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與人觀後感3篇

宇宙與人觀後感1

浩瀚之宇宙,萬物生靈。哲學並不神秘,它就是一個人對於世界和社會的看法和態度,並為解決有關問題提供一種思路。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的任務不在於如何解釋世界,而在於如何創造世界。

過去我們總認為唯物主義是唯一解釋世界存在的正確理論,即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意識由物質來決定,並對物質具有反作用。但是如果世界是由物質唯一決定,那么整個世界就是由原初的一團死的物質,而形成一個非常有組織、有秩序、有方向、有目標、極其具有合理性的宇宙演化序列。顯然單純的唯物觀和唯心觀都難以解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實際上,萬物的存在意義都不在自身中,而是一種過渡,並從屬於某種更超越的目的、目標。大自然就整體就是一個有機的組織,各部分相互協調並承擔著統一於某種普遍廣義秩序的功能。這種現象就是宇宙存在著內在的、預設的和諧的秩序。哲學已從生物學中重新發現了生物設計的“目的性”,自然進程的“目的性”是一個普遍的理念。只有理解了這種目的性,才能超越對於自然過程的機械性解釋。

宇宙進程絕對不是無組織、無目的、無理性的。在貌似無機與偶然的大自然的事件之後,存在著一張神秘而不可見的網。在這張網上有目有綱,這個無形而存在的秩序之網,也就是老子所言的“天網”,就是“天道”,也就是莊子的“天籟”,就是黑格爾的“邏格斯”、“絕對理性”,康德的“先驗理性”。顯然這種以“信息”和“能”概念為基礎的超越物質和精神的第三類哲學本體範疇,實際上對唯物論與唯心論的對立,已經作了某種有意識的消解。這一觀點可稱為辯證唯理論。

宇宙的本體存在是理性的存在。這種理性,就體現在自然現象之後的秩序、法則、組織。這種理性不是被人的思維所主觀決定的。相反,人類思維是以符號系統模擬和把握著宇宙中存在的本體邏輯組織。

現實的世界是一個二重性(現象/本質)的世界,一方面是物象的,似乎有實在性的世界。另外還有一個深藏於實物之內的信息性的世界,其中有數學規律以及各種邏輯秩序這才是物的靈魂。

不僅是生物,而是宇宙,存在本身是有生命的。宇宙的存在、發展進程,也是一個自我組織、自我協調的進程。這種自我組織和自我協調的運動實際上也就是將宇宙不僅理解為實體,更理解為“主體”,即活的有面的而且是具有邏輯組織和目的性的實體。這種哲學顯然應該是生命哲學。

宇宙的豐富多彩就在於此。

宇宙與人觀後感2

上周的馬克思課,老師讓我們觀看了一部科教片《宇宙與人》。在將近一個小時裡,我通過這部科教片第一次真正地了解到我們所生活的這個星球,這個星系,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雖然這些了解都是很淺層的,但是卻讓我掌握了一些關於宇宙包括物種起源的基礎知識。身為一個人類,一個大學生,也許這些有關宇宙的知識對我們的學業,生活沒有任何幫助,但是我還是覺得自己很有必要擁有這方面的知識,它們潛移默化地影響我的人生觀,世界觀。

比如,在科教片中介紹到陸地物種起源於海洋物種的時候,曾說到,那些古老的海洋生物,它們之中大無畏的勇敢者爬上了陸地,勇往直前,最後就進化成了各種陸地生物,人類就是其中某些勇敢者的後代,因此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其實,之前有關勇敢的勵志故事或者勵志名言佳句,但是還是遠不如這句“人類的身體中都是勇敢者的基因”來得有感染力。勇敢,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所以我們要激發這種天性,去面對那些橫亘在我們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才不愧對那些造就了我們的勇敢者的饋贈。

行星,恆星,宇宙的生命長度都是動輒以億年來計,而人的生命長度最多不過區區百多年,相比而言,人的生命長度可以忽略不計。雖然,人類的生命長度是有極限的,但是生命的寬度卻沒有人知道它的極限所在。所以,我們人類所該追求的不是如何延長生命的長度,而是在有限的生命長度里,拓寬生命的寬度。生命的價值不在其長度,而在其面積。所謂生命的面積,在我看來,是指其對這個社會或者這個社會的某個組成部分所產生的影響。當然,所謂的影響必然是推進社會發展的正面影響。

人類在這個浩瀚無垠的宇宙中是極其渺小的存在,但我們的出現卻是宇宙的饋贈。我們應該珍惜,珍惜我們的生命,珍惜孕育生命的地球。

宇宙與人觀後感3

對於宇宙太空,我一直都沒有清晰的概念,只是表面的認為地球以外的天空就是宇宙太空,直到今天看了《宇宙與人》這部電影后,才對宇宙有些基本的認識。對於宇宙的形成,這個問題迄今仍有多種說法,其中宇宙大爆炸模型有較多的觀測來支持,又被稱為“標準宇宙模型”。時間在流逝,人類在進步,人們對宇宙太空的認識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了宇宙的不凡。對於我來說,由於興趣問題,一直都沒有多注意這方面的知識。直到今天,通過電影真正見識到了宇宙和人類進程的偉大,感覺上有點不可思異,不得不對自然界的神奇產生嘆佩之氣,也對科學家們佩服不已。他們用盡畢生所學揭開了宇宙的神秘面紗。

人們對宇宙的探索,開始於望遠鏡的發明。400多年前,荷蘭人發明瞭望遠鏡,使人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透過各種探索,人們發現,太陽其實是一個火球,體積相當於11個地球。太陽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燃燒,發出光和熱,照亮了地球,也照亮了生命之源。太陽在燃燒中衰減,在不可知的未來,太陽可能有燃盡的一天,到時宇宙將是一個黑暗的世界,這也意味著地球的毀滅。陽光是萬物之本,失去陽光,便失去了生命。

動植物的生長,人類的進化,都離不開陽光。最早的植物是生活在海洋中藻類,它們吸收陽光,釋放二氧化碳。幾億年下來,植物製造的氧氣則是使世界錦上添花。由於各種分子運動,4億前在天空中形成了臭氧層,也在這個時候,生命從海洋向陸地延伸。當氧氣達到一定的飽和程度,動物也在進化,發生突變,所以世界上的動物種類也越來越多,也就有了人類的出現。人類的出現,才是世界真正存在的關鍵。人類是由猿分離出來的,最多不會超過1000萬年。和其他動物相比,人類的各種機能最複雜,最神奇。人類延續了地球的生命,也延續了偉大的世界。有幸成為社會的一員,我感到很榮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人類的偉大和不平凡。

這次的電影,讓我重新認識了宇宙,也重新認識了人類世界。宇宙太空的浩曠神秘,讓我感覺到人類的渺小;人類的生命歷程,讓我感到生命的可貴。在以後的日子裡,我會多點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來充實自己的人生,讓自己過得更充實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