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約一天觀後感3篇

情約一天觀後感1

電影的名字叫做one day,對它理解可以多種多樣。在香港,它被譯為“情約一天”,而在內地被譯為“一年戀一天”。愛情是人類亘古不變的話題,然而這一天之戀,卻這樣短暫而後綿長。

這是一段跨越20xx年的情感。友情或者愛情,等待或者陪伴,都那樣純粹、淡白,令人嘆惋。艾瑪和德斯特相遇在1988年的畢業晚會上,兩人互相萌生了不確定的好感後決定成為好朋友,相約每年的七月十五日見一次面。此後的二十年,兩人雖每年只見一次,卻慢慢成為了彼此的靈魂伴侶。艾瑪善良而自由,希望過上平靜純粹的生活;德斯特帥氣不羈,夢想著靠自己的努力成為有權有勢的人物。然而懷揣夢想的他們都不得不向現實低頭,曾經的稚氣未脫,曾經的豪言壯語,不斷成長的他們慢慢被時間磨平了稜角。人生的交匯處,他們有過爭吵,哭泣,他們也鼓勵,陪伴。他們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愛的或不愛的,卻在最後發現,驀然回首處,那個最懂自己、生命中最珍惜的人,早已與其相遇。扮演艾瑪的演員安妮海瑟薇曾說,“這是一部愛意濃濃的影片。我覺得,當你面對一個愛情故事的時候,就應該相信,人們會在短短的一剎那墜入愛河。”

我喜歡的作家安東尼說過,“愛情總是發生在結束之後,開始之前。”我們意外相愛在故事開始之前,我們仍然相愛在故事結束之後。時間的慈悲在於它總會給出答案,但殘忍在於會還原最本質的模樣,所以時間以內相知的人會透徹的看清彼此的靈魂,然後做出一生最鄭重的選擇。雖然要經歷波折,但是要相信,若是對的人終會有好的結局。歲月里的惺惺相惜也許是不需要言語表達的,懂得一個人只需要一顆全意付出的心。

我始終是偏愛這種感情的,細膩而綿長,好像生命的本質一樣不添加雜質的給予和付出。不會因為你是怎樣的人,有怎樣的背景而被動的去選擇,只因在最初相遇時的心跳就決定了不離不棄。握緊一雙手的力量如何堅定,便是邁出這一步所保有的恆心。這樣的相愛不會因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改變,縱使物是人非之時,仍然會保持開始時的決心。也許這就是最初人們對愛情最質樸的期待,但是時過境遷,人們的追求已然更新換代,這種古墓里的愛情在現今世界裡是否還存在呢?

One day,故事結束之後,開始之前,我們都應捫心自問。

情約一天觀後感2

我忘了這話是誰說的;"男女之間的友情,若不是愛情的開始,那就是愛情的灰燼。"這句話用來點評電影《情約一天》恰到好處。

俊男美女,情苗初綻,可是各自前途未卜,誰都不敢大膽投入,只好用自欺欺人的所謂"友情"來取代。此後的十年里,他們每年的同一個日子都相約見面,彼此懷念和見證十年內各自人生命中所有重要時刻。可遺憾的是各自心目中最愛的那個人,卻沒有與他依偎在一起。女主角對男主角說;"我愛你,非常愛你。只是已經不再喜歡你了......"看到這裡我心裡有些難過。放棄一個人與接受一個人心情一樣是那么沉重。如果電影就此結束,或他們從此不再來往,就較符合人性的基調。結果,他們繼續來往,最後終於生活在一起,後來所發生的一段命運的惡搞,我認為有些畫蛇添足,沒有意義。我並沒有看過原著,但感覺整部戲拍得太倉促,有點令人暗暗失落,因此也找不到太多值得回味的理由。

但此時的我卻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與這部戲的內容沒太大關係。我在想,愛情應該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開始的呢?是在兩個人都以為作好了一切準備,然後再去迎接愛情,還是把命運交託與愛情,就像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如何,可明天還是會到來一個道理。然後,兩個相愛的人一塊去面對未卜的前程,把兩個人的命運變作一個人的命運......

我屬於後一種人,因為我相信愛情的力量!

情約一天觀後感3

在以後20xx年,每年都在特定的一天、特定的地點見面,只為聊聊彼此…那天,你離去了,我可否假裝你仍在我身邊? ——《情約一天》 看完讓我思考了很多,關於愛情,關於夢想,關於我的未來。我希望能在我夢想的國度,遇見我想要的人,而現在我需要做的是努力。我用我最華美的青春完善自己就是為了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你。無論哪一年,無亂用什麼語言,我都會用你能明白的文字翻譯給你看。所以你必須記住,為了等你我蒼老了年華,所以你得用你餘下的一生來補償。既然愛就一定要深愛。很多人都不看好跨國婚姻,因為文化生活的差異,生活習慣和思想背景的不同。如果我真的愛上一個外國男孩,並想與他攜手,我會盡我的全力了解他們國家的文化,也讓他真正愛上中國。即使有一天我們被平淡的生活將激情消耗殆盡,也要記得當初彼此深愛的理由。相愛的不僅是兩個人,還有彼此的國家,成長的環境。最重要的是,我相信我選擇的人,我愛的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一定是最適合我的人,所以我願意用我最美好的青春等待那么一個人。

昨天再一次談起未來的何去何從,我依然很不爭氣的哭的很大聲。其實媽媽說的很對,我只是在抱怨我的生活,而未曾想過要改變。我其是想靠自己的能力去實現我的夢想。所以我現在也很迷茫,從上大學開始,一直的很迷茫。從小到大的夢想就是出國,國小的時候是覺得混血兒很漂亮,也希望自己有個漂亮的混血寶寶,第一次萌發了去國外生活的念頭。外國小孩受教育的方式也很讓我著迷,小時候發瘋一般迷上了外國小孩的各種電影,後來才知道米的是他們的那種教育。雖然他們競爭也很殘酷,但是他們能在成長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無論將來從事什麼職業,他們就是他們自己,獨一無二。可能沒了目標是從國中開始的,以至於之後的生活都是在後悔中度過的,有不安,有自卑,有壓抑,有打擊。因為我錯過了在我的青春中唯一一次可以叛逆的機會。曾經發瘋了都想擁有的人,也是一輩子都沒機會再可能擁有的人。在可以愛的時候我沒有勇敢,所以我付出了十年的時間來遺忘,所以我現有的人生的主調就是遺憾,抱怨。不是沒有瘋狂過吧,我也曾在很久之前設計過的人生,那是的計畫里應該有那個人。曾經為了能見他一面,找盡各種理由去他們學校,就為了看他一眼。曾經從計程車上衝下去,就因為在人群中看見了他,悄悄的跟在他後面,想從另一條小道繞到他前面假裝偶遇,可是滿懷各種小心思的我把人跟丟了,然後失望的挪回了家裡。寫著寫著就離得有點兒遠了,其實我u現在的生活狀態完全是由過去的自己所決定的。二十年來,我一直在拒絕現在,緬懷過去的惡性循環中。我真的沒有為自己想要的東西而真正奮鬥過。各種逃避,給自己找藉口,一味的放縱,不斷突破自己的下線。無形中我給自己養成了那么多的壞習慣,以至於我帶目前為止還沒看到那個令我自己滿意的滕飛。我害怕未來,因為我說過我不想做的一些事情她去在不斷地發生,曾經說過自己堅決不戴眼鏡,沒過多久聚戴上了。越不想發生的事情她偏偏就發生了。但是我真的不想我以後的生說就像所有中國批量生產的大學生一樣。要么在北上廣做沙丁魚,要么回家鄉做鹹魚。假使我很努力,考了一個好大學的研究生,文學碩士太雞肋了,繼續讀博士。讀完我都快30歲了,畢業最好的的結果是擠破頭進個500強的外企,然後每天不知所謂的被小資,喝幾十元一杯的咖啡,耗光工資裝點自己的門面,LV,CHANEL。因為可能那時我還是個剩女,我需要光鮮的外表去找一個光鮮的另一半。估計選擇不多,要么下嫁,要么二婚的博士後。其實那時真正的生活狀態是我都可能交不起下個月的房租我還得去供奉那些奢侈品。或者另一種狀態,早早結婚,拿著每個月不高的工資,為材米油鹽而煩惱,就像在《一地雞毛》里看到的那樣,小市民的生活。我對此很恐慌。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那樣我的世界會越走越小。我不想要那樣的生活,所以我想去國外,可能國外比國內更加殘酷,但因為我看不到,我還可以幻想它很美好,但是我現在所處的環境根本沒有讓我幻想生存的土壤。我其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只是現在還沒有強大的自信去堅信它一定會實現,在很多人看來那是太理想化的生活。我只想帶著我最引以為傲的中國文化去到西方,讓我周圍的人能看到一個比較全面的中國。我平時兼職教中文賺取吃飯的錢,不用很多夠吃飯夠付房租就行。我最大的夢想就是能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貴族的品質平民的價格。法國完美的甜點於中國養生的藥膳相結合,是我想做的。喜歡的東西太多了,一時間無法取捨,也不知道該怎樣平衡。我喜歡中國古典的音樂,舞蹈,崑劇,越劇,京劇。中國曾經輝煌的一切文化,著迷於佛教的博愛,道教的清逸,古老的東方哲學,唐宋的詩詞,中國的美食,特別是各種精美的糕點,喜歡古琴,中國古代各種繁美但已不覆存在了得服飾和首飾。喜歡中國古式的各種建築,小到牆上的一朵雕花都愛。喜歡歐洲散發的那種自由,閒適的氣息。同樣喜歡他們悠久的文化,濃厚的藝術。喜歡珠寶設計,芭蕾,歌劇,哥德式的建築,紅酒文化,法國的甜點。探戈,國標,油畫,婚紗設計。我都喜歡,從小我叔叔就說我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吧我現在的人生弄得那么糟糕,因為我看不見我的未來,或許我所希望的通達那得路太艱難了,我在逃避。就是不願讓自己吃苦。說的永遠比做的響亮。我真的已經二十歲了,載著二十歲里,我一時無成,沒有什麼能寫進我的人生簡歷里,仔細想想沒有什麼。我沒發現自己有什麼特別擅長的,什麼都會一點點,那也僅僅是一點點。我必須從我那么多所喜歡的東西中選一樣作為我的長項,賴以生存的手段,但是又不能影響我其他的愛好。我選什麼。語言。我覺得相比之下最自由的。其實自己很早就選擇好了,只是吃不下那份苦,沒有那份毅力。混一天是一天。混的過程中自己也是一種折磨。因為不甘心。空有一顆不甘平庸的心,卻沒有超乎常人的毅力。做和想做的區別還是很大的。道理都懂,就看自己接下來怎么走了。是繼續抱怨現在,那一輩子就是抱怨了。我要行動,現在積累的就是再國外活命的資本,不想被餓死現在就得吃盡苦頭。只要人生的大體方向沒有走錯我也沒必要那么看不起自己。說過的話要記得,我要在歐洲住城堡,而不是在國內發愁連個廁所都買不起。

我不想我的大學就這樣無聲無息的度過,就像我的前二十年,沒什麼值得紀念,沒什麼值得驕傲。我現在不夠好,我還要變得更好,這樣我才有資本抓住比我更好的你。擁有更好的生活。一整夜沒睡思考未來,也應該發揮點作用吧。現在要做的就是,做自己喜歡的,做自己該做的事。不再為一些不能改變的事實兒糾結。給自己的作業。用三天的時間認真了解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