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審判觀後感 思考歷史的重量

《東京審判》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下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一場戰爭罪犯的審判隨之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東京審判觀後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東京審判觀後感篇1

讀完《親愛的爸爸媽媽》在老師的推薦下我觀看了《東京審判》這部令人振奮的電影。

戲中我總算是看清了日本人的醜惡嘴臉。原來所謂的大和民族之美德就是在喪盡天良地殘害了他人後聲嘶力竭地為自己所犯下的事實做無謂的掩護,狡辯。

大作家雨果能勇敢的批評上司,請問日本人敢嗎?西德作家明赫白能坦誠地為自己民族犯下的錯表示歉意,請問日本人有這樣的膽識嗎?日本人唯一的行動就是妄想以狡辯來掩蓋那段不堪的歷史。《東京審判》充分地體現出了日本人那種無恥,天真,可笑的想法。現在的生活,幸福而安寧。人們流連忘返,逐漸開始遺忘,遺忘那些曾經的淚水、鮮血,遺忘那些吶喊、那些不屈……日本人殘害了我們多少中國人?而我們為什麼不加倍奉還?我想這體現了我們中國人民的大度,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但是日本人何止是侵犯了中華民族,他們的狼子野心令之喪心病狂還侵犯了其他不同的民族。

課本中安格爾的問題真讓人拍手叫絕,他讓人大快人心,因為他駁回了小日本的歪理,對於有種做,而卻不敢承擔責任的人來說,這叫孬。說白了,日本人就是孬種……

美國當時為何不多發射幾枚核子彈?也好讓這種殘渣滅絕於人間。他們根本就不配使用“人類”這一頭銜,因為他們玷污了它;他們更不配做高級動物,因為他們沒有這種資格。

最終的戰敗,是上天對他們最好的懲罰。他們卻在“搖尾乞求”裝可憐,但試問日本人在侵略時可曾可憐過無辜的老百姓們?

若干年後的今天,不是我們中華民族不忘記,而是我們不能忘記。古人云:殺父之仇豈可不忘也?可這似乎比“殺父”更深的仇恨怎能忘懷?

至今,目睹日本人那猥瑣的樣子就讓人不覺一陣噁心,這就叫遺傳吧!

看完了電影,發泄完滿腔的怒火之後,人生的哲理又打擾我,那便是:

做人需坦誠,有錯必糾,這樣才能求得他人原諒,融合於新的生活中。

東京審判觀後感篇2

此時我的內心心潮起伏,感慨萬千。長到十八歲,對於發生在半個世紀前中國的這些歷史竟知之甚少,我的感覺慚愧羞顏。日本軍國主主義者的罪行無須再重複,史冊上銘記深灼。腹中翻滾的憤怒的火焰已蔓延每滴血液,對日本戰犯無恥的抵賴,死不認罪的美化侵略的噁心辯詞,以及他們骯髒靈魂的鄙視,已經到達極至而無可言表。

已經成為成年人,已經切切實實接下了振興中國重任的自己,此時,更需要對我們這一代進行一番自省。

在看到一幕幕梅汝?為祖國的尊言而利益而精彩駁辯之時,同學們不約而同的掌聲已能說明許多。雖然只是幾個班的同學,可卻代表了一代人的思想風貌。我們時刻懷著熱烈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尊,這是一個民族得以永存的前提!當時,我為梅汝為的英勇表現而自豪,他是中國與列強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一名偉大戰士,同時,我敢為身邊的同胞們能時刻懷有這樣強的意識而振奮。一般力量充斥全身,只有銘記恥辱的民族才是有希望的民族!

可是,在幾天之後,我竟聽到有同學說,當時看的時候悲憤交加,現在看完了,也就不覺得有什麼了。聽到此,血又一次湧上臉頰,我想大吼,我想斥責她對於恥辱的不屑一顧,可卻最終忍住,一股悲涼湧上心底。

看到紅火的勢頭,中國人總習慣於盲目樂觀。前途大好,躋身世界強林,勝利在望……可卻沒看到潛滋暗長的危機。

中國人民被殺害不可懼,正是因此,才激起千千萬萬愛國英雄站起來。而一個民族意識的磨滅才是真正的滅亡。那是一種無形的,卻可以吞噬中華殆盡的惡魔。大屠殺之後,有民眾的遊行,有奮起的反抗,而在一次次腐朽低俗的思想侵襲浪潮襲來之時,卻有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少年蜂擁而上痴迷狂醉。這些人,可是我們中華振興的有生力量呀!

剛出道的當紅歌手、主持人楊丞琳,當有人問她抗日戰爭打了多少年時,她面不改色地答道,十一年,別人糾正她說是八年,她一臉純真可愛地嘆,才八年呀!又有人說南京大屠殺殺害了中國30萬同胞時,她笑容甜美地答,才三十萬啊?

頓時罵聲鋪天蓋地捲來,而楊丞琳什麼也沒表示。她甚至還說,她做夢都想成為一個日本人,對日本的崇拜痴迷不可自拔!

聽罷心寒不已,被日本的鐵蹄這樣踐踏之後,居然還有中國人厚顏無軀到這種地步!可畏可悲啊!

當下的青少年,也沒少比楊丞琳更無恥的,《蠟筆小新》等腐蝕靈魂的影視文化傳來時,各電視台爭相熱播,青少年們一邊被腐蝕荼毒,一邊振振有詞,中國的漫畫比起日本的漫畫,簡直不能叫漫畫。

我想起東京審判中,當檢察當問及日本戰犯東條英機如果歷史重來,是不是還會選擇侵占中國,東條英機義正辭嚴地回答:“是!”

文化侵略就是日本在文明時代對中國發起的又一場無形的毀滅性的侵略啊!而此時,多少人麻醉其中?

戰爭才剛剛離開我們50年哪,我們就把恥辱忘得一乾二淨?我不是泛泛無心的呼號,是出自內心的反省啊!東京審判有一句台詞:“要真正經歷和體驗,才能感覺到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和殘忍。“可是,還要再經歷一次殘酷的戰爭,當代的人才會明白嗎?可是再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

止不住的骨寒哪,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是這樣迫在眉睫。我不否認文化知識的重要性,可是,沒有人文精神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再高的技能也是白搭。尖端人才大量外流,看吧,當初高分的學生多少留在外國不歸了,再高的升學率,也升到外國去了。中國是沒有外國尖端的項級實驗室,是沒有那么高的待遇,可是,這是生你養你的地方啊,哪有翅膀硬了嫌棄老巢的呢?

我在想,等到我有了小孩,他一懂事,我就會給他看《東京審判》,否則,當他長大我教不聽他的時候,又成為一個像楊丞琳一樣無知的國人。

我不是鼓抵制日本。當初日本人民也是被統治者矇騙。並且當今社會,只有國際間相互協作才能更快地發展自己,實現共贏,閉門造車只有讓自己落後。我們要辯證地看問題,我只是針對當前中國許多讓我骨寒的現象,告誡當今中國的青少年,看看,梅汝?是怎樣做中國人,而你們又是怎樣做中國人?

洋務派的一句話,我覺得至今還很受用於中國,“師表長技以自強”!

東京審判觀後感篇3

《東京審判》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盟國組成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進行審判的那段歷史。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這部戲的很多鏡頭都讓我難以忘懷。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開頭,是因為法官的座次問題,梅汝敖堅持一定要按日本簽定投降書的順序排列法官的座次,因為這關乎中國的尊嚴,這是一個中國人的堅持,這是一個中國法官的堅持,錚錚鐵骨,義正詞嚴,最終,法庭長只能對梅汝敖說:you win……。還有一段對話讓我印象很深:

“中國會因為有你這樣的鬥士而自豪!”

“我不是鬥士,我是法官,中國的法官”

這短短的兩句話讓我震撼,它表達了一個中國人的自豪和自信,讓我為中國有這樣的一個法官而感動。

第二次讓我震撼的是當進入判決階段時,一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和一句極富湖南特色的地方方言“只要打不死我,老子就要站起來”,濃重的壓抑,激昂的鬥志充斥了螢屏,一個砰然摔碎的水杯,一個不大的投票箱,梅汝?慷慨激昂的講話,緊揪住了我的心。儘管早已經知道了答案,但我依然不知所措。 “NO”“NO”“YES”“NO”“NO”“YES”“NO”,我的心已經開始發涼了,失望,不,絕望已經開始浮現於眼前,11個法官如果按這個頻率出現,中國將沒有任何的機會,“YES”“YES”“YES”“YES”,MY GOD!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有一刻我會喜歡英語。漫天的烏雲突然消散了,心裡別提多敞亮了,真有撥雲見日,花開月明之感。痛快!他又贏得了勝利,他用對戰爭犯的正確判處,告慰了了百萬被屠殺的中國國民的亡魂。

這部電影提醒國人勿忘國恥家恨,真實比好看更重要,在法庭上的論戰的撼人心魄。身體裡流著中國鮮血的我,絕不會忘記。就像英達說的那樣:“人家都沒有忘記我們就更不能忘記了。”這部片值得我們銘記心頭,一次次的觀看。

東京審判觀後感篇4

昨天下午,學校組織看了《東京審判》,讓我、讓大家都再次為日本人的無恥、兇殘所激怒!

黑底白字,簡潔而富有韻味,主人公深沉而有力的敘述,帶這我們走進了那段已經在記憶中淡去的歷史……

影片的開始,鏡頭慢慢地滑過戰後日本的廢墟,滿目的滄痍,萬物的蕭條。這個發動戰爭,妄想征服世界,而給其他國家帶來巨大痛苦和災難的國家,最後得到了什麼?僅僅是悲哀、是死亡。他們斷送了自己國家的大好前途!

法庭上那段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影片紀錄的血腥讓六十多年後的我都覺得刺鼻。而他們居然能輕描淡寫的說那是哥哥對弟弟規勸無效後的微懲,居然能厚顏無恥的說是中國平民對他們的反抗才引起了他們的屠殺。中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驅趕侵犯家園的強盜反而被指責成暴民,這是多么可笑的邏輯!

在審判中,每一位人員固然都功不可沒,而其中的一位證人令我更為敬佩與感激。那位證人就是一個退役的日本軍官,很遺憾我已經不記得他的名字了,雖然我一直努力地記著。作為一日本退役中將,他出庭指正他原來的上司,指正他的國家犯有陰謀侵略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也許這會讓他受到威脅,也許這會讓他受到日本人民的蔑視與攻擊,但是他選擇了正義!正因為他的出庭指才使我們的指正更有說服力,我們作為中國人,都應該感謝這位正義的使者!

東京審判從1946年5月開庭,一直持續到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零七個月,最終把東條英機等7名戰犯送上絞刑架。

在21世紀的今天,和平與發展是共同進行的,背離只會自取滅亡!讓我們牢記歷史,珍惜和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