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降魔觀後感3篇

西遊降魔觀後感1

前幾天,我看了一部電影--《西遊降魔篇》。它是周星馳導演的,內容精彩,豐富有趣,可好看了?

電影的主要內容是:在一個熱鬧的,人來人往的村子裡,住著一個可愛的小女孩。一天,小女孩的爸爸逗小女孩玩,可不幸被魚妖吃了。失去了爸爸,小女孩悲痛欲絕,這時,來了一個人,自稱陳玄奘,是個驅魔人,想把這個魚妖除掉,要喚醒他心中的真、善、美,可卻被打了一頓。後來,一個女的驅魔人把他制服了,他就是沙和尚。

第二個妖怪是一個豬妖,豬妖變出的許多虛幻的東西,都被他一眼看穿了。而且裡面許多人,全是用沙子變得。後來,豬妖露出了真面目,可是玄奘和女的驅魔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打敗豬妖,只是讓豬妖受了點傷,變成了一頭野豬。後來,玄奘的師父對他說:"只要在五指山下找到孫悟空,他可以制服豬妖。"玄奘跋山涉水,終於來到五指山。他在蓮花洞上找到了孫悟空。可這個孫悟空兇狠狡詐,詭計多端,幾次騙玄奘把他放出蓮花洞。後來,孫悟空把豬妖制服了,可玄奘卻上當了,放出了孫悟空。這時,又來了三位驅魔人,可都打不過孫悟空。那個女的驅魔人也跟其他三位驅魔人一樣,被孫悟空化成了灰燼。這時,陳玄奘立地成佛,變成了唐僧,喚醒了孫悟空的真、善、美。接著便和沙和尚、豬八戒一起去西行取經了。這就是後來的西遊記。

本來的《西遊記》,孫悟空是主角,聰明機靈,可這裡孫悟空卻兇狠狡詐。人,本性是善良的,可有些只是被魔侵蝕了。真、善、美是人的心裡最重要的!故事中,玄奘的勇敢讓我佩服,他整天帶著一本《兒歌三百首》驅魔,還稱《兒歌三百首》為"驅魔大典",要喚醒妖怪心中的真、善、美。他什麼武器都不帶,憑著一本《兒歌三百首》制服天下所有妖怪。他多勇敢啊!那個女的驅魔人一路上都非常愛玄奘,可玄奘總是說她是神經病,可是,她最後變成灰燼時,玄奘卻悲痛欲絕。唉!一些東西,他在時,覺得他並沒有什麼必要,可是,等到他失去了,才感覺到他是最重要的啊!

西遊降魔觀後感2

今日看了3D《西遊降魔篇》,全片無尿點,超級搞笑,比起《泰囧》更勝一籌,如果非要我打分的話,我打100分。

大學的時候,迷上星爺的電影,當時基本上把他的電影完整地看了一遍,經典的甚至看了一遍又一遍,真的是帶給我無盡的歡樂。那時起,就是星爺的忠實冬粉,我最喜歡的中國演員非他莫屬,覺得他才華橫溢,是個天才演員。

一直非常期待星爺有優秀的作品出來,最近的兩部作品,《功夫》我感覺一般般,後面的《長江七號》我感覺就是垃圾了,甚至都讓我懷疑星爺是不是江郎才盡了,是不是老了。但是,一直對他抱有很大期望。

以前一直在思考,星爺的電影這么成功,究竟是他的功勞還是導演的功勞,我想,星爺充其量只是一個演員,他的電影成功更主要還是導演的功勞才對,也許星爺的那些作品換個人演,也一樣能成功。

但是,星爺偃旗息鼓的這幾年,那些導演也沒有拍出一部成功的無厘頭喜劇電影,甚至這幾年沒見任何一部電影有無厘頭的喜劇風格,所以,我才轉變觀念,覺得星爺才是無厘頭之父。今日看了《西遊降魔篇》更是印證了我的看法,那熟悉的、令人捧腹爆笑的無厘頭范又回來了,而且這次星爺並沒有出演,他只是擔當導演,拍出的電影都那么精彩,這讓我深信不疑,星爺的才華蓋世無雙,星爺以前的作品成功主要還是他自己的功勞。

記得,節前看到《西遊降魔篇》的海報,上面只有舒淇,卻不見星爺的身影,卻寫著很大幾個字“周星馳作品”,我看到後比較失望,星爺為什麼沒有參演呢,他不參演的電影會好看嗎,而且上映日期是2月10日,同樣讓我感到很詫異,當時我就想,這部作品到時有人看嗎,會好看嗎,會成功嗎……

昨日,看到新聞說,這部作品剛上映就票房大賣,很高興,今天立馬去看了。看時非常爽,每一個鏡頭,每一句台詞都那么經典,讓我看到了星爺的風格,整部影片非常搞笑,非常精彩,比《泰囧》好笑,且更有內涵,詮釋了愛的永恆主題。

看完後,覺得星爺沒有出演也是一大成功,他放棄出演,作品一樣出彩,恰好證明了他的實力,作為導演的實力,轉型非常成功,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這部作品的意義太大了,似乎在告訴觀眾,星爺王者歸來!

西遊降魔觀後感3

注定,《西遊降魔篇》要成為一部在迅雷看看、風行、奇異等各種觀影網站軟體里,頻繁被點擊到的一部國產影片。

就像周星馳以前的作品那樣。比如說《大話西遊》,比如說《功夫》。

在這部作品裡,以一個導演的身份,周星馳完成了對自己的超越。雖然說《功夫》一片,也讓我們見識到了周星馳的導演功底;但是在《功夫》里,周星馳的導演功夫似乎還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釋放,多少有些拘謹;而到了《西遊降魔篇》里,就像水銀瀉地一樣,周星馳完全導出了自己的風格。這種東西別人一看就知道是周氏風格,就像他的表演一樣,你可以學,但頂多也只是學得像而已,電影裡邊最內涵的那種東西,你卻永遠拿不到手。

開篇音樂就不俗。已經很久沒有聽過那么古典、民俗,卻又盪氣迴腸的國產電影配樂。《大話西遊》里有過,《笑傲江湖》里有過,《倚天屠龍記》里好像也有過。即便是多少年後,這些電影音樂也是可以被許多人下載出來當手機鈴聲的。電影一開始就很抓人,類似於鳳凰古城那樣的村子,有高高的木樓,有大片綠汪汪的水,有忙著幹活討生活的村民,最重要的是——水裡還有魚妖。陳玄奘便也以一個驅魔者的身份在這裡出現。和他一起搭戲的還有一個耍嘴皮子的道士。其實,我一直覺得影片開頭魚妖的這段戲,也是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各種場景、各種表演、各種特技、各種台詞、各種經典,這段戲滿足了你預先對周星馳這部《西遊降魔》的所有美好想像。

魚妖便是沙僧。而整部影片也便是以陳玄奘怎么收復沙僧、八戒、悟空三個徒弟這么一個三段式來鋪開。沙僧就是魚妖,八戒就是豬妖,悟空就是猴妖,而且這三個人物在這裡被完全還原成了妖怪,外貌是猙獰的,沙僧化成魚妖吞人,八戒是把人當肉烤,到了悟空這裡甚至直接就上去把人給咬死了。而這似乎也比較符合這三個“妖怪”的本來面目。重點在於這三個角色之所以“為妖”的原因,沙僧是被人冤枉,八戒是自己媳婦跟了別人,悟空是因為被佛祖鎮壓在山洞裡五百年充滿了對這個世界的仇恨。“何謂魔?魔也有純真的本性,真正的魔在你的內心,珍存值得珍惜的愛,忘卻必須忘記的恨,在世間,就得承受悲歡離合。”而陳玄奘一直在做的就是去用自己的那套“真善美”來感化這三個妖怪。他的做法和另一個驅魔人舒淇飾演的段小姐做法完全相反。段小姐基本上就是武力鎮壓。而在最開始,陳玄奘的感化效果明顯是不如段小姐的武力鎮壓。但另外一個細節是,在對付魚妖的時候,段小姐是手到擒來;到了豬妖那裡,就有些力不從心;到了猴妖那段,直接是被孫悟空給滅了。陳玄奘卻是恰恰相反,魚妖那裡,力不從心;豬妖那裡,就有了一些辦法;猴妖那裡,那么厲害的妖王之王,最後都皈依了。這似乎也是影片要講的意思之一,“真善美”才是最有力量的。

在這裡,文章飾演的陳玄奘角色是個類似於《大話西遊》和電視劇《西遊記》里唐僧兩種樣子的結合體。他整天拿著一本《兒歌三百首》去教化妖怪,真誠,善良,卻又不敢去承認和面對他和段小姐之間男女之情的“小愛”,而一心想去完成拯救蒼生的“大愛”。他以為他是真正的一心向佛,卻不明白啃鵝腿的師父所說的,“我吃,但我心中不想,你說不想吃,可是你心中卻想”的棒喝真意。他師父說他總是“差了那一點點”,就是差了這最後一點的通透。等他終於明白、也終於敢明白段小姐對他以及他對段小姐的真愛,捅透了這一最後一點的掛礙,以《兒歌三百首》變成《大日如來經》為標誌,他才最後立地成佛。

所以說,這部片子裡也有很多的佛理和哲理在裡邊。只不過這種佛理和哲理,總是被影片還保留著明顯人工雕琢痕跡的搞笑片段所打斷,讓這種佛理的連貫性在影片裡也變得磕磕絆絆,表達得並不是特別暢快和淋漓盡致。

這也是這部片子相比《大話西遊》還要差一點的重要原因。在《大話西遊》里,你看到的只是刻骨的愛情,導演和演員時時刻刻在為這種愛情積蓄情緒和力量,到了最後一個點,就讓他們轟然崩塌,以前的積聚一下子像洪流那樣泄了出來,大家感覺都很暢快。在《大話西遊》里,你也找不到很多刻意雕琢的搞笑,不能夠去影響到影片主題的表達。在這一點上,《西遊降魔篇》就要差一個檔次了。

黃渤飾演的孫悟空是另一大看點。他在山洞裡和段小姐大秀舞步的那場戲,在公映之前,就成了大賣點。在做演員之前,黃渤就是專業搞舞蹈的。在這部戲裡,周星馳也讓他過足了舞蹈癮。孫悟空最後的“真身”造型,完全顛覆了大家對美猴王的認識,活脫脫一個身披金甲的“矮冬瓜”,而且是一枚兇狠的“矮冬瓜”,“當年我手拿著兩把西瓜刀,從南天門一直砍到蓬萊東路,來砍了三天三夜,是血流成河啊”。當如來手掌壓下來的時候,孫悟空化身猿猴在特技效果的手掌底下,很有點“以一己之力對抗全世界”的意思。只不過在影片裡,孫悟空變出來的竟然會是一隻大猩猩,而不是猴子,這是失誤嗎?

陳玄奘和段小姐的感情戲是影片的一個副線。舒淇一直以風情著稱,在這部電影裡,英姿颯爽的驅魔女俠形象,想來會為舒淇加分不少。在這種感情里,周星馳設計出的不再是那段很著名的“愛你一萬年”台詞,取而代之的是“一萬年太久,請珍惜現在”,讓不少觀眾唏噓不已。這大概不僅僅是周星馳經過了這么多年以後心境的變化,也是現在不少人所遵循的生活目標。段小姐的祖傳驅魔法器無定飛環,在段小姐化作滿天星光之後,成了陳玄奘手指上一個類似於結婚戒指的存在,後來又成了猴子頭上的緊箍,讓不少觀眾會在心裡留下一點思考。

總的來說,除了被刻意的搞笑情節打擾了影片節奏的連貫性之外,這部電影的前三分之二拍的還真是不錯;只是到後三分之一,段小姐孫悟空打死、陳玄奘終於敢面對自己的“小愛”、孫悟空以一己之力對抗“放核子彈”一樣發威的佛祖,這三個地方應該是計畫中的高潮爆發點,但由於用力太分散了,計畫中的高潮並沒有出現。而且魚妖、豬妖、猴妖三個“性本惡”取經徒弟的“由善變惡”,也顯得有點突兀,缺少了一種必要的過渡和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