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

不管行醫道路多么艱巨,行醫條件多么艱苦,“最美醫生”他們懷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一種對生命不離不棄的執著情懷。本文是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希望你能喜歡。

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篇1

偶然一次機會,在家收看了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20xx年度《尋找最美醫生》頒獎典禮,頒獎典禮運用小片+訪談+ 獻獎的方式。通過一個個感人的細節,一段段真情的流露,展示了“最美醫生”們的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崇高境界和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看到他們的事跡,給予我滿滿的感動和激勵。

就像主持人說的:大愛,不止是無私,更是懷寄天下黎民蒼生的守護;生命,不止是珍貴,更是衡量人心的標準。出現在頒獎典禮上的“最美醫生”中,既有96歲高齡仍堅持在一線義務坐診的眼科專家張效房;也有獨自堅守偏僻山鄉40餘年,服務方圓幾百公里的藏族醫生占瑪澤仁;也有從醫67年、見證我國愛滋病防治歷程的新中國首批留蘇女博士陳菊梅等等,雖然很慚愧我已記不清有些最美醫生的名字和事跡,但是銘記著同為醫務工作者,同樣被人們稱為是白衣天使,他們卻一直在堅持他們的夢想,做著同行不願意做的事,那不是一句口號,一時熱情就能完成的壯舉,那需要一份默默的付出,需要一份真誠的愛,更需要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一個又一個故事在傳達的不是英雄般偉岸的形象,而是把這些故事匯聚成一個道理:能看到自己為病人創造出的笑臉和幸福,能夠親手再救一個人就足夠了。記得主持人問張效房老專家:“張老,在您眼裡,什麼樣的醫生才是好醫生”張老笑著說:“病人說你是好醫生,那你就是好醫生,”是的!病人的認可和微笑才是廣大醫務工作者永恆的追求。

不管行醫道路多么艱巨,行醫條件多么艱苦,“最美醫生”他們懷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一種對生命不離不棄的執著情懷,用自己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生動內涵,勾畫出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尋找最美醫生”首次將“最美醫生”的稱號授予創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第一個愛滋病專業護理團隊的護士長杜麗群,她和她的團隊在愛滋病的搏鬥中,用醫者之愛溫暖每一個患者,給身處絕望與黑暗的病人帶來了希望,用自己的光和熱給每一個患者帶來了生命的奇蹟,看到特別的感動。

救死扶傷是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職責,看到他們,給予了我很大的鼓舞,感覺有一種力量在血液里涌動,讓我渾身充滿力量和動力,我要學習他們的堅持,學習他們的忘我,學習他們的無怨無悔,哪怕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會從點點滴滴做起,從普普通通的小事做起。其實,他們做的事是那么平凡,然而只有真實的平凡才顯得偉大,很多“最美醫生”在基層,他們克服了嚴寒、冰雪、高原缺氧、交通閉塞等卑劣的自然條件,在基層第一線,用樸素的情懷,高尚的品質譜寫出最美人性和生命的讚歌。

看完典禮後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我也在思考自己,是否在自己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否在取捨之間真的做到了問心無愧?是否在面對生命垂危的病人時心中不會疑慮?是否真的以“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去踐行社會主義價值觀?我想《尋找最美醫生》留給我們的除了感動和敬佩應該還有思考!

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篇2

我收看了《尋找最美醫生》頒獎典禮,在獲獎的每位醫生背後都隱藏著感人的故事,這深深觸動著我,讓我情緒波瀾起伏,細細品味著平凡的崗位上不平凡的故事。

一個95歲的老人,張金哲,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有著顯著的社會地位和榮譽面前,顯得很平淡。依舊每天堅持在工作的第一線,授人以漁,帶著疲憊和多病的身體,以患者為朋友,讓千萬家庭重獲開心的笑容。

詹紅教授,一個沒有日夜概念的女人。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急診科,豁達的胸襟,堅定不移的敬業精神讓我肅然起敬。

社區醫生嚴正,和鄉村醫生次仁班覺、駁克乃·開肯都是在極其艱苦的工作環境下,奮鬥在惡劣的老、少、邊、貧地區。用他們一顆真誠的心,仁慈、美麗的舉止譜寫了生命之歌。生動詮譯和實踐了治病救人的奉獻精神。次仁班覺六代免費行醫,138年的堅持,始終免費看病,讓西藏的同胞親切的稱為“聶榮草原最溫暖的太陽”。這是人性和生命的壯曲,讓人內心深處除了感動,還有深深地震動。

鄉村醫生承擔著為農民兄弟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重要職責,是最貼近基層以大眾的生命守護者。多少年來,他們紮根田野,服務基層,以樸素的情懷、高尚的品格,為發展農村及偏遠山區的衛生事業和保護農民、牧民的健康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向他們致敬,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由於我也是從事基層公共衛生工作,要以他們那顆火熱的心為榜樣,用我的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作風幫助身邊可以幫助的人。我決心在以後的工作中始終以為病人服務為準則,建立正確的價值觀,淡泊明志,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孤單,時時刻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耳旁響起了賈文青醫生那句“別哭,我最愛的人”的歌聲,她臨終捐出了眼角膜,把張衛達醫生的“大愛無疆”實現的淋漓盡致。中國援非醫療隊、北京協和醫院醫療隊,有著瞬間的輝煌,那就是永恆。有綿恆堅持的60年,那就是執著。感謝同行譜寫的一首首生命之歌,樹立了一支支標桿。在今後,我要學習他們,堅持忘我的敬業精神,讓我的工作里也珍藏著那51把鑰匙。

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篇3

不管行醫道路多么艱巨,行醫條件多么困難,在不同環境、不同不同地區及不同職稱的醫生,都懷著一顆金子般的心,一種對生命不離不棄的執著情懷,宏揚醫生“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勾畫出“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生動內涵。“最美醫生”譜寫了一曲最美的生命讚歌。我們要感謝以張金哲、賈永青、次仁班覺等“最美醫生”及宋成元、吳朝暉、周晨燕等“特別關注醫生”為代表的廣大醫生,是他們讓我們得以重新發現人性的真善美,重新審閱生命的意義。

本次“尋找最美醫生”活動中,組委會除評選出十名“最美醫生”及“特別關注醫生”個人外,還評選出了中國援非抗擊伊波拉隊伍、北京協和醫院巡回醫療隊兩個貢獻突出的集體,授予他們“最美醫生”團隊的稱號;授予雲南防盲醫療隊、“和平方舟”號海上醫院兩個醫療團隊“特別關注醫生”的稱號,宣傳他們為實現“人人病有所醫”的目標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發揮的重要作用,引導更多的醫務工作者奔赴偏遠山區、基層社區、國際救援區,為基層民眾提供優質醫療衛生服務,彰顯中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

風雨不變的堅持是難得的,那些點點滴滴的歲月,能將一切絢麗的虛華都對比的毫無色彩。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在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價值。強大的責任感和偉大的奉獻精神讓這些平凡的醫生變得不平凡。把自己生命最後的寶貴時光獻給自己最摯愛的醫學事業的賈永青,她對醫學事業的熱愛和她的奉獻精神詮釋了“最美醫生”的一切。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感悟,因為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對美好的嚮往,嚮往著美好的事物美好的生命。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大富大貴,雖然那也是一種成功,但“最美醫生”帶給我們的卻是另一種精神上的震撼。聶榮草原上“最最溫暖的太陽”次仁班覺、“1800張欠條”的仁愛村醫劉慶民為我們譜寫了他們在平凡崗位上的不平凡,這種平凡卻偉大的生命帶給我們的震撼是讓人久久不能平靜的,好似看見了水滴滴在石頭上,久而久之便穿石而過,那種激動是讓人無法安靜坐著的。

尋找最美醫生觀後感篇4

最近,我又一次觀看了中央電視台“最美鄉村醫生”的頒獎典禮,晚會上一個個普通卻又不普通,平凡卻又不平凡的鄉村醫生的感人事跡,讓人震撼。他們長年紮根農村,弘揚鄉村醫生“執著堅守、甘於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勾勒出“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生動內涵。

80後鄉村醫生鍾晶,一句“百姓的需要,就是對我的要求。”多么樸實的話語,讓人回味無窮;內蒙古醫生王布和行醫近30年,始終堅持“有錢沒錢咱都看病”的行醫原則,最後欠債50多萬元,更是令人敬佩。

而現實中,有多少人都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有機會就向組織伸手,向人民伸手,希望得到提拔,希望調到更好的單位。難道片中的“鄉村醫生”就沒想過嗎?不。他們有的是堅韌不拔毅力和執著的職業操守。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組工幹部。我們要向“最美鄉村醫生”那樣,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要始終以民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作為自己為基層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準則。一是要學會淡泊明志,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二是要學會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三是要想著時時刻刻為人民服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樹立正確馬克思主義民眾觀。

“尋找最美鄉村醫生”頒獎晚會觀後感

“尋找最美”活動是由中央電視台主辦的一個大型公益活動品牌,繼兩年前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教師”活動之後,今年又開展了“尋找最美鄉村醫生”大型公益活動,經過兩個多月的評選,最終評出了十名“最美鄉村醫生。”

1月13日晚上,央視對評選出的十名“最美鄉村醫生”舉行了頒獎典禮。坐在電視機前,看著晚會中一個個普通卻又不普通,平凡卻又不平凡的鄉村醫生的感人事跡,內心深處除了感動之外還有深深地震撼。

雖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躍居全球第二,雖然中國人的整體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改善,雖然人們的醫療保障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國的廣大農村,仍然存在大量農民就醫難的現實問題。通過央視發起的這個公益活動,不僅讓我們了解到這些鄉村醫生的可貴品質,他們長年紮根農村,弘揚鄉村醫生“執著堅守、甘於奉獻”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勾勒出“白衣天使”的大愛形象,詮釋了“醫者仁心”的生動內涵,而且通過這項公益活動,也讓全社會能夠引起對鄉村醫生群體的關注,對農村衛生醫療事業的關注,對億萬農民的健康的關注。

從這個層面上講,我們要感謝央視,感謝央視發起的這項公益活動,更感謝以周月華、鄧前堆、洛松江村等最美鄉村醫生為代表的廣大農村醫生,是他們讓我們得以重新發現人性的真善美,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

看著看著,突然之間,我感覺自己渾身也充滿了力量。雖然我不是個醫生,但是,我也有一已之長,只要我有最美鄉村醫生那樣的一顆“仁心”,我也可以用我的力量幫助身邊可以幫助的人。

讓我們向“最美鄉村醫生”學習!讓我們的愛互相給予!讓這個世界上的病人不再遭受折磨,讓這個世界在愛的相互傳遞中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