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背起爸爸上學的觀後感600字

《背起爸爸上學》是一部感人的電影,是勵志的故事片。那么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600字,一起來看看吧。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600字

電影 《背起爸爸上學》。看了之後,我的心猶如波濤翻滾的大海,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叫石娃,他是個品學兼優的孩子,是他父親和姐姐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的。父親由於積勞成疾,得了中風 ; 姐姐為了擺脫家庭的困境,繼續供石娃上學,而捨棄自己的幸福嫁給了一個比石娃還 矮的男人。懂事的石娃早早地挑起了一邊讀書,一邊回家照顧父親的擔子。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是石娃的自強不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 獲得全國奧林匹克化學競賽一等獎,考上了師範。可就在大家為這個不幸的家庭而高興的時候,石娃的父親終於癱倒在了床上。

去縣城讀師範,那么誰來照顧半身不遂的父親呢 ? 如果留下來照顧父親,可他又是多么希望讀書啊。他曾跪在他媽媽的遺像前傾訴,要他媽媽告訴他該怎么辦 ! 石娃又一次陷入了困境。

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他父親為了不拖石娃的後腿,就在半夜趁石娃熟睡的時候,竟跳井自盡。石娃從睡夢中驚醒,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直接跳進了井中,死死地抱著父親拚命地掙扎,生怕父親會沉下去 .

救起了父親之後,石娃噙著眼淚說 : “爸,我去上學,但我要背著你去上學。我要時時刻刻都照顧著您 ! ”父親終於被兒子的堅定而動搖,同意了石娃的請求,就這樣,石娃背著父親跨進了師範的大門。

看看石娃,這么小就擔負起家庭的重擔,想想自己,在家裡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飯菜稍微有點不合胃口,就“絕食” ! 在學校里,我是衛生委員,我負責管理班級的衛生工作。可是我很會偷懶,檢查一遍就算了。即使有垃圾,也懶得去撿,常常抱著僥倖心理。想想自己,真是太不應該了 ! 今後,我一定要象石娃學習,學習他那自強自立的精神,做個堅強的孩子。我相信,石娃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

《背起爸爸去上學》電影觀後感600字

看完這長達90分鐘的電影,我哭了。

最後兩分鐘,那一對父子望著夕陽,然後相互對視,父親放下那一根沉重的拐杖,兒子背起了父親,一步下的走在了被夕陽所映照的閃閃發光的泥水灘,慢慢地……我感到了愛,竟是如此巨大!

石娃(兒子)他被老天注定去上學,而姐姐要綴學,而生在如今富裕幸福年代的我們,父母怎么說我們也不認真讀書,這與石娃真的是天壤之別呀!

石娃的生活是那么艱苦,每天要早出晚歸,沒有新衣服穿,沒有好家境,而我們卻每次都挑三揀四,這個不要,那個不喜歡,非要挑個半天才滿意,我們父母的心情我們哪裡懂啊!

最值的讓我感動的是,石娃他在獲得省級一等獎之後的演講十分真實,他雖然遭到了同學們的嘲笑,但石娃一字一句地說下去了,他的勇氣讓我震驚!

我們平時都很挑吃挑穿,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一點都不考慮父母的感受,如今想起一些事例,總覺得我們太自私了,有一些不懂得感恩,只是很自私的人,經常虐待老人,把父母丟在家裡,不去過問,照顧,過分地還會把老從丟在老房子裡,鎖著還限制他們的自由。中央電視台有一個公益廣告講了一個老奶奶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等待兒女們回家,不料卻等以幾個冷冰凍的電話——他們都不回來吃飯,老奶奶看著跳動的黑白的電視機螢幕,哀嘆了一聲。

當石娃在選擇人生道路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照顧父親,放棄了到省城讀書的機會,這是多么難得地孝意啊!

我們也一定要像石娃一樣,不做一個貪圖富貴的人,要做一人勤勞儉樸孝順的好兒女!

背起爸爸上學觀後感

星期五下午,老師組織我們觀看了一場非常有意義的電影——《背起爸爸上學》。

電影講述了:一個貧困家庭里的兩個孩子,因為媽媽死得早,姐弟倆的學費靠爸爸一人承擔,無奈之下姐弟倆只能一個人上學。他們用轉勺子的方法來決定誰去上學,石娃有了上學的機會,姐姐只能在家乾農活。

石娃漸漸長大了,因為學習優秀,被老師推薦參加“奧林匹克”化學比賽,為了讓弟弟繼續讀書,善良的姐姐嫁給一個比石娃還矮的人,換取禮金,繼續供弟弟上學。石娃沒有辜負家人的期望,在比賽中獲得了第一名。通過不懈的努力,石娃順利考上了大學。可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爸爸在一場大雨中跌斷了腿,石娃為了照顧爸爸放棄了學業。爸爸不想拖累孩子,在深夜偷偷跳井了,石娃聽見了狗叫聲,連忙跑出去毫不猶豫地跳入井中,救出了爸爸。最後,石娃決定背著爸爸去上學。

看完這部電影,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石娃爸爸跳井的情景深深打動了我,一位父親為了兒子的學業,不顧一切,寧可捨去自己的生命,也不想拖累孩子,我深深感受到偉大無私的父愛。當石娃毫不猶豫跳下井救出爸爸時,我也感受到他的勇敢和對爸爸的愛。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疼愛我的人,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姥姥、姥爺……他們無私地關心我愛護著我,而我卻從未想過為什麼,感到這是理所當然。石娃在困難面前不低頭,背起爸爸朝著自己的目標勇敢地走下去,而我們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裡,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來回報老師和家長對我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