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仙觀後感

筆仙是一部恐怖片。觀眾看了,怎么評價呢?來看看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筆仙觀後感,希望你有所收穫。

筆仙觀後感篇一

本以為會是韓國派——對人性醜惡的深度挖掘加上血淋淋的肢體,結果卻剛好相反,醜陋的人性還沒看出個皮毛,血淋淋的屍體就一閃而過了,當然本看客並不期待一大堆血肉模糊的場景像是美劇鬼片中一樣,從頭鋪到尾,看到心理麻木為之,反倒是希區柯克式不漏血的更讓人驚心動魄,經典中的經典還是這位老同志導的浴室一幕戲,真應該讓現在那幫子把噁心當恐怖的所謂導演們好好學習一下。

當然說它噁心的少,不代表《筆仙》就不噁心人,頭套黑塑膠袋燒死也就算了,就是搞不懂為啥導演老實安排女主瞪得眼睛比牛還大,好吧,我承認以前看《大長今》時被這個大眼睛小醫女驚艷了一把,但是您也沒必要一直讓人家瞪著眼吧,除了瞪眼睛,這部筆仙似乎再也想不出用什麼表情展示人面對恐懼,即將死去,或是極端憎恨時的表情了,總之不管是受害的還是害人的,出場之後一個必修課就是——瞪眼睛。什麼?導演沒安排瞪眼睛,那么難道是這部片子的演員全都面部僵硬,還是筆仙真的出來的伏在全體演職員身上導致這場詭異的瞪眼睛事件?如若真如此,那么拍一部《瞪眼睛的筆仙》大概會更加賣座吧。

在白內障女瞪大的無神的眼珠里,實在是看不出有什麼醜惡至極的怨恨必然導致最後的殺戮。是的,這個“無助”“可憐”的小姑娘被同學排擠,最後還被這幫子同學在她頭上套上塑膠帶活活燒死,但是白內障小姑娘,你恐怕也不是什麼“無助”“可憐”的小孩吧,那個純慧媽媽,都有實力擺平全村男人了,有這么個靠山哪裡無助了,這種媽媽甚至可以使用能量遠程殺人,而且還真的借著女兒無光的眼睛殺死一個欺負女兒的人,這就先開了殺戒,母女二人合作殺人,在古代法制思想落後是就有殺人償命的說法,像她們這種故意殺人,而且還是超危險催眠型,擺到現在也是隔離收監,所以看到母女二人被燒死還真是沒悲憤同情的感覺。

況且,女兒被排斥很大程度也是母親純慧的原因,為了愛女兒非要逆轉生理限制,用特殊能量代替女兒看並傳達給女兒信息,使得一個應該失明的女孩反而有極佳的視力。高中學過政治的都知道規律是時時事事處處存在的,妄想改變規律必然收到懲罰,所以女兒被排斥,甚至最後矛盾計畫母女和村人兩敗俱傷那都可以算成破話規律的代價,沒什麼可感慨的。

最詭異的是最後導演還安排了轉生的母女在海邊嬉戲,對這個場景我簡直是大無語了,都死過一迴轉生的人怎么還能繼承記憶?好吧,就算韓國沒孟婆,純慧有特異功能,母女兩人成功復活了,那你導演先生想告訴我們什麼?純慧母女能無限再生,跟富江似的,凡招惹到她們的必死無疑?

好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鑑定下來《筆仙》只能淪為用拙劣表演表達無聊內容的抵擋恐怖片,沒有新意,鑑定完畢。

筆仙觀後感篇二

劇情很簡單:

30年前,一對母子住進一對從來沒有外來人的村子,受到排擠,全都死了。

30年後,在村子裡,又一個女孩受到排擠,同學凌辱。

這回,她召出了筆仙,筆仙下了詛咒,弄死了那些壞同學。

同學之間的互相欺負,太多了。 老師不會看太重,誰也不會當那么一回事。但,對於成長當中的孩子來說,不知心靈會受到多少的扭曲。

用恐怖片來表現,顯得更觸目驚心,手法可佳。

整個影片中母親對孩子的保護,和影片最後,美麗的媽媽和開心的孩子,告訴我們,即使母親對孩子再呵護,孩子成長的更多時間是在學校里,那裡的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筆仙觀後感篇三

呼朋喝友,三人共聚看“筆仙”。落下個全場昏睡的結果。這片子到底在挑戰誰的心理?

從片初大眼睛水汪汪的友甄小朋友和朋友一起搞(我實在找不出什麼詞來,覺得“召喚”么太好笑了,“玩”么又太不嚴肅了,還是用國人最愛之“搞”)筆仙,剎那間昏天暗地,雲層翻滾,我就覺得這片子可能沒搞頭了。果不其然,筆仙同學大大方方地露了個臉。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低著腦袋,垂著頭髮,瞪著眼睛,對著鏡頭,笑?

哎呀呀,哎呀呀,真是敗筆,敗筆。

細數經典的恐怖片,哪裡有鬼出場的鏡頭如此之多?恐怖感的來源在於不確定感,連傻子都曉得你這鬼長啥樣了(關鍵是太美了,一點都不駭人),還能靠什麼使觀影者或尖叫或尿褲子呢?

以上為之一。

“筆仙”劇情的生搬硬套,東拼西湊使其怖人度又下了一個台階。打我國小五年級不小心看了“午夜凶鈴”之後,就沒敢看多少恐怖片,可就是這樣的我還是明顯感覺到了編劇在劇情布置上的無力。就說學校怪談這個因素,幾十年前死了的某個學生回來報仇,例如這樣的橋段在“鬼娃娃花子”中已經被淋漓盡致地發揮了出來。花子用一間廁所嚇人,筆仙用一張桌子嚇人。從幽閉度上來講,廁所的威力自然更大,況且人家花子還得只露半個頭出來嚇人,筆仙恨不得把整個身子暴露在觀眾面前,就好像叫囂著“你看我多恐怖,你看我多恐怖啊~~”。

其次,“筆仙”中有一個劇情是太妹四號拿著個大塑膠袋沒命地跑,然後她跑到一條大路上,打算離開這個村子。這時,塑膠袋的口開了,筆仙小姐從裡面鑽了出來。就這個情景本身的構思還是不錯的,但是,我還是想到了貞子從電視機里鑽出來的樣子。比相貌,貞子恐怖得多,比創意,這是人家貞子先想出來的主意,筆仙你再換地方還是換湯不換藥啊。

上述為之二。

風格上來說,筆仙似乎想結合東西方兩者的因素來營造其獨特的恐怖感,雖然似乎不怎么成功。劇情上沿用典型的東方恐怖片模式,在角色塑造上似乎又有美式恐怖片的味道。看看,東方恐怖片裡會有鬼拿著菜刀追著人跑么,會有鬼坐在人身上用剪子死命戳么?東方的鬼都是愛玩陰的,這也是鬼的至高境界。“筆仙”當中,筆仙拿著刀子開始追的時候,我就很不識相地噴飯了。真是雷死人不償命。而李老師那個渾身是血的形象又讓我想起ugly betty里,B醬被淋豬血的樣子,誒?“魔女嘉利”里是不是也有這樣的段子,我不大清楚。

而在走溫情線,表現30年前被害母女的悽慘時,還是有不足之感,倒不是說,金仁淑這孩子被燒死還不算可憐。只是刻畫她母親時實在太,奇怪?對,就是這種感覺,一個大半夜去找男老師討論自己女兒的事,還用輕柔聲音說話的女人本身已經夠奇怪了,因而致使溫情線大打折扣。

“筆仙”恐怖不足,溫情不足,噁心有餘。最失敗的地方在於他無法把觀影者引入影片的價值觀中,共鳴於是無從談起。而唯一的恐怖也就是筆仙的手突然搭上玻璃的一剎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