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上,那株艷麗的映山紅散文

十月十五日上午,天色陰沉得可怕,烏雲籠罩下的山城,四下裏白霧茫茫,仿佛一陣暴雨即刻便要降下。

但惡劣的天氣並沒有改變盲人朋友們登山的計畫。九點剛過,三十多個來自全縣各鄉的盲人朋友便在親友的陪同下準時來到了集合地點——縣人民廣場。

客車早已在廣場等侯,十多個身穿深藍色工作服的藍天救護隊員熱情地迎上來攙扶盲人們依次上車入座。

此行的目的地是俗稱“天然氫吧”的陽嶺之巔。

陽嶺位於縣城南郊,是4A級國家森林公園。青山連綿起伏,谷中古樹參天;山上奇石異樹林立,雲遮霧幕,猶如傳說中的仙山幻境,和山下的陽明湖相映相襯山水一色。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優越無污染的生態環境,這裡的空氣負離子含量極高,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客慕名而來流連忘返。

大概是世人都有對殘疾人的惻隱之心罷,師傅把客車開得平穩而安靜,車上此刻卻洋溢著節日的歡騰喜慶。藍天盲人醫療按摩店的老闆鍾才平女士生性豁達,用她那百靈鳥股清脆甜美的歌聲點燃了大家的熱情。她長得嬌小玲瓏,其陽光明媚的形象根本看不出她是雙目失明的盲女。

在鍾才平的鼓動和大家的歡呼聲中,一個接一個的節目在車艙內陸續上演著。

藍天救護隊的隊員們也歡快地參與進來了,一位男隊員還特意朗誦了一首他自己填寫的古韻詩詞。這時最美的女隊員也自告奮勇要為我們演唱《天仙配》,遺憾的是找不到能和她對唱的男聲。從交流中得知這位美麗的女救護隊員竟然是河南妹子,姓張名團鳳,只因為愛上了我們崇義人而嫁在了我們崇義。大家熱情地鼓掌歡呼,都慫恿盲協主席李志勇老師和她對唱。李老師盛情難卻偏偏又不會唱《天仙配》,便經得張團鳳同意後,一起為我們對唱了一首《心語》。熟悉的歌聲響起後,大家都跟著唱起來了,把一首男女單聲對唱唱成了男女聲合唱對唱,氣氛剎那間推向了高潮。

山路九曲十八彎,陰雨下的山澗河谷白霧茫茫。汽車不知不覺間便已到達海拔千米之高的山峰入口。大家依次下車,登高將從這裡開始。

這裡是一處遊客休閒場所,停滿了各種款式的座駕。登高入口是一座高大雄偉的山門,上書“陽嶺之巔”四個蒼勁的大字。大家齊聚在山門前拍照留影后,縣電視台的記者和導遊在前面領路,藍天救護隊的隊員們牽引著盲人朋友們正式開始登高。

我和殘聯主席鍾德勝也加入了志願者行列,為他(她)們撐傘避雨,牽引他們前行。

從這兒直到山巔,是一條垂直上下的台階,總計八百三十八級,中途有兩處供登高者休息的涼亭。

我的服務對象是劉華敏,他也從事按摩行業,是一家按摩店的老闆。他夫婦兩人都是盲人,帶著八九個盲人按摩師並且供養按摩師的家小。他和鍾才平一齊被評為先進人物代表。

大約是平時不便於戶外運動的緣故罷,盲人的體質普遍較弱。才走到第一個涼亭就有好幾位盲友氣喘噓噓停下來休息了。

劉華敏體型偏胖,精力卻亢奮異常,一路談笑不止,還叫喊要和鍾才平比試腳力呢。但第二個涼亭剛過,他也氣喘如牛腿腳打鼓了,連聲問我還有多高。

按台階計算還有三分之一的距離,只是十米開外便看不清楚人影了。霧太大,籠罩山頭之上,仿佛上面就是瓊樓玉宇神仙府第。

走在前面的鐘才平一行已然到達山頂,正在歡呼雀躍著。我們奮力攀登,疲憊不堪中,總算和先頭部隊在山巔之上“勝利會師”。

興奮的盲人們忙著讓親友或藍天救護隊員們拍照留影,說要給親朋好友分享——他(她)們也爬上了陽嶺之巔!

劉華敏卻忽然感到不適,劇烈嘔吐起來。他想找個地方坐下休息,結果一腳踩空摔倒在地,好在未摔在懸崖邊,不然後果不堪構想。附近的人趕緊攙扶他起來,藍天救護隊的隊醫也帶著藥箱趕過來了。

雨不知何時已然停了,風把濃霧吹散,依稀能看見稍遠的峰巒。回頭再看剛剛攀登的台階,猶如一條玉帶從天庭直插地府。下面的霧依然很大,把台階遮掩得虛無飄渺,看似深不可測沒有盡頭,讓人有種心悸暈眩的感覺。

我正感天不作美,大霧掩蓋了一切,雖踏足陽嶺之巔,卻無法體會“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忽聽有人驚呼:“映山紅”!

這都晚秋季節了怎么會有映山紅呢?我好奇地走近前去,果然!在台階邊沿

的萬綠叢中,一株鮮艷的映山紅正在孤獨的綻放著。它鮮紅如火,如早上初升的朝陽。不知是它忘了季節,還是它代表著高山向堅強的盲人朋友們致敬。

我忽然想起毛主席還鄉時漫山的映山紅反季節爭相燦爛的故事,不竟感嘆大自然的無比神奇。她不光福澤著天之驕子,也同樣撫呵身殘志堅的盲人朋友們。

有道是“上山容易下山難”!這話對於盲人來說尤其貼切。但老天爺為他們關上這扇門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打開另一扇窗,盲人的第六感超強,走過的路就像地圖烙在了他們的心裡,下山竟然無比的順利。

我依依不捨地再次看向那株鮮艷的映山紅,從映山紅側旁走過的是一個接著一個身穿金黃色運動服的盲人朋友的背影。映山紅紅得那么嬌艷那么燦爛,盲人朋友們走得那么自信那么堅強。

我忽然覺得這小小的映山紅竟剎那間染紅了整片森林,傷佛一株怒放的生命,而金黃色的背影點綴其中,正是最中心的花蕊……