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如此靜謐;月,如此皎潔。
每逢月圓之際,我就想靜坐在窗邊,看那清冷的圓月,想起“月明松下房櫳靜”的情調,想起那幢老屋,想起那陪伴我一整個童年的人。
小時候,每當過中秋節,奶奶總喜歡帶我去鄉下的老屋中去。鄉下的夜與城中的不同,月兒大如盤,懸在天幕上的星星既不眨眼,也不閃爍,它們是安詳的,恬靜的,繚亂了我的眼。
而我也總喜歡在院子裡,找到屬於奶奶的那張藤椅,坐在奶奶腿上,聽著老一輩人的談笑。那時的我,總會搖著腦袋,背著僅會一句的唐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也時常會從奶奶的身上跳下來,指著月亮稚嫩地問道:“月亮離我有多遠啊?”而奶奶,總會笑著摸摸我的頭,和藹地說:“很近很近呢,就像我們一樣。”當時的我,來不及細想,只是望著那輪如玉盤的圓月,看著奶奶溫柔慈祥的側臉,痴痴地笑了。
漸漸長大了,也沒有再去過那間老屋,也已經知道了,月亮離我們有38、4萬公里,很遠很遠……就算再遇見奶奶,也只是象徵性地打個招呼,再無親昵作態。臨走之時,也只是看見奶奶一個人坐在沙發上,電視機發出清冷的光,照在她蒼白的臉上,可她像是在沉思。身後的影子投射在白牆上,被拉得好長好長……
落寞而孤寂。
我有些奇怪,卻也沒有多想,揮手說再見。可再見……卻已經是在殯儀館中看見她那平靜的面容了。
我站在月下,月光映著我眼中蓄滿的淚水。我再一次望向那月亮,月亮像是沒變,又像是變了,那月,還是那月,可那月色卻變得冰冷刺骨,我離月的距離,像是變得好遠好遠……刺骨的寒風中夾雜著雨絲,黑黝黝的夜色,幾棵脫光了葉子的老樹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在那月中,我仿佛看到了奶奶溫柔寵溺的笑容,是她在沖我笑?還是月在沖我笑?我不得而知,可是那月的淡雅,月的圓潤,月的明淨,如同小時候,如同那小時候的“呼作白玉盤”。我伸出手,想觸碰那明月,又像是在觸碰往昔美好的舊時光。在這一刻,我好像突然理解了奶奶的話。奶奶的那句,“就好像我們一樣。”
月亮離我有多遠?在這一刻,它或許近在咫尺,或許下一刻,它又會變得萬分遙遠。而我們要做的,便是珍惜現在,珍惜當下每一刻的美好時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亮離我們有多遠?只要珍惜那人,便能“千里共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