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觀後感範文精選心得體會

《榜樣》從幾位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的自身事跡講起,觀看這個節目,相信你會對他們感到由衷的敬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榜樣觀後感,供你參考。

榜樣觀後感篇1

在我國改革開放事業進一步深入開展的今天,優秀的黨員,就像晨曦中的路燈,他們不僅僅照亮了前行的路,更指引著行人向著家的方向。

在觀看了以“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主題的《榜樣》之後,深深地被節目中不同崗位上的黨員同志的信念和堅守所感動:深山中播種希望的老師,用她的奉獻滋養了大山中的孩子;大海上拼搏“瓊沙號”人,以他們的擔當扛起了南沙永固的擔子;各個崗位大有作為的大國工匠,以“創新”的精神擔負起了建設美麗強國的重任。

當“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同志出現在節目中的時候,我的心為之一震。一個94歲高齡的老黨員,節目錄製之前還在手術台上為病人解除病痛,除了手術,他竟然還擔負著研究生的培養、醫院的管理工作。是什麼力量讓他這樣忘我?“為人民服務,是我一生的信仰”,這是他擲地有聲的回答。“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黨的事業忘我工作,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吳孟超同志是這樣說的。

梁啓超曾說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在中鐵裝備的我們,適逢裝備迅速崛起的大好年華。我們就是在晨曦中前行的路人,目標就是迎接那冉冉升起的太陽。此時的天空,已將黑暗拋於腦後,我們的道路也在被路燈照亮。而我們職業生涯路上的路燈,就是這些優秀的黨員:他們可以穿透霧靄,照耀我們的心扉;他們可以指引方向,使我們的腳步更加堅定;他們可以像燈塔一樣,激勵我們向前。

作為一名國企的黨員,我一定會嚴格的要求和管束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周圍的人。也許會迷惘,也許會不定時的“藍瘦香菇”,此時我需要做的,就是抬起頭,迎著“路燈”的正能量,讓積極的思想在你我之間傳遞,讓自己在追趕朝陽的道路朝氣蓬勃。

我一定會記得,當初舉起右手面對黨旗的時候,自己對黨的誓言。

“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在晨曦追趕朝陽的道路上,我一定要努力去做那個照亮道路和他人的路燈,讓我們發出的能量,溫暖所有奮勇向前的人。

榜樣觀後感篇2

26日晚,我在新聞聯播里聽聞八點鐘將在央視一套播出由中央組織部和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節目《榜樣》,便期待著這台節目的播出。

《榜樣》這台節目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以“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為主線,邀請部分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訪談、老黨員現場講述、先進事跡再現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

比如退休軍官苗振水,工作幾十年本應在京享受退休後生活,卻擔當起了河南固始縣駐京黨工委書記,為固始縣的流動黨員撐起一個家,為農民工黨員和老鄉服務。源於對黨和家鄉的感情他每天奔走在北京的各個角落,經過實地調研創新流動黨建工作,使流動黨建從無序到有序,從無為到有為,凝聚起32個黨支部的力量,為在京農民工的發展及家鄉精準扶貧做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再比如教書育人楷模支月英,從19歲考上教師選擇宜春最偏遠的小山村任教,一乾36年,直到退休從未離開。她在節目現場說,她有很多次離開山村學校教學崗位的機會但她都謝絕了。她說,“我不是因為有希望才堅守,而是因為我不堅守就沒有希望”。作為一名南昌姑娘,一個外地人,她始終不願捨棄深山裡的孩子。她在艱苦的環境裡為山里孩子上課,陰雨天接送他們上下學,無數次拿自己的工資給困難家庭的孩子買書···她把一生最好的時光獻給了深山裡的兩代人。

還有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中國伺服器研髮帶頭人王恩東,又有被譽為“工人院士”的中國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師李萬君,更有94歲還奮戰在手術台前的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孟超。

他們都是共產黨員中的榜樣,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看到這台節目深受鼓舞和感動。兩學一做,就是要學習“榜樣”的事跡和精神,向榜樣看齊,做合格黨員。

榜樣觀後感篇3

兩學一做不僅僅是一個活動,這是牢牢印記在我心中的一句話,今天準時觀看了優秀黨員事跡紀錄片《榜樣》,內心對於黨的信仰愈加堅定,《榜樣》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深深觸動著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心。

這些榜樣都是最平凡的普通人,卻用那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將最平凡的事情堅持了一生,恪守初心,不負使命,是他們對自己的要求,正是這種最初最純粹的信仰,讓我們這些熒幕外的共產黨員由心底的折服。

已近乎80高領的羅官章作為一名黨齡60年的老幹部,在退休回鄉的20xx年中為家鄉的父老鄉親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發展,他苦苦探尋產業扶貧“拔窮根”的道路,帶領和指導1500多個農戶種菸葉、藥材、蔬菜,累計增收幾個億,這對於農民而言是何等的不易!在當地農民的心目中,他是真正的好乾部,是優秀的共產黨員,年齡與物質條件在他眼中都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東西,唯有人民的利益與黨的事業才是至關重要的大事,這樣一種對黨的忠誠與為人民服務奉獻的品質深深震撼到我,更會產生一種榜樣的力量去激勵我們一代又一代年輕的共產黨員沿著這樣正確的路子走下去。

在深山堅持奉獻35年的女教師,在周邊的朋友都說她傻的時候,她卻回復一句“山里需要我這樣的傻子”,這句話擊中了我的淚點,現代社會,物慾橫流,一些忘記初心的為官者貪腐無度,人與人之間的冷漠與人心的功利也更加明顯,但就是有這樣一些共產黨員,她用行動回擊現實,用行動證明自己對黨、對人民的感情。我們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要不斷的提升覺悟,最初入黨時的誓言不要丟掉,奉獻也不只是說說而已,通過榜樣的堅守與奉獻,我們可以看到共產黨員身上那種光輝,這種精神無法計算與衡量,因為它是無價的!

節目中還介紹了一些為國捐軀的烈士黨員的子女,他們為我們介紹了他們的父輩曾以黨員的身份,抱著樸素的利國利民主義理想為這個國家的未來做出過的奉獻,他們之中有的奉獻了健康,有的奉獻了生命。我們生活在新時代,沒有當時的戰亂,沒有當時饑寒交迫,相反我們現在生活的很幸福,優渥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吃穿住行都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思想境界也會隨之改變,但無論如何改如何變,都不能忘記最初入黨時自己的誓言,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運用專業知識為人民民眾解決法律糾紛的能力,就應該去踐行自己的誓言,無論身處何方,從事何種行業,都是可以實現最初的理想。

榜樣的事跡很多,這也讓我們看到中國共產黨黨員的崇高追求與信仰,這是任何物質都無法撼動的,同時又是我黨不斷向前,開創新篇章的動力,一代又一代共產黨員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韶華,甚至生命,去帶給更多的人民民眾幸福,這是每一位共產黨員的初心,這些榜樣不僅有這樣的初心,並且一直堅持住初心,我們無疑要這樣繼續做下去!新時代的我們,能奉獻的可以更多,我們遠比這些榜樣黨員們受到了更好的教育,我們就要運用好這些科學文化知識,更多的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年輕人,更不要懼怕吃苦,生活條件可以苦一點,但是精神追求不能匱乏,不能因為物質利益違背初心,有榜樣黨員就有黑名單黨員,那些違法亂紀,貪污腐敗的共產黨員同樣也有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只不過他們沒有一直堅持住自己的初心,才走到了歧途,當我們迷茫時,想想這些榜樣的事跡,就會堅定主腳步,跟著最初的信仰一直走下去。

榜樣觀後感篇4

通過觀看《永遠在路上》《榜樣》專題節目,讓人感受頗深,感動的同時還有警示,真可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榜樣》讓人不忘初心才能砥礪前行。初心是起點時心懷的承諾與信念,是困境時履行的責任與擔當。居安而思危,我們都有理想,也曾豪情萬丈。如何在複雜紛擾的世界,保持初心,防止迷失和麻木?人最怕的是心死的尸位素餐,那樣整個生活便是一潭死水,整個民族沒有朝氣。奮鬥與理想這兩個最可愛的天使都會離你遠去,還有誰願意靠近?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也不能忘記過去,更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榜樣》讓我們黨員幹部深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相同的信仰。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偉大的成功,有許許多多的成功經驗值得總結,但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法寶。為什麼共產黨能夠把那么多的優秀志士聚集在一起?而且肝膽相照、患難與共?為什麼有那么多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革命的勝利前赴後繼、拋頭顱、灑熱血?為什麼共產黨和她領導的軍隊能經受任何艱難困苦的挑戰和失敗挫折的考驗,百折不撓地走向最後的勝利?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崇高的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只要民族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需要,他們赴湯蹈火亦在所不辭!

《永遠在路上》看到了曾居廟堂之高的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三隻重量級“大老虎”接受採訪,在鏡頭前為自己所犯罪行深切懺悔,情至深處禁不住老淚縱橫。其中給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身陷囹圄的“衰老”,聯想起昔日的位高權重、意氣風發,

反腐沒有休止符,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風廉政專題片的播出,明確透露出黨中央對反腐敗一抓到底的決心和信心,斷然打消在貪腐問題上思想動搖的僥倖心理。再考慮到該專題片播放的時間,是從10月17日開始到25日結束,恰好十八屆六中全會檔期是24日至27日,全會主題便是研究全面“從嚴治黨”大課題。不難揣測,《永遠在路上》反腐紀錄片是在為十八屆六中全會的召開造勢,也等於為制定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提前預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永遠在路上》紀錄片絕非讓廣大領導幹部乾巴巴地當個“看客”,真正觸及廣大幹部內心的靈魂才是應有之義。看著這些落馬高官,哪一個曾不是叱詫風雲,哪一個不是人中龍鳳?但他們因攀比心態、僥倖心理,思想信念動搖了,禁不住誘惑,耐不了寂寞,最終卻身陷囹圄而自身難保。真應了孔尚任《桃花扇》中那段話“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每一名公務人員在入職前和升職前有必要切切實實把自己擺進去,真切去感受、去思考貪腐後落馬的淒楚境地,真正從心底根治“不敢腐”的恐懼感。

腐敗是高壓線,黨中央刮骨療毒的勇氣不可小覷。希望領導幹部不僅看懂黨中央的良苦用心,更應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絕不成為下一個倒在貪腐高壓線的官員。

最後借用林則徐虎門銷煙的一段話與君共勉,“爾等更當觸目驚心,如再觀望遷延,以身試法,則是孽由自作,死有餘辜,毋謂言之不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