多個感人的事跡是最好的說明,或許,不止這些,還有更多,我們應該期待更多。

今天我們提倡孝道,大力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卻一直囿結在說教的怪圈。老師一味的空洞說教,讓孩子學會了選擇性遺忘,家長的說教卻在自己的言行中土崩瓦解。其實不需要的過多的說明,孝道很簡單,就是那種從內心深處迸發的最為樸素最為純真的親情,並由之主導的行為就是孝道,從有孝心到有孝行,自然的流露,不加任何的雕飾,這就是孝道。大到救人,小到一句問候都是孝道的內容。不僅對自己的家人,還能推及他人,這也是孝道。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孝為德之本。我們的社會已是千瘡百孔,病入膏肓了。什麼官二代、富二代充斥的人們的眼球,什麼拜金主義,什麼享樂主義狗屁理論,讓每一個人都變得浮躁。過去的那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一家包餃子,前後左右鄰居吃的民俗已是離我們遠去了。我們倡導孝道,就應該從自身做起。

學校是開展德育的最佳場所,作為老師,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有能力有責任做好學校的德育工作。

德育的途徑有很多,我覺得活動是最好的載體之一。上好一節品德課,說是一種方法,能讓學生明理,但僅僅明理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導行。每個村子都會有一些空巢老人或者孤寡來人,我們可不可以把課堂搬到他們的家裡,幫助他們打掃到掃衛生,拾掇拾掇院子,走出教室,德育才會有更好的實踐天地。

育人不僅是智育,更多的應該是德育,在每一個孩子心中種下德的種子,小心呵護精心培育,不久的將來,當我們老去時,我們能享受到的也是我們今天所努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