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傳觀後感650字左右

《阿甘正傳》描繪了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福瑞斯特·甘自強不息,最終“傻人有傻福”地得到上天眷顧,在多個領域創造奇蹟的勵志故事。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阿甘正傳》觀後感650字,一起來看看吧。

《阿甘正傳》觀後感650字作文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夾心朱古力,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你嘗到的是哪種味道。"這是我在電影《阿甘正傳》中學到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阿甘是一個腿有殘疾的孩子,並且智商只有七十五,在學校中經常聽到同學們罵他傻子,就連老師都覺得他太傻了。可是他的媽媽並不認為,所有的人都認為他不會有好的未來,可是他的媽媽卻相反,不斷地鼓勵他,激勵他。正是因為有這樣一位母親,他才會在他的人生路上獲得成功。

珍妮是她的第一個朋友,也是最重要的朋友。有一次他的幾個同學欺負他,珍妮讓他跑。可他沒辦法跑太快,眼看要追上了,突然他擺脫了支架,擺脫了欺負他的同學,擺脫了一切。他像一匹駿馬奔跑了起來。此時我的心仿佛也奔跑了起來,隨著阿甘跑向遠方。

他畢業後便參加了軍隊,遇到了一位戰友。其他戰士都嘲笑他是個傻子,可那位戰友卻不認為,還為他出頭。在一次戰鬥中,他們受到了攻擊,阿甘想起了珍妮讓他跑的情景。等他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時又想到了戰友,他又跑回戰場上把受傷的戰友一個個送到安全的地方。當他找到那位對他最好的戰友時,戰友已經奄奄一息了。臨別的時候,最愛的戰友對他說了他的理想。阿甘之後便按著戰友的理想當了蝦船船長,跑遍了美國。

阿甘和珍妮結婚了,有了小孩,不幸的是珍妮不久後就死了。阿甘像小時候那樣把小阿甘送到校車裡,突然一陣風吹過,腳邊的羽毛飛向了天空……

人並不需要太聰明,但不能不努力。我們要像阿甘那樣去做一個努力的人,才能在回首來路時可以對昨天的一切無悔,才能擁有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傳觀後感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於你。”阿甘母親的這一理解,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屬於自己的生活的奇蹟。從智商只有75分而不得不進入特殊學校,到橄欖球健將,到越戰英雄,到蝦船船長,到跑遍美國,阿甘以先天缺陷的身軀,達到了許多智力健全的人也許終其一生也難以企及的高度。

在影片的開頭和結尾你都會看到:在廣闊的藍天下,一根輕盈而潔白的羽毛從天而降,緩緩地降落在阿甘的腳下。這其實是影片在暗示:這個世界上,如果有人把生命看得像羽毛般純潔,平淡而美麗,那么,這個人一定是阿甘。

阿甘天生就注定不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幼年的阿甘腿有殘疾,阿甘的母親不得不為兒子套上一個笨重的鐵架子,以輔助行走。放學後,同伴們在路上譏笑他,玩弄他,追趕著扔石頭。女同學珍妮喊道:“阿甘,快跑。”阿甘驚慌,拔腿就想跑,跌倒了掙扎著爬起。漸漸地,鐵架子不在束縛著他,他奔跑如飛。同伴們追不上他,眼睜睜的束手無策。這是阿甘人生中的第一個奇蹟。

憑著驚人的奔跑速度,阿甘進了橄欖球隊,以後又進了大學並最終順利畢業。不久,他參加了越戰。在越南戰場上,阿甘的部隊中了埋伏,一聲撤退令下,阿甘記起珍妮的囑咐:“打不過,就跑。”阿甘於是轉頭就跑。他成了唯一倖免的人。阿甘如果不是跑得快,就不可能後來返回去救出負傷的戰友;阿甘如果不回去拯救戰友,那么阿甘也就不是阿甘了。

阿甘是真的傻嗎?並不是。他雖然在別人看來貌似很傻,但其實卻比大多數人更理解人生......

《阿甘正傳》觀後感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幸福的人,一種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存在就是一個永久的奇蹟,而這就是人生。每個生命都是上帝創造的的奇蹟,無論你承認與否。

生活就像手電筒的一開一關,有時明亮的晃人的眼,有時有又陰暗沉悶。在明暗交錯的時光里留下純真。

阿甘,以一個純真的角度為我們詮釋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常常,我們看錯了世界,卻說世界欺騙了我們。這就是人類的悲哀。

我們總習慣於用我們的思維去思考世界。我們總以為人生是反覆無常的。然而,正是有了這些苦難與磨難才鑄就了人生的輝煌。苦難與輝煌並存,這並不是個悖論。

總是在最深的絕望里才能遇見最美麗的人生。上帝在給予我們磨難的同時也給予了我們希望,只是通常我們只看到了磨難,而看不見希望。其實希望就藏在內心的最深處,無論你承認與否。史鐵生說,孩子啊,這是你的悲哀,亦是你的福祉。黑夜給了我們黑色的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夠用它去尋找光明呢?

總喜歡思考最深處的人性。人性是美的,無論你承認與否。只是通常我們習慣於刻意的忽視它。這或許就是悲劇的根源。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世界,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自己。只要我們相信人性的美好,那么即使是身在地獄,我相信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天堂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