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遇父輩優美散文

路上遇到一老伯,一看就知道是那種奔波穿梭在各大城市出賣苦力養活一大家子的勞動者。

他面前擺著個紅白相間的朔料袋,袋子鼓鼓的輪廓中可猜到裝的大概是被子衣物。老伯年紀大概是五十歲,頂著一頭亂草般的枯發,身著一套泥跡斑斑的粗布衣,腳踏一雙黑糊糊油亮油亮的解放鞋。

見我看他,他也望了我一眼,原本低垂的眉眼不自然地轉個方向然後抬頭觀望車來的方向。那個眺望的眼神,看著沒有焦距又仿佛看得很遠。

人們叫他們“農民工”,嫌他們不講衛生,又髒又不修邊幅。我為他們不平。當人們住在舒適的空調房子裡的時候,有沒想到誰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地為建築房子添磚加瓦;當人們花大量金錢大量時間裝扮自己的時候,有沒想到誰在幹著最苦最累最髒的活卻風餐露宿;當人們駕名車擁佳人兜風賞月的時候,有沒想到誰在緊緊拽著手裡兩塊錢搖搖頭皺皺眉寧願走好幾個車站;……

他們原本在家裡種田,雞叫起床,日落歸來。然後,也許孩子要外出念書,也許家人生病住院,也許是看著一些外出打工的人回來蓋房子,聽著打工回來的人描述著那些城市的燈紅酒綠,也許是……於是男人女人心動了,回家兩口子商量了整晚,第二天打點了一下行李,然後踏上了被稱為“農民工”的路途。

他們有著農民的淳樸,有著一顆一切為了家人的心,累死累活,忍飢挨凍,烈日下揮汗如雨,寒夜裡睜著眼睛等天明(出門在外,今天在這個工地,明天到那個工地,為了方便輾轉於城市間,衣物自然是不肯多帶的),然後把省下來的錢全都寄回去給家裡老小。他們是接近神的人,為自己想得那么少,為家人為別人想得那么多。

“車來了!!!”人們開始爭先恐後地擠上車,打斷了我的思想。我也整理思緒上了車。在涌動的人群中站穩四處打量的時候,發現老伯提著他的大包依然在眺望著車來的方向。

我覺得他真的看得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