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500字

《長城中國故事》承載的更多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衝出亞洲,與好萊塢抗衡的重任。那么500字的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怎么寫呢?下面將由小編告訴大家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500字,僅供大家參考!

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500字(一)

電影《長城》講述了由馬特·達蒙飾演的歐洲僱傭兵威廉在被囚禁長城期間,發現了這一世間最大奇蹟之一背後的驚人秘密。當一波又一波可怕的掠食生物將這座巨型城牆重重圍困之時,威廉對財富的追尋演變為一段通往英雄主義的旅程——他加入了一支由精英勇士們組成的大軍,共同對抗令人無法想像的強大力量。

首支預告以快速閃現的幾個鏡頭開啟,分別展現了這個故事中數項重要元素:經歷沙場的戰士,煙火瀰漫的戰場,前赴後繼的士兵,如水墨畫般靜矗千年的長城。整支預告片由靜到動,巍峨的高山延伸出“萬里長城關城數千”,當中卻有一支不為人知的神秘軍隊,多年以來都戍守一座無名關:“虎軍”將領彭于晏、“鷹軍”將領林更新和“鹿軍”將領黃軒以及成千上萬的戰士,在“殿帥”張涵予的領導下,列陣整齊地布陣於此,然而,平靜卻被“一種人類前所未見的力量”瞬間打破,上至五軍統領下至年輕“熊軍”士兵鹿晗,都擺出戒備姿勢如臨大敵,“軍師”劉德華震驚的眼神,與“皇帝”王俊凱在恢弘大殿中的身影交錯出現,他們面對的竟然是瞬間可以吞噬人類的怪獸。除了可以看出影片的大戰場面一定相當浩大,《長城》中的故事也相當曲折,扣人心弦,每一個人物的行為和抉擇都左右著人類的生死和未來,像是鄭愷所飾演的樞密院特使“沈大人”和陳學冬飾演的“御林軍軍官”,都在命懸一線的時刻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預告片過半之後,在偶然間闖入這座神秘建築的“異域勇士”馬特·達蒙低沉的獨白聲中,一場人類與大自然惡魔的生死決鬥揭開冰山一角……

《長城》頂配演員陣容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在預告片中“大咖鮮肉”組成的神秘軍隊展露初貌,驚鴻一現的怪獸能量也不容小覷,該支預告中怪獸的兩次出現都掌控了氣氛走向,它可以倏地出現在城牆邊隨意叼起一人瞬間又隱入滿山的霧氣中,能力滿格幾乎來去無礙,懸念頓生的情節也顛覆了人們以往對於長城禦敵的認知,同時預定了電影另一種意義上的“主角”。

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500字(二)

由張藝謀執導的賀歲饕餮巨製《長城》將於12月16日全國公映,影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樂視影業、傳奇影業、環球影業聯合出品,匯集了馬特•達蒙、景甜、佩德羅•帕斯卡、威廉•達福、劉德華、張涵予、鹿晗、彭于晏、林更新、鄭愷、黃軒、陳學冬、王俊凱等中外豪華陣容以及余心恬、劉冰、李亨等實力派新人演員出演。

電影的背景設定在北宋時期,無影禁軍為捍衛長城而戰,不懼犧牲,這是本片最為震撼人心的地方。

長城抵禦的不是歷史上的匈奴,而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遠古巨獸饕餮。饕餮最早是中國人的圖騰,古代青銅器多雕刻饕餮頭部形狀作為裝飾。《長城》中饕餮的形象取自古書《山海經》,它是貪慾的化身。在這一點上,怪獸饕餮又與西方宗教文化中的“七宗罪”不謀而合,在天主教義中,其中一罪便是饕餮(暴食),在輸出中國文化的同時,又能與西方文化接軌,讓西方人對抵禦饕餮產生心理認同,這樣的文化輸出才能正中下懷。

更難能可貴的是,《長城》里的饕餮,補足了中國電影中怪獸的缺失,日本有《哥斯拉》,韓國有《漢江怪獸》,美國有《侏羅紀公園》里復活的恐龍,《長城》之後,中國電影也有了自己文化下的怪獸形象。

在長城上抵禦饕餮的軍隊,則是無影禁軍。在前幾日發布的“無影禁軍”特輯中,五軍的盔甲、武器、作戰功能一一作出詳解。中國文化中,墨分五色,擅用色彩的張藝謀巧妙將其嫁接到盔甲顏色上,同時清代滿洲八旗也有以色分兵的傳統,五軍不同的色彩有不同的視覺效果,對照著他們不同的作戰能力。

五軍特輯則現了五軍將士浴血奮戰的氣勢,同時解密了五軍的詳細特點:張涵予和鹿晗所在的熊軍是近戰部隊,與饕餮短兵相接;景甜統領的鶴軍如飛鳥捕食,從天而降力戰饕餮;彭于晏率領的虎軍將領,操控重型機關,巧借水力痛擊饕餮;林更新統領的鷹軍是一支弓箭部隊,饕餮來犯時,萬箭齊發如大雨傾瀉而下;黃軒統帥鹿軍,如疾馳在密林中的雄鹿,在饕餮群中殺出血路。五軍將士協同作戰,在長城上不同的戰區配合行事,縝密運作猶如精密齒輪運轉,全景俯瞰震撼人心。

長城中國故事觀後感500字(三)

《長城》不僅採用好萊塢班底製作,還是英文和中文混雜對白,全球上映,雖然它名義上是一部中外合拍的商業大片,但《長城》承載的更多是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衝出亞洲,與好萊塢抗衡的重任。

這部耗資1.35億美元(約8億人民幣)的電影,也是像奧運會一樣的超級大製作,主創團隊是好萊塢商業大片的頂配。《指環王》三部曲的動作指導、國內最擅長器械格鬥的兵器專家、《阿凡達》《魔獸》的服裝主設計師、全球頂級的紐西蘭維塔工作室、工業光魔……這么多人湊在一起,講的是一個以長城為背景的中國故事,這還是第一次。

意外發現長城不止是一段城牆,還鎮守著許多抵禦上古神獸饕餮進攻的無影禁軍,“他們一輩子都在為這場戰爭做準備”。

這是典型的好萊塢奇幻冒險片的模式,主角無意中捲入一場風波中,從最開始的被迫,到後來的主動選擇,漸漸成為任務核心,並起到決定性作用,這中間主角也經歷了從小我到大愛的升華。《指環王》《霍比特人》均是如此。

但電影又不全是好萊塢的套路,《長城》最大的特點是,融合了濃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大怪獸是中國古代神話中四凶之一的饕餮。 傳說黃帝戰蚩尤,蚩尤被斬,其首落地化為饕餮。它極為貪食,貪吃到連自己的身體都能吃光光。

張藝謀花了一年的時間和紐西蘭的維塔工作室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淘汰了大概1000多種怪獸才實現想要的樣子。

饕餮又被設定為每60年來一次人間,暗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六十一甲子”的概念。

面對這樣一群既有殭屍特性又懂中國陣法的升級版怪物,隨隨便便的路人放不倒它,“這座長城,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唯一屏障。”

因為古代人平均壽命不到60歲,所以每代士兵幾乎都沒見過饕餮,只能憑藉書籍資料來戰鬥,而有戰鬥的地方就會有犧牲。這些統帥士兵們誰會活下來,誰又將死去?!

而從預告中可以看到,冷兵器對單個饕餮可能還行;但面對饕餮群的時候,完全沒法形式致命攻擊,那怎樣才能制服它們?

預告裡有一個關鍵人物,是由威廉·達福扮演的被關押許久的神秘人物,他熟悉東西方情況,是兩邊交流溝通的使者。但為什麼被關押,他又知道些什麼,預告裡沒有揭曉,只是說了一句“很多東西是你從未見過的”,讓懸念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