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毛信的觀後感600字左右

電影《雞毛信》講述了一個叫海娃的小男孩為了完成爸爸交給的送信任務,在途中與日本鬼子進行鬥智鬥勇的故事。那么這個故事的觀後感你們寫過了嗎?下面是小編為你介紹的雞毛信觀後感600字,希望幫助到你。

雞毛信觀後感

畢業後的暑假中,我看了許多抗戰影片。《地雷戰》、《雞毛信》……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雞毛信》。

《雞毛信》主要講了抗日時期,龍村受到了日寇的破壞,日寇的司令叫“貓眼”。一天民兵隊長趙隊長探聽到“貓眼”司令的炮塔只有少量哨兵防守。於是讓兒子海娃送一封雞毛信給八路軍的張連長。途中海娃不幸被日寇抓去,海娃便引著日寇去到八路軍埋伏圈,並從石公山的小道逃跑,將信送至張連長的手中。

看了《雞毛信》後,我得到了兩個啟示:關於智慧和勇氣。

在《雞毛信》中,海娃趁日寇睡著後,悄悄逃走,卻被偽軍找到。指揮官以為他給八路軍送信,結果偽軍攔住,讓羊跑了。還有一個片段中,海娃見了日寇,將信拴在羊尾下,並裝作是平川的放羊人,巧妙讓敵人認為他什麼都不知道。假如他將信塞在身上定會被發現,並會給日寇當開路的人;若海娃不能回答指揮官的問題,還會被遺棄在荒山野嶺中。

海娃的勇氣是常人不可比較的——電影中為了逃出敵營,海娃冒險從敵人密集的臥室逃跑,並將睡在大門前的日軍移走;在石公山中,他又冒著槍火,爬過岩石將信送到八路軍陣營。在此之中,不僅有被敵軍發現機密的危險,還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可海娃卻不管這些風險放手一搏,取得了勝利。

《雞毛信》這部電影不僅讓我記憶深刻,更讓我受益匪淺——它將成為我畢業後的暑假中一顆永遠的紅星——因為這部電影不僅讓我領略到什麼才是真正男子漢,什麼才是勇士!

《雞毛信》觀後感

前幾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愛國電影《雞毛信》,這部影片講的是一個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我非常喜歡海娃,他的勇敢、機智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海娃是一個放牛娃,也是一名兒童團團長,他負責給鄉親們報信,每當鬼子進山的時候,他都會及時推倒報信樹和稻草人,鄉親們看到後就立即轉移,一點吃的都不會留給鬼子。有一天,爸爸交給他一封雞毛信讓他送給八路軍的張連長,海娃想了想,選了一條安全的路出發了,沒想到迎面碰到鬼子也走這條路,海娃擔心雞毛信被鬼子發現,他靈機一動,用布條將雞毛信綁在羊屁股上,然後繼續前進。鬼子抓住他問他是不是小八路,海娃說:“什麼,我不懂!”,鬼子沒辦法,就抓海娃一起走。到了晚上,鬼子們都有被子蓋,而海娃只有稻草,什麼吃的都沒有,好可憐!海娃趁鬼子睡著後趕緊跑,可是第二天又被抓回來,再跑,還是被抓了回來……海娃一路與鬼子機敏地較量,終於將雞毛信交到了張連長手中,海娃卻暈了過去。最後,張連長根據雞毛信里的信息,取得了戰鬥的勝利,還抓了鬼子的司令呢。

我覺得小海娃很勇敢,他遇到困難勇往直前,堅持將信送到八路軍手中,我很喜歡。

雞毛信的觀後感600字

今天晚上,在我看電視上的戰鬥片時,我便想起了在《國小語文-課文同步與拓展》上的一篇文章,名字叫:《雞毛信》。下面,就讓來為大家講講這篇故事的大致內容吧!

海娃是“龍門村”的一個兒童。一天,他正在樹底下放哨,突然,爸爸著急的跑過來遞給海娃一封信,要讓他馬上送到王三莊的張連長手裡。那可是一封“雞毛信”,是非常緊急的。於是,他便趕著羊群上了路,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鬼子和自己碰了個頭。鬼子來了,那雞毛信怎么辦?這時,他靈機一動,把雞毛信藏在了那隻帶頭老綿羊的尾巴下,然後趕著羊群繼續走。日本鬼子看見了,便給他搜身,但是當然是一無所獲。海娃本來要逃走,但是鬼子們想要吃烤羊肉,便伸手去抓羊了,不過,那隻老綿羊並沒有被捉住,這可讓海娃鬆了一口氣。於是,他趁鬼子睡熟的時候,躡手躡腳地逃了出去,但是沒想到又被日本鬼子給抓了回來,還要讓他帶路。不過,小海娃憑著自己的機智和勇敢,逃脫了,連日本鬼子也被打死了。但是,海娃自己卻中了一槍,昏了過去。在醒過來之後,張連長還表揚他是小八路,小英雄呢!

讀完了這篇短文,我十分佩服海娃的機智和勇敢。他不怕危險,用自己的智慧把雞毛信成功的送到了張連長的手中,完成了爸爸交給他的任務。在我的心裡,他就是一名實實在在的八路軍戰士,一位勇敢的小英雄了。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也要像小海娃一樣,不要失去自信心,要用智慧和勇氣來打敗它,這才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