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觀桃花島散文

洈水湖有500多個湖心島,桃花島是其中最大的島嶼之一,面積達140000平方米。由於時間的原因,筆會的主辦方沒有安排上島遊玩,在與會的代表心裡多多少少留下了點遺憾,但能夠坐在遊艇上一睹桃花島的風姿,也足可慰藉一顆探奇尋幽的心靈了。據說桃花仙子是只可遠觀,不可近玩的,遠觀便帶上了一層朦朧的曖昧色彩,能給人留下更大的想像空間,也就有了更多的餘韻可以回味。

自從坐上遊艇的那一刻起,我的視線就沒有離開桃花島半步,遊艇也基本上是圍著桃花島在行進。由於乾旱的原因,洈水湖愈來愈瘦了,很多地方都露出了淺灘,水位也愈來愈低,坐在遊艇上,我們便感到桃花島愈來愈高大,只可仰視,或許還有另一個原因,那是出於對桃花仙子的景仰之情。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這種景仰都是可以轉化為虔誠,轉化為寧靜的,然後進一步轉化,便只剩下嘆服和感激了,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激造物主對我們的恩賜。當然洈水湖是一個人工湖,桃花島也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人定勝天”的傑作,在現在看來,人是勝不了天的,人力只有可能在自然的基礎上因勢利導加以修飾和雕刻,呈現出來的依然是大自然的風采和神韻。人工的雕琢只是在給仙子化妝,塗脂抹粉是免不了的,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寫,那就要看化妝師的心情了,這時我忽然想到了“巧奪天工”幾個字,那便是對化妝師最好的溢美之詞,用在這裡是最恰當不過的。

遊艇與其說是在湖水中行進,還不如說是在河汊上行走,因為島的高大讓湖水完全沒有了往日的風采,看不到煙波浩渺,也沒有浩浩湯湯的感覺。這更像是人生的另一條路,是水路,既然上了這條船,我們就只好任其在逼仄的巷道中緩緩前行,除此之外,我們又能若何呢。好在刻在島邊的“桃花島”三個大字很快就一個一個地跳了出來,是朱筆,不知是不是御批,在一片淡綠的背景下格外醒目。當然歲月的痕跡是免不了的,那些斑駁的色彩便向我們無意間泄露了桃花仙子滄桑的容顏。好在這三個字個個都還比較豐滿,說明仙子依然丰韻猶存,這三個字是順著我們遊艇行駛的方向依次映入眼帘的,說明我們前進的方向沒錯,只是中間的間距比較大,讓人很難看到桃花島三個字的全貌。首先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個桃字,看到桃花兩個字的時候,島字還沒出來,當島字露出來的時候,桃字又不見了,最後當桃花都隱去的時候,就只剩下一個島了。或許這個“島”便是桃花仙子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吧,我們只能藏在心裡,作為這屆筆會永恆的紀念。

我們坐的遊艇是有頂蓬的,無論從哪個角度取景都無法把我的形象與桃花島三個字放到一起,攝像師利用多次成像的技術才把桃花島三個字合在一起,而上面,依舊沒有任何人的影像,這就注定了我們無法與桃花仙子並肩,在這些圖像里,我們都成了多餘的人。看來想沾一點桃花仙子的仙氣是不可能了,當這些俗念一直困擾著我的時候,我的目光又被桃花島旁邊的一些漁網給吸引住了,那些漁網是島上的居民用來捕魚用的,有攔河網,有迷魂陣,密密麻麻,縱橫交錯,我感覺這時的我們就是一群魚兒,在迷魂陣里左衝右突。我多么渴望那些漁網的主人這時能夠起網,把我帶到桃花島上的聖水池中,去真實地感受桃花仙子的聖潔與寧靜,當然這也只是一剎那的念頭,當景仰之情即時湧上心頭的時候,我感覺我的臉羞愧得比島上的桃花還紅。

有三三兩兩的垂釣者坐在桃花島邊的沙灘上,撐著遮陽傘,神情專注地注視著水裡的浮標。我想他們也如這湖水一樣,早已心如止水了,遊艇開過時湧起的波浪,不知能否在他們心中激起一點小小的漣漪。或許他們的心早就跟這片湖水連成了一體,這片洈水湖便是他們的心湖,他們所處的桃花島對我們來說是彼岸,對他們來說就成了此岸。桃花的嬌媚與艷麗,對我們來說是一份渴望,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而對他們來說卻是司空見慣的景致,你看他們伸進湖中的釣竿,多么像島上延伸出來的一根根桃枝,他們坐在遮陽傘下,就把自己坐成了桃枝上的一枚桃膠,晶瑩的,是他們一顆顆純淨的心。

這個島既然名叫桃花島,自然滿島都是桃樹,我不知道是先有桃樹,然後才將這個島取名為桃花島的,還是先有桃花島的名字,為了與島的名稱相符才在島上種的桃樹。這些其實並不重要,搞清楚了也沒有多大意義,但我更願意相信桃花島的名稱僅僅是因為這些桃樹而得名,與風月無關,與浪漫無關,與“桃花運”也沒有太大的關係。記得在《射鵰英雄傳》裡面是有桃花島的,似乎離我們太過遙遠,再說我們也禁不住“東邪西毒南帝北丐”的一番折騰,他們比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的場景絲毫不會遜色多少。其實我心嚮往的還是《桃花源》里的那些桃樹,那些桃花,那些“無論魏晉,乃不知有漢”的桃源中人,那才是人間仙境,那才是我們一直孜孜以求的心靈的歸依之所。當然這樣的景致只有在夢裡才能見到,我不知道這座桃花島里的氣象是否就是我桃源夢的原型。

帶著這樣的疑問,我便不停地向島上觀望,因為我們來得不合時宜,島上的桃花已經謝了,那些青澀的小桃因為離得太遠,我們也無法看到。只能憑自己的想像來感受一下那些如鈴鐺般的小桃,是否掛在桃枝上向我發出召喚,那些小桃上應該還有一層細細的絨毛,不然我的心裡怎么會有痒痒的感覺。

透過這些縱橫交錯的桃林,我們依稀可以看到一面高牆,蜿蜒曲折的,像微縮的萬里長城,那應該就是桃花島上傳說中的“萬米長城”了。據說站在這座微縮的長城之上,桃花島的美景可以盡收眼底,就如同站在萬里長城之上,能夠看到祖國的壯麗河山一樣。對於島上的人來說,這道“萬米長城”便是桃花島上的觀景台,而對於身處遊艇之上的我們,這道長城便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橫亘在我們和桃花仙子之間,讓我們一顆喧囂浮躁的心怎么也無法逾越,不僅讓我們找不到寧靜的感覺,更隔斷了我們的歸依之路。當然我們並不是想歸依到島上的“楚樂宮”去,更沒有痴心妄想過一把做皇帝的癮,在我看來,“楚樂宮”里的龍袍就是傳說中那件皇帝的新衣,而那些宮女也絕不可能是桃花仙子的化身,充其量只能排到“桃花精”的行列。儘管我們都是一群書生,但絕對沒有想過讓《聊齋志異》的故事在我們中間重演,更何況在我們中間還隔著茫茫的洈水湖,還隔著重重的桃林,還隔著島上那道難以逾越的“萬米長城”。跨越這些阻隔,就好似穿越時空的隧道那樣艱難,更不用說我們經不住誘惑的一顆凡心了,即使帶著這顆凡心上島,我們也會深深地陷入到桃花的迷陣。

而一旦我們不小心陷入到桃花陣中,不知桃花島里鐘鼓樓上的鐘鼓會不會適時敲響,會不會把我們從桃花的迷魂陣中及時敲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