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道戰的觀後感三則

地道戰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在華北平原上抗日軍民利用地道打擊日本侵略者的作戰方式。下文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地道戰的觀後感三則,歡迎大家參考。

《地道戰》觀後感

“地道戰,嘿,地道戰……”,每當這首歌縈繞在我耳旁,便有一股莫名的吸引力,是我不由自主的抬起頭,望著螢幕,久久不能釋懷。心中湧出一股衝動、一絲靦腆、一抹痛恨、一縷埋藏於心裡的愛國之情。日本給中國帶來的傷痛我們是永遠難以忘卻的,也是不能忘卻的。1945年8月15日,這是一個改變中國悲痛命運的日子,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了戰爭結束了戰爭的局面。

《地道戰》全片的劇情是1942年,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對冀中抗日根據地發動大掃蕩。日本鬼子從炮樓出來不斷襲擊鄰村老百姓,進村後,他們燒殺搶奪,無惡不作,老百姓對他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這一部關於戰爭時期的革命電影,那時日本正因絕的自己強了便開始略、搶中國的地盤,中國的女生老人兒童八路軍都是死拼搏死傷多人。而且日本還殺害了許多無辜的生命,之後正因中國沒有人不的武器強,因此被打敗了很多人都去當了漢奸,但是大部分人都堅強不屈用自己的智慧來與敵人搏鬥。

人們在艱難中想到了地道,人們齊心協力開始挖地道人們將地道口弄的十分隱蔽的地方,而且還將家家戶戶都連在一齊,但是正因不夠完善被日兵發現了,他們往裡面灌水、放煙、放火

之後,人民對地道更加的完善,他們發奮的挖呀挖,而且還壘了好多牆,牆上有很多槍口,只要日兵一來便沖搶口中打槍打完後立刻轉移又重一個槍口打然後再轉移。這一槍,那一個手榴彈,讓日兵驚恐不已,不知要打哪裡,地上還有地雷只要日兵一靠近就會爆炸,讓日兵死傷無數,之後人們又打倒了日本的炮台,人們把所有村的地道都練了起來,還在洞裡加了許多機關,而且防水、防火、防煙。

人們還建造了野外地洞,挖了許多出口,有的在地板上,有的在樹洞裡,有的在牆縫裡。人們一步步向成功靠近,1945年人民們開始地道大戰,聯絡各個村的民兵,還有特工隊,開始向日本戰鬥,殺了湯司令,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透過這部影片向我們展示了偉大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日本人是那么自私、貪婪,是永遠不能得逞的。我們的完美生活,是他們用鮮血和汗水換來的,因此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也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做出貢獻。

觀《地道戰》有感

觀看了《地道戰》這部影片後,我感慨萬千。影片主要講的是1942到1944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打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新創造的鬥爭方式——地道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故事。

說起冀中平原的人民,他們是很了不起的,他們一面抗擊敵人,一面在黨的領導下,團結起來,不斷地挖地道,使地道的規模越來越大,就像影片中說的那樣,家家相連,村村相通。

說地道戰是奇蹟,我覺得冀中平原的勞動人民更是奇蹟,因為是他們創造了地道戰,神出鬼沒地打擊了敵人。地洞內什麼氣孔啊,孑口啊,岔道啊,無論敵人怎么使出殘酷的法子,他們總是想辦法克服!那獨特的聯絡方式也叫人驚嘆不已!

冀中人民們那英勇頑強的鬥爭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面對著日本鬼子的“燒光、殺光、搶光”政策,他們臨危不懼,堅貞不屈,仍然英勇奮戰,趕走了侵略者,保住了冀中平原,保住了自己的土地。

與他們相比,那些漢奸,那些賣國賊是多么可恥!這些人不但背叛了祖國,同時也背叛了自己!他們是中國的敗類,是中國人的恥辱!

敬佩智慧勤勞勇敢的冀中人民,他們利用地道戰不但堅持了生產,還粉碎了敵人毒辣的“大掃蕩”,有力地打擊了敵人,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電影《地道戰》觀後感

10月30日,我觀看了電影《地道戰》,它主要是講:1942年到1944年那幾年,日本侵略軍在冀中平原上“大掃蕩”實施了三大策略:“殺光、搶光、燒光”。冀中人發由於軍力不足,不能對抗敵人,就創造了新的鬥爭方式----地道戰。創建地道戰以後,敵人就往裡面攻擊,想方設法地破壞。但是聰明的冀中人民又想到了很多妙法來防備,敵人沒有得逞,他們既怕又恨,但又對我們沒辦法。在地道里作戰時,民兵隊長高傳寶利用人群來傳播訊息,使隊長的意思能傳播給人群。人們有了地道戰,敵人的“掃蕩”粉碎了,冀中人民取得了勝利。

觀看這部電影的同時,我一直在想,為什麼古代的中國人民如此聰明,而現在的中國人卻如此地脆弱無能,就拿諾貝樂獎這個事例來說吧,在外國已經有很多人得了諾貝樂獎,但我們中國卻只有幾個人獲得了諾貝樂獎,真是天壤之別啊!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中國人並不比別人笨,為什麼會這樣?告訴你吧,因為我們中國人不懂得合作,只懂得為自己爭權謀利。我們回想一下《地道戰》吧,如果他們不合作,能修建成地道嗎?如果他們不合作,能想出防毒方法嗎?所以我呼籲大家不要再爭取權謀利了,你倒不如把爭取謀利的時間來為國家作奉獻,這樣也許對你會更好。

同時,我也希望我們小學生好好學習,不要玩世不恭,好好學習,不要辜負大家對你的期望,長大為國家做奉獻。以史為鑑,珍愛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