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觀影片《焦裕祿》觀後感

現在黨員重溫電影《焦裕祿》,無疑不是簡單的“重現”,而是一次更深刻、更清醒、更理性的情感體驗、認識上升華。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黨員觀影片《焦裕祿》觀後感,歡迎閱讀!

黨員觀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一

為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切實把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引向深入,4月1日晚上,我局組織機關幹部和全體黨員觀看了《焦裕祿》影片。影片中焦裕祿同志全心全意為革命事業而奮鬥終身的品質和精神給我以強烈的震撼和啟迪,使我進一步理解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深刻內涵。

在六十年代,在面對黃沙遍地飛揚,旱澇無常,土地極為鹽鹼的蘭考。焦裕祿毅然決然的接收了黨交給的任務,帶領民眾沖在抗“三害”的第一線,與民同甘共苦。為了能在蘭考這極為貧瘠的土地上,種出糧食,使三十六萬蘭考人民不再攜家帶小,流離失所;為了使蘭考人民能自食其力,每年不再領國家的返銷糧;為了在那只有枯草在瑟瑟發顫的土地上,開墾出一片生命的綠洲!黨的好乾部焦裕祿是鞠躬盡瘁,是嘔心瀝血,是披星戴月,更是含辛茹苦!在蘭考當時惡劣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下,焦裕祿同志作為縣委書記與同志們一道,戰鬥在抗沙、治鹽鹼地的第一線,在自己病入膏肓的情況下,隱瞞身體情況,拒絕花錢治療,最後累死在工作第一線。影片再現了這樣一個不朽的共產黨員形象,生動、親切、真實可信地表現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品德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閃耀的精神的光芒,聚焦成同一個璀璨奪目的閃光點,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要以此為鏡,深入學習,對照反思,查擺問題,改進作風,破解難題,推進工作,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部署和黨組深入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安排,我將積極投入到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認真學習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重要檔案和講話精神,認真領會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指導思想、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體要求和樹立“為民、務實、清廉三個形象”、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四種歪風”的目標要求,通過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認真開展調查研究,了解民情,聽取基層和民眾的意見建議,向民眾學習、向基層學習,通過制定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解決人民民眾關心關注的難點熱點問題,切實維護人民民眾的環境權益。

黨員觀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二

近日,觀看了勤政廉政題材電影——《焦裕祿》,如何在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中學習焦裕祿精神、踐行民眾路線,做一名焦裕祿式好乾部,我認為我們要以“焦裕祿精神”為參照,查找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三點思考:

一是黨的民眾路線怎么走?焦裕祿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他到紅廟區調查民眾生活,來到最窮的葡萄架公社土山寨,一家一家地訪問,收集情況、聽取民意,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品行,也和民眾建立了深厚感情。我們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當學習焦裕祿的做法,讓民意上得來,政策下得去,真真切切為民謀利、造福百姓。

二是黨的好乾部怎么當?焦裕祿為我們做出示範。他和民眾同甘共苦,視民眾為親人,把民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將民眾的憂愁作為自己的憂愁,永遠和民眾在一起。當職工民眾有困難時,我們也要像焦裕祿那樣感同身受,換位思考,學會和民眾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要站在職工民眾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努力解決問題,要想民眾之所想,急民眾之所急,幫民眾之所需,努力把為民眾排憂解難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是焦裕祿精神怎么學?在蘭考調研指導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強調:焦裕祿精神同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鋒精神等革命傳統和偉大精神一樣,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仍然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要永遠向他學習。因此,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要做到“深學、細照、篤行”。一是要深學。學習他“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二是要細照。每一位黨員、幹部都要在“焦裕祿精神”這面鏡子前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反覆照一照自己,深入查擺自己在思想境界、素質能力、作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努力向焦裕祿同志看齊。三是要篤行。從今天做起,從眼前做起,從具體事情做起,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民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焦裕祿精神與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題高度契合,我們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貫穿活動始終,傳承發揚好焦裕祿精神,牢固樹立民眾觀念,認真踐行民眾路線,以焦裕祿為鏡正衣冠、找差距、改作風,維護好黨的形象,才能保持和發展好與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做個百姓愛戴、民眾信賴的好乾部,才能為建設和諧富裕文明新余做出更大的貢獻。

黨員觀影片《焦裕祿》觀後感篇三

前不久,校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組織全體黨員重溫電影《焦裕祿》。這是我第二次觀看該部影片。記得中學語文學習時,就曾被焦裕祿同志事跡感動。但那種感動確有當時時代所謂“英雄崇拜”的烙印。對於一個縣委書記究竟是什麼樣的官?當這個官面臨那樣的困難局面,應如何去面對?要改變這樣面貌,有多么困難?需要付出什麼樣的犧牲?……等等這些在今天看來若有所悟的東西,當時全凝聚在“縣委書記的好榜樣——焦裕祿”感性感動中,那時蘭考縣似乎便成了“環境惡劣”、“窮困落後”等的代名詞,焦裕祿也成了窮苦老百姓心目中的“好官”。

現在重溫電影《焦裕祿》,無疑不是簡單的“重現”,而是一次更深刻、更清醒、更理性的情感體驗、認識上升華。

習在最近指導蘭考縣黨的民眾路線活動時,對焦裕祿精神做了深刻而又高度的概括,指出要“大力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繼續推動教育實踐活動取得實效”。他說,要把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一條紅線貫穿活動始終,做到深學、細照、篤行。要特別學習弘揚焦裕祿同志“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公僕情懷,凡事探求就裡、“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的求實作風,“敢教日月換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難面前逞英雄”的奮鬥精神,艱苦樸素,廉潔奉公,“任何時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像焦裕祿同志那樣對待民眾、對待組織、對待事業、對待同志、對待親屬、對待自己……像焦裕祿那樣生命不息、奮鬥不止,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黨員、好乾部。

今天我們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活動,目標就是為民、務實、清廉,就是要“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我想焦裕祿同志在蘭考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生命,樹起了一面鮮亮的“鏡子”,以其為鏡,對照自己,每一個共產黨員,尤其是黨的領導幹部都可能找到自己的差距,發現自己的問題和“毛病”,真正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黨風帶動民風,黨風好轉,民風必隨。我黨幸甚,國家和民族大有希望。正如最近習在歐洲訪問演講時說:“東方睡獅已經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