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難忘中秋敘事作文600字左右

中秋節結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全球華人共享的傳統大節。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難忘中秋敘事作文,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難忘中秋敘事作文篇1

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 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台,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台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明清以後,中秋節賞月風俗依舊,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吃月餅

我國城鄉民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愿,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關於難忘中秋敘事作文篇2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秋風乍起時,又到了中秋節,一個家人團圓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平時忙得不見身影的的爸爸,今天一整天都在家,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

夜晚悄悄地來臨了,一輪圓圓的月亮徐徐上升,散發著皎潔的光,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邊,說說笑笑,吃著晚飯,賞著月亮,很是幸福。

抬頭看著美麗的月亮,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不能和父母團圓的“小候鳥”們,他們是怎么過中秋的呢?他們是不是一邊看著美麗的月亮一邊想念自己的爸爸媽媽呢?我又想起了遠在異國他鄉的舅舅和朋友,他們有月餅吃嗎?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在過中秋嗎?

吃完飯,我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去散步,月亮好圓好圓啊,就像一個光芒四射的圓盤,又像是懸掛在黑色幕布中的一顆碩大的珍珠,一切都是那么夢幻,那么美好……也許,在那些“小候鳥”們的眼裡,月亮既不是圓盤,也不是珍珠,而是一張張家人的臉……

十五的月亮,在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明亮,安靜……

關於難忘中秋敘事作文篇3

中秋到了,我跟著媽媽出去買月餅,買完月餅在回家的路上,想起可口的月餅,我都忍不住快流口水了。

於是我盯著月餅盒看來看去,媽媽說:“小饞貓,別把歪主意打在月餅上,小心被發現!”我心裡想:不讓我吃,我就非吃不可。眼珠一轉,靈機一動,有了!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來幫你拿月餅吧!”隨後,便把月餅奪了過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唰地奔回了家。

回到家,我把月餅放在桌子上,奸笑起來,接著拿出一小盒月餅,心裡嘀咕著:“豆沙月餅,我來了!我保證會把你吃掉的。”我左手持刀,右手持叉,顧不上吃東西的禮儀,直接把月餅五馬分屍了,接著用叉子叉一小塊,放進嘴中。“真的太好吃了,月餅的陷磨得真細,吃起來真好吃!”一定是“嫦娥”做的,怪不得叫它“月餅”呢!我細細品嘗,臉上洋溢著興奮的笑容。

妹妹看到我笑得很歡,喊道:“我也要吃,我也要吃!”我私心強說:“自己拿!這樣你還可以多……”還沒等我說完,她就立刻拿了一個蛋黃味的月餅的,開心地吃了起來,我高興地都快要飛上天了!”

這時,我們聽到媽媽的腳步聲,我們趕緊把所有的月餅拿到了自己的房間,鎖上門,獨自享受美味。吃晚飯時,我只吃了平常的二分之一。肚子裡的一半空間全被月餅占了。

我喜歡過中秋,更喜歡中秋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