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國小

難忘的一課講述了抗日戰爭後,作者在台灣的一所鄉村國小,見到一位年輕的台灣教師認真地教孩子們學習祖國漢字的動人情景,以及在學校禮堂里參觀了中國歷代偉人像的深切感受。那么讀者們讀難忘一課後有什麼收穫呢?請往下看。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國小,希望你喜歡。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國小篇一

課文《難忘的一課》讓我感受到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抗戰勝利後,作者來到高雄港口,看到一所鄉村國小,見一位老師正在教書,用不太熟練的母語一遍遍的教學生讀著:“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不變的是中國心。1894年甲午戰爭後,日本強行侵占台灣,使台灣島內民眾飽受奴役,為了同化和奴役台灣人民,為其殖民統治服務,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在台灣推行了一系列教育舉措,有目的、有計畫地向台灣民眾灌輸日本文化,同時污衊中華文化。日本殖民統治當局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強制普及日語,強迫台灣民眾改用日本姓名,破壞中華文化,灌輸大和文化,改變台灣人的生活方式,強制其接受日本人的風俗,妄圖最終“同化”台灣人,為長期霸占台灣創造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台灣人民被-迫與祖國文化斷絕了50年的聯繫,50年的時間使一個呀呀學語的嬰兒成為老人,喪失了學習母語的機會,可是他們的心中卻始終牢記自己是中國人。台灣光復了,人們迫不及待開始學習中國話,用不太熟練的中國話說出了“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可是,現在台灣政府卻提出“台-獨”言論:就是主張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台灣不屬於中國。這真是荒唐,睜著眼睛說瞎話,這些人真是應該好好學習中國的歷史,學習台灣的歷史,做一名真正的中國人。否則,台灣人民不會答應,中國人民不會答應,全世界華人不會答應,因為,不論何時,不論何地,依然中國心!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國小篇二

在台灣“光復”以後,本課文的作者在台灣找到了在輪船上的工作。

有次,輪船停在了台灣的高雄港口。作者不去市區,而選擇了走向郊外,作者在郊外不知道走了有多遠,發現了一所國小,白色的圍牆,門外栽著一排樹。

作者走進校園,顯然很安靜,他走近一間教室,走到窗外,見到了一位年輕的教室正在教孩子學習文字。他在黑板上很吃力地寫到: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

接著,他又用不太標準的國語一遍又一遍地讀。我被著動人的情景吸引住了。他從後門走進教室,坐在最後的一排,根著老師一起大聲地讀著。

最後,老師和同學非得要帶作者去他們學校的小禮堂去參觀。

到了後,老師對作者說:“這裡,以前是畫著日本人的畫,現在‘光復’後,就掛上中國人的畫。”作者聽後在牆壁上看了看畫,上面有孔子,諸葛亮,鄭成功,還有孫中山。

作者在那一瞬間,眼眶不覺濕潤了。

我想在作者心裡,這個郊外里的鄉村學校永遠在他心裡或者在中國人的心裡,永遠都是一片神聖的學校和禮堂或者是神聖的土地。

說不定今後又有一天,碰巧輪船又停留在了高雄港口,那作者又可以再次去那個學校跟那位教師溝通和去參觀一下小禮堂,說不定下次還會又增加許多中國歷代偉人的畫啊。我想作者也一定想天天到那所學校,跟著那些可愛的孩子們和年輕的老師一起學習中國人的文字和國語,作者也應該是這樣盼望的吧。

作者最後眼眶濕潤了,那就應該表示作者是愛國才會眼眶濕潤的。

難忘的一課讀後感國小篇三

讀了《難忘的一課》課文後,讓我感受到了台灣人民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和強烈的民族精神。

“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是台灣回歸之後,一位老師在黑板上寫的一句話。老師在黑板上一筆一畫的吃力的寫著,又把這句話教給了他的學生。他們讀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都是發自他們那火熱而真摯的心。雖然“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話是一個簡單的話,可誰不會說呢?但是你如果沒有用那火熱的心說的話,你肯定也不會感受到那時侯台灣人民的心情。“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這句平凡的話,卻包含著多少人民的激動心情啊!

不管是台灣的師生,還是大陸的國人,他們都有一顆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就算是他們沒有說出自己是多么的愛國,但我相信,他們心中一定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那就是:“我是中國人,我愛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