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國慶節作文:獻給為共和國建立英勇獻身的年輕親人

--候筱章及妻子、候承富

1

在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華山鎮有一個叫洪家園的小村子,洪家園村雖小,但卻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小村莊,它東靠小清河,村西頭是一座方圓十公里的小山,叫臥牛山,山雖然不大不高,但樹木茂盛,六十年代以前山上除了野兔外,聽說還有狼、狐狸等。山上的一座國小校至今一直存在著。洪家園村有二百來口人,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姓侯,這侯氏一族至今仍生活在這裡。村里現在年長的應該算是侯筱章的嫂子--候氏了。

清光緒時,侯氏家族,也就是侯筱章的爸爸,一共是兄弟八個,侯筱章的爸爸排行第八,在兗州任鹽官並常年在外,很少回家。平時,由筱章的媽媽帶著筱章他們兄弟姊妹6個住在靠河邊的有著兩進套的、前後三個院和許多空地的宅子裡。老大侯承富,老二侯桂章,侯筱章排行老三,老四侯承安,老五侯慧章,老六侯承太,侯筱章在兄弟們中排行老二,侯筱章的爸爸走得早,到筱章十二、三歲時,家裡所剩無幾,除了空蕩蕩的院子和院子裡的幾棵老榆樹、棗樹和靠牆根的一小片竹子外,就剩下侯筱章的媽媽帶著他姊妹兄弟幾個靠著家裡的一個豆腐房和十幾畝薄田生活。筱章的爸爸走了以後,家裡就一個寡婦帶著一群孩子生活,時常被村里同族人欺負,侯承富雖是老大,但性子軟,又加上常年在外讀書,挑不起大梁,家裡剩下的就更不用說了,老的老小的小,這家裡的重擔就自然而然地就落在了筱章的肩上。為了頂起大梁,不到十歲的筱章除了用心學習,幫助母親種地,就是到處拜師,習武。經常為了姊妹兄弟與人打架,加之筱章經常將頭理成光頭,村裡的人都稱他和尚,時間一長,他的大名村裡的人到不怎么記得,一提起和尚,十里八村的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

2

1934年8月的一天,天氣特別的熱,村子裡的人都躲在家裡乘涼不出來,滿村里見不到一個人影,只有和尚一個人撫摸著他的愛犬小黃獨自蹲在自己的大門口,小黃是一隻純種的德國黑貝,已經兩歲了,它的皮毛像黃緞似的柔軟,身長有一米二多,站起來近一米高。這時小黃四腳劈開,肚皮緊緊地貼在地上,趴在和尚的旁邊,張著大嘴,舌頭伸的老長,哈達哈達的直喘氣,半睜半閉著的雙眼一會兒斜著望一下自己的主人和尚,一會兒迷著眼望一下停在霧霾天空中的那顆賊亮耀眼的懶洋洋不想離開的太陽,一點脾氣都沒有。天有一個多月沒有下雨了,天氣十分的悶熱,太陽像火一樣燒烤著每一個人,每一寸土地,老遠望去,乾旱的土地就像一個滿臉爬滿皺紋、渾身蹦著青筋的乾癟老漢躺在那裡,張著大嘴,不知道是喊、還是罵,罵上蒼,還是喊著,祈求上蒼下點雨。和尚的眉頭緊鎖著,滿臉的不高興,因為再過幾天,他就要離開家到濟南師範學校讀書了。學校離家雖說不遠,但這一去至少要一個月才能回家一趟,要是學習緊了,回家的時間就不好說了。家裡少了他,村裡的人肯定要加倍地欺負他們,村裡的人為什麼總要欺負自己的家人,尤其是自己的母親,和尚不明白也不理解。這一天真的是使和尚感到既沮喪又無奈。

濟南師範學校創建於19xx年10月,締造了大批德才兼備的棟樑之材,這其中有民國時期山東“四大教育家”鞠思敏、王時辰、於明信、范明;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原外交部副部長王幼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